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仲军

(昭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 探究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尿液检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尿常规组予以尿常规检查,尿沉渣组予以尿沉渣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尿液检验阳性率与疾病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方面的尿液检验阳性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尿常规组患者检出率97.78%,尿沉渣组患者检出率95.56%,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出率都比较高,均存在自身特点,临床需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尿液检验方法。

【关键词】尿沉渣;尿常规;尿液检验;相关性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00-01

尿液检验对临床诊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检验内容。目前,尿液样本的检验方式包括两类,一类为尿沉渣检验,另一类为尿常规检验。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方法相对较复杂,伴随尿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尿常规检测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但尿常规检测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1]。为了探究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尿液检验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一组予以尿常规检查,另一组予以尿沉渣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予以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尿液检验患者,全部患者都遵医嘱采集尿液标本,都属于泌尿系统感染,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18~87岁,平均年龄(52.28±0.85)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17~81岁,平均年龄(52.72±0.93)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两组之间可以比较。

1.2方法

1.2.1尿常规检验

第一,指导患者取晨尿10ml待检;第二,把尿液混匀滴在载玻片上,随后加盖玻片;第三,借助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准确记录;第四,选择尿液标本,用15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离心时间5min;第五,弃上清液,选择沉淀物予以涂片检查;第六,对沉淀物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形态进行认真观察。

1.2.2尿沉渣检验

首先,指导患者取晨尿10ml待检;其次,把尿液混匀,用尿液分析仪(型号:Uritest-200B型)进行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认真观察与准确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尿液检验阳性结果与疾病检出情况,并对检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数资料如尿液检验阳性率与疾病检出率表示用%,检验用X2,P低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液检验阳性率的分析

两组患者在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方面的尿液检验阳性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

表1 尿液检验阳性率的分析 [n(%)]

2.2疾病检出率的分析

尿常规组患者检出44例,检出率97.78%;尿沉渣组患者检出43例,检出率95.56%,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0.3448,P=0.5571)。

3讨论

尿液检验的重要指标包括白细胞、尿蛋白以及红细胞,其也是反应不同类型疾病的关键指标,如泌尿系感染等。尿常规和尿沉渣检验都是尿液检验的常用方法。尿常规就是借助尿液分析仪对不同指标进行检验,尿沉渣就是经离心以及沉淀等方法,选择尿液样本沉淀物检验尿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等指标[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方面的尿液检验阳性率的对比差异不显著;尿常规组患者检出率97.78%,尿沉渣组患者检出率95.56%,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的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尿沉渣与尿常规检验的检出率都比较高。但在作用机制方面看,尿常规与尿沉渣检验均存在自身优势。尿常规检验中的尿液分析仪可使检验时间明显缩短,使检验效率显著提高[3]。尿沉渣检验步骤相对比较复杂,在检验效率上有一定程度的不足。所以,临床对检验结果获得时间要求较高,可建议应用尿常规检验,可使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利用尿液分析仪分析相关指标的过程中,会受到检验药物与自身代谢产物的干扰。患者尿液的颜色与形状都会出现变化。从而引发假阴性或假阳性产生。另外,倘若获取标本后没有马上检验,或者仪器的性能产生异常,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4]。尿沉渣检验借助显微镜检验,可防止由于仪器异常引发的检验结果误差,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说明两种尿液检查方法均存在自身特点。但检验过程中,标本质量会对检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需指导患者取新鲜晨尿的尿中段进行检验,并在标本采集后马上送检,使检验结果的误差明显减小,促使检验结果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5]。

总而言之,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检出率相近,且都存在自身特点,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敏.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113-113.

[2]贾敏.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0):41-42.

[3]刘初江.尿沉渣和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62-64.

[4]孟祥花.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4):62-63.

[5]宋建梅.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0):1228-1230.

论文作者:仲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  ;  ;  ;  ;  ;  ;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论文_仲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