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伍桂英

城步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5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月~2018年5月于科室接受术后化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SAS、SD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化疗依从性,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化疗;心理护理;心理状态;依从性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化疗则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但化疗药物会引起脱发、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1]。为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依从性,研究将通过对60例患者分组研究的形式,剖析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将2017年11月~2018年5月于科室接受术后化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纳入对象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并接受化疗,排除精神疾病或沟通交流患者;采用数字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6.2±5.0)岁;对照组(n=30)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0±5.7)岁。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和调查。统计学显示两组对象基本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方法:(1)化疗前心理护理,主动给予患者关于和呵护,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诉求,向其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术前各种检查和准备的目的以及化疗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化疗;对于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以及化疗疗程较长的患者可通过成功病例的讲解帮助其树立信心,减轻患者对于化疗的恐惧并构建良好的互信关系;(2)化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采用和蔼的语言耐心做好患者的说明解释工作,有预见性的向其阐述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式,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保持相对乐观的心态[2];其次,可在患者的病房内放置书籍、杂志、电视等,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其不良心理状态;再者,将患者调整至舒适的体位,指导其进行深呼吸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3];(3)化疗后的心理护理,化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多数患者在初次使用化疗药物时对于治疗效果易出现过于乐观的情况,随着化疗进程的推进,当化疗效果未达到自我预期效果时易转为悲观,严重时甚至会失去治疗信心;护理人员要以客观的态度、婉转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化疗的效果和各个阶段的注意事项[4],以帮助能够以相对平稳的态度对待化疗。

1.3评价指标

①选取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表格20个条目,以四级评分法计算,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选取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表格20个条目,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位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②根据患者化疗期间的配合度及表现,以百分制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91分为完全依从,71~90分为部分依从,<70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患者数(%);③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在院期间的自评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比较,评分>95分提示完全满意、90~95分提示基本满意、<9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完全满意+部分满意/患者数(%)。

1.4统计学

研究以SPSS 18.0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x±s)表计量资料;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及SDS评分均采用t检验;两组依从率与护理满意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SAS、SDS评分对比

表格调查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2.2依从性对比

调查评分: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率90.00%(27/30),对照组化疗依从率76.67%(23/30),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问卷评分:观察组患者对化疗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3.33%(28/3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0%(24/30),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3。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化疗是目前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化疗易引起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等表现,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心理护理则是现阶段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护理手段,旨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及相关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其依从性,保证各项医护活动顺利开展并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根据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分不同时间段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各个化疗时期的情感需求,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治疗依从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治疗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各数据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提示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的临床作用。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对化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了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提示心理护理方法可被患者所认可,并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化疗依从性,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戈娟,凌笑琼,罗鹏.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63-1965.

[2]李承秋,吴玉兰,朱丽丽,等. 基于人格特征的心理护理对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肿瘤药学,2018,8(05):822-824+828.

[3]邓倩倩.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3147-3148.

[4]苟晓娥,宋丽,刘瑾. 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62+168.

[5]张克勤,徐德静,王海蓉. 子宫内膜癌病人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1,9(29):2676-2677.

论文作者:伍桂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伍桂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