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论文_林仁德

探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论文_林仁德

林仁德 四川省冕宁县窝堡乡河坝小学校 615600

【摘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关键词】数学趣味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105-01

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很多人觉得数学是抽象、枯燥的,甚至是死板的,但在我看来数学是自由而灵活的。人们的认识是从感觉、知觉、表象而循序完成的。特别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的数学问题尤其如此。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这抽象的一门学科引导小学生从枯燥到“会学”、“爱学”、“喜欢学”的认知过程,应从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就更值得我们大家不断探索。

一、联系实际、促进知识、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比如:我们对《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来导入,学生就会被所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可以动手进行实验,自学课本加之老师的引导他们很快就能找到理论论据,掌握圆的特征。此时,假如继续引导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联系所学知识为什么会这样,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他们就既有了乐趣,又能够掌握知识并运用于生活中,同时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素质教育的目地就达到了。再如,如何引导比例的学习,对身边生活的实例导入数学知识,他们很快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就会在充满数学信息的世界里去充分体会数学知识。

二、用心设计,激情导入

从科学的角度看数学是有点抽象,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用生动具体的材料表现出来,把它变得通俗易懂。因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数学实践,学习它的目的又是为实践服务。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创设一些数学的学习情境,让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我们在教“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请学生调查了解同学们喜欢吃的、用的等,在此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使抽象的问题明确化,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理解和掌握。再如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遇”等概念,再回到教科书上,问题就解决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跨入学生知识的脑海中。 在这样思考的情境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有着好奇之心、爱美之心,疑问之心。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在教学“认识数字”时,大家都会说“一像铅笔,二像小鸭,三像耳朵……”这些就很具体很可感了。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就会让学生在教室里、在自己身上找一找有哪些图形!小学生通过学习观察就会发现身上的红领巾是三角形、自己用的课桌面是四方形的、黑板是长方形、口袋里的硬币是圆形的。在教认识能力时,我们同时要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发现数学、感悟数学、掌握数学、追求数学。因此在教学完后,我还会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各种图形或用积木拼一拼各种图形。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兴趣要培养,信心更要培养。在平常的教学或练习中,我们做教师的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大力表扬,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那些学习数学较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更有耐心,每每有一小点进步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并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有适合的课题时也尽量安排一些趣味数学游戏,在游戏中也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渐渐地,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而宽松的环境,时而让他们小声讨论,时而让他们高声辩论。当学生争相发言时,教师要给机会,针对学生独具个性的发言,教师要面带微笑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给予信任鼓励的目光;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生自然敢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思维也得到锻炼。

五、数学学法指导

除了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自主学习、主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外,我们还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我们从小就要教育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不懂就问,不怕笑话,不怕错误,我一直跟学生说错误也是成长的机会,当答题出现错误时,印象就会非常深刻,正确的答案就会铭记于心。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要学好数学,除了会问还要会准确表达,既要会口头表达,还要会书面表达,解题过程每一步都要具体、明确、准确、完整,每一步都要有根有据,不能凭空猜测。学好数学还要会比较归类,对于相互关联的概念,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要培养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数学逻辑思维。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应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寓趣于学,增加“知识”,让学生充分学好数学知识。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积极的引导下,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凤宜.《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研究》,2014(03).

[2]樊巧芳.《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尝试》.《考试周刊》.2014.8(3).

论文作者:林仁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论文_林仁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