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泽宇

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泽宇

广州市花都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要: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有关防洪体系中关键环节之一,文章主要对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中的堤防护岸技术是保证堤岸的坚固性能,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正常功能的重要措施。堤防护岸工程重要的功能就是使该堤防附近区域在洪水来临时能够避免洪水造成危害的能力,规避因洪水造成的溃堤、溃坝、漫顶、绝顶的危情险境,在确保城乡居民安危的同时,更好的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1.1坡式护岸技术

这种护岸方式,是指沿着坡脚与岸坡,在一定范围之内覆盖抗冲材料,这种护岸方式是最为常见的,此种形式,对水流条件和河床边界的有关条件都不会带来影响。在这种护岸形式中,最为关键的是护脚工程,是确保工程能够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护脚工程的稳定程度,决定着护岸工程能否被合理的完成。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建筑材料及护脚工程,它不但应该将推移磨损和抵御水流冲刷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一定的整体性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其能够有效地适应河床的变形,此外,也应该具备水下防腐性,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水下施工。

1.2抛石护岸施工技术

抛石护岸应从护脚到岸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逐层抛填,而且抛投应有一定的顺序,采取从上游到下游、由远及近、先点后线的抛投原则,它非常适合枯水期施工。进行抛石护岸施工程序首先要设计合理的施工图,因为施工图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中,对抛石护岸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抛投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精准的测量控制以及测量措施;根据抛石时的水位、流速以及石块大小选取位置。位置选好后进行抛投实验,利用好水文测量船精准的测定抛投河段的流速,给后期抛投施工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要明确抛段位置,确定抛投点水流的流速、水深与所需块石半径大小之间的关系。抛投试验的位置及次数应依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实施抛投前,为了明确抛投区的抛石量、抛石冲距等,应对抛投区的水深、流速以及河床剖面等进行测量。

1.3墙式护岸的施工技术

如果施工位置狭窄,易受流水冲刷或者堤外无滩,我们通常会采用墙式护岸。所谓墙式护岸是指顺着堤岸进行陡坡式的墙式施工,在容易受地形条件以及建筑物限制的堤段,墙式护岸技术最为普遍。墙式护岸技术中的土墙具备很多种施工形式。最为常见的是重力式、悬臂式以及扶臂式等等。墙式护岸方法通常会采用直立式施工,在确保施工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要尽量的减小护岸施工的断面,达到降低工程量的最终目的。对于施工墙体材料选择上,以浆砌石或者钢筋混凝土为主,而且,墙基一定要按标准嵌入护脚,以为满足施工堤岸的稳定性以及抗流水冲刷等技术要求。

1.4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在保护堤岸时采用坝式护岸形式,能够通过丁坝和顺坝来引开水流,确保堤岸与水流之间具有相应的距离,进而降低潮汐、破浪、水流对边坡的冲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形式多样的护岸形式包括丁坝和顺坝,还有丁顺坝和潜坝,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现阶段,在护坝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坝体即为丁坝形式,对丁坝式护岸进行选择,针对河床较宽及水流缓慢的河流而言,能够更加有效地调节水流。

1.5铺设土工布

铺设土工布是堤防护岸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土工织物的规格和铺设,要根据并符合该工程的设计要求,土工布之间采用缝接方法,搭接宽度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铺设土工织物前,要整平抛石坡面,清除尖刺物,减少对土工布的损伤。铺设时不要牵拉过紧,松紧度要适宜。土工织物以紧贴坡面为最佳。土工织物不宜长时间暴晒,铺好后应尽快铺设垫层和面层。护面块石必须砌筑紧密,咬合良好,对缝隙要经过填充填实,确保土工织物和护坡的稳固。

2.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要点

2.1选择开采土料

在一些堤坝护岸工程中,合理选择土料,与工程在整体上的施工质量是紧密相联的,所以,在选择土涂料前,对两方面的内容需要予以关注。首先,与防渗要求要相吻合;其次,按照就近原则选择材料。施工之前,在有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土料时,对堤防的水分、开采条件和土质等要综合考虑。就均质土来讲,应该选择中壤土和亚粘土,就那些铺盖和心墙的防渗体来讲,应该选择粘性较大的土壤;一般在堤后重盖上应采用砂性土壤,在填筑时不适合应用一些材料,比如,杂质土、淤泥土、膨胀土、冻土块等,在对土料进行开采前,清理表层是需要最先做的事情。

2.2清理堤基

修筑堤身的第一步即为保持堤基的干净清洁。在进行筑堤前,依据有关的设计规定,要严格清理堤基。一般的时候,压载基、堤身和铺盖等三个方面是堤基清理的主要内容所在。在对堤基进行清理时,对于堤基范围内的种种杂质都应该认真进行清理。同时,在设计基面边线宽的30~50cm以上控制堤基清理边线。针对那些老堤而言,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应该进行培厚加厚处理。完成相关清理之后,在铺筑第一层前,要做好压实平整工作,确保被压实的土体干密度同工程的设计内容相一致。

2.3填筑施工

在填筑施工时,应该密切关注以下几点当存在着起伏不平的地面时,应该完成水平的分层处理,就是从低处起依次进行填筑,并且,应该注意的是,铺填绝对不可以在倾坡处完成。在1:5的比例范围内存在着堤防横断面的陡坡度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坡度比1:5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分段作业面的长度确定下。同时,在100m以上控制机械施工中工段的长度,在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施工时,可以适当缩短工程长度。针对每个作业面来讲,需要统一进行碾压和铺土处理。为了避免出现界沟,要搭接起各个界面,当筑堤工作在软土堤基上开展时,一旦有压载的平台存在于堤身两侧,应该在设计断面的基础上,完成分层同步填筑;在填筑堤身时,也可以选择具有较高含水量的土料,在实际填筑中,将施工的适度一定要控制好,一些时候,应该在位移观测点和地基观测点完成相应观测,并且与观测资料结合起来进行探究,将安全施工的指导工作做好。将堤身填筑的有关工作完成以后,需要完成削坡处理和整坡压实工作,同时,还应该有效地处理堤防两侧的护堤,将地面的坑洼处填平。

2.4压实施工

为了能够将堤岸的稳定性有效提升,在整个工程中,必须要重视压实作业,将碾压试验在堤身填筑工作之间开展起来,将每项碾压参数都认真地确定下来,确保能够按照工程设计的有关要求确定堤身碾压的质量。在进行碾压工作时,将土料的含水率一定要控制好,一般都是在1%~3%的范围之内进行控制。在分段填筑时,为了避免有漏压、过压和欠压的不合理操作情况出现于其中,应该有效地设立出各段的标志。在压实砂砾料时,应该合理控制洒水量,通常来讲,控制在填筑方量的30%左右。在压实中细砂时,需要按照含水率,来控制洒水率。

3.结语

水利工程中相关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技术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水利工程的牢固与稳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不会遭受洪水的破坏,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建设的加强就显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礼明.浅析河道堤防护岸的方法[J].四川水泥,2015(8).

[2]张寅虎.护岸堤防设计计算分析实例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6).

[3]杨潇,胡谨显.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研究[J].城市建筑,2014(6).

论文作者:胡泽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胡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