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肺结核ct诊断临床结果研究论文_张彩军

保康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4416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临床结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诊断的4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其CT诊断结果。结果:11例患者存在节段性阴影,8例患者散在个别小结节样影,7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斑片和斑点状影,7例患者多发结节并空洞影,5例患者的肺内扩散有粟粒样结节影,其余2例患者肺内均存在阴影;肺结核发生在左肺下叶基底段、右肺下叶、左下叶背段、右下叶背段、左肺舌叶、右肺中叶、左上叶和右肺上叶的患者依次为3例、4例、3例、7例、1例、4例、7例和11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化,可结合CT扫描以及重建技术来准确鉴别和诊断。

【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ct诊断;临床结果

肺结核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生率,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多样化,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难度。我院将收集的4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CT表现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诊断的4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48.7±2.6)岁。纳入标准(同时满足以下四点):(1)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胸闷、胸痛、低热、咳嗽和痰中带血等;(2)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中任意一项结果显示为肉芽肿性炎并发坏死,抗酸性染色呈现阳性;(3)通过抗结核治疗有明显效果,肺部阴影吸收;(4)2次痰涂片找抗酸染色阳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部扫描,仪器选用西门子Perspective 64排128层螺旋CT机,螺距和重建层厚依次设置为1.0和5mm。其中实施增强扫描的患者有15例。

2、结果

CT表现特征:11例患者存在节段性阴影,主要表现为斑片影面积偏大,与节段性肺炎极为相似,段支气管不规律或者光滑;8例患者散在个别小结节样影,通常表现在胸膜下或者肺内部,局部形态不规律;7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斑片和斑点状影,主要表现为局限在一个亚段或者肺段内,散在斑点和斑片状影,个别病灶存在融合迹象,见图1;7例患者多发结节并空洞影,存在少量边界清晰的微小播散灶,见图2;5例患者的肺内扩散有粟粒样结节影;其余2例患者肺内均存在阴影,且合并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结核发生在左肺下叶基底段、右肺下叶、左下叶背段、右下叶背段、左肺舌叶、右肺中叶、左上叶和右肺上叶的患者依次为3例、4例、3例、7例、1例、4例、7例和11例。

3、讨论

痰菌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临床诊断不规则,且暂未被确诊的结核病,在临床上被称为不典型肺结核。肺结核的病理基础是一个慢性转变过程,主要以钙化、纤维化、干酪坏死和渗出为特征;故CT影像学特征与以上四个时期的病理基础存在一定联系[1]。通常情况下,肺结核表现相对典型的特征是“三少”和“三多”,也就是指少增强性、少结节堆聚性、少肿块性、多钙化性、多态性、多灶性,在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2]。

CT诊断的表现特征:(1)节段性或者段性阴影肺结核通常出现在下叶、中叶和上叶,可分布在整个肺段或者肺叶,与肺炎样表现极为相似;在我院研究中出现11例,主要表现为斑片影面积偏大,与节段性肺炎极为相似,以咯血、咳嗽和高热为临床症状,全身性症状突出;起初判断为肺炎,给予抗炎治疗后检查显示高密度影中存在1个或者2个以上小空洞,并在对侧肺或者同侧下肺存在播散性小叶病灶。(2)肺内散发小结节灶通常发生在肺外围,与一些肉芽肿性病变或者肺内转移性结节极易混淆[3]。(3)斑点状和局灶性斑片病灶属于原发型肺结核,由由于感染途径为气道,故以下叶、中叶和上叶前段为高发区域,其病变可发展到一个肺段或者肺叶;早期变化与肺泡细胞癌变化、肺腺癌和肺炎相似度较高,以炎症样病灶为临床表现,通过高分辨率CT可了解病灶内部密度变化,存在点样钙化现象;关注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肺癌的恶性程度偏高,通常在早期便可存在纵隔、肺门和远处器官转移现象[4]。(4)多发结节性空洞影:继发型肺结核主要以空洞为常见变化,一旦出现微小空洞性病灶或者薄壁气囊样空洞病灶,则需同空洞性转移瘤鉴别;在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头颅部恶性肿瘤等级疾病中,空洞性肺转移比较常见[5]。(5)弥漫扩散的粟粒影:属于肺结核的血行播散型,一些患者的肺内弥漫性结节病变分布未显示典型的三均匀征象,导致诊断存在难度。在我院研究中,肺内病灶表现特征疑似为肺癌的患者有2例,因此被误诊为肺癌。(6)急性或者原发型肺结核合并纵隔或者肺门淋巴结肿大症状,通常情况下肿大淋巴结只发生在肺内病变同侧肺门(或者气管分叉)和隆突下组淋巴结,增强检查可表现出环行强化,中心属于低密度未强化区,以干酪性坏死区为病理。而纵隔内多组淋巴结常常被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累及[6]。

综上所述,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化,可结合CT扫描以及重建技术来准确鉴别和诊断。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刘孝勤,张建刚等.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2):1820-1822.

[2]凌平,郑静,严冰等.102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及CT影像表现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7):1004-1007.

[3]李忠学,黎乾昌,汤永中等.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4):693-695.

[4]阳昱恒,薛阳,孙志强等.中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附30例误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730-732,735.

[5]蔡亲磊,陈洋,郭珊熹等.成人不典型肺结核58例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6):97-100.

[6]李福生,冯向林,加木西提 鄂等.不典型肺结核X线及CT诊断的临床分析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86-86,87.

论文作者:张彩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不典型肺结核ct诊断临床结果研究论文_张彩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