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实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谈实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乡镇论文,对策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不少发达地区和部分贫困地区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兴办乡镇企业,是实行新的经济开发方式,启发内部经济活力,走依靠自己脱贫致富的一大战略抉择。如何实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对策:

(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和合作制优点于一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促使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调动和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劳动者的人格价值与主人翁地位;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机制优势和新的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资本积累阶段,能够把分散资金和部份消费资金高效快速积聚起来,变为现实生产力,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地区资本原始积累所起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当前,要对民族地区现有的乡村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通过对原有资产折股或吸引新股的方式,把股权落实到乡村集体、企业、农户、企业职工和其他投资方,明晰产权,重塑机制;对新办的乡镇企业,一般都要实行股份合作制,以便快速筹集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对效益好的乡镇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实现企业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对个体、私营、联户企业,要引导其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制,走合作之路,以便扩大规模,提高实力。

推行股份合作制,要抓紧人员培训,建立健全资产评估、资产界定和审计会计制度以及有关的方面的规章制度;要建立乡镇企业产权交易市场,开辟产权初级柜台交易;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在政策上要与集体企业和乡办企业同样对待;在乡镇工业小区、扶贫开发小区,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可以入股,并鼓励国营企业和乡村企业参股。推行股份合作制,民族地区各级领导要站在改革的前列,引导和帮助群众提高认识,鼓励和号召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但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乡村干部不能籍此搞权力入股,搞“荣誉股”。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不搞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在起步阶段,不宜用统一模式进行规范,可以先发展后规范,也可以边发展、边规范。

(二)走求实创新的路子。

泊子是山东潍坊市的一个乡,一向比较贫困,在6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皮革加工专业村,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1978年的62元提高到1986年的600多元。“泊子”模式是以家庭工业为主,专业大户花钱把大批原料购进来,根据市场信息设计出样品,向周围的农户扩散加工,同时给予技术指导,产品由大户负责推销,全乡的皮革加工形成了一种以一户为核心,众多户绕着一户转的联合生产方式。

江苏淮阴过去有一个有名的“讨饭乡”耿车,到1978年,人均年纯收入才38元,到1986年,这个乡的乡镇企业总产值就达4690万元。农民在耿车镇上建起了楼房林立的“农民街”。耿车的路也是创新的路,其特点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四轮驱动,双轨并进”。即乡、村、户、联户4个层次办企业,集体企业和家庭企业共同发展。集体和户合理分工,双轨并行,相互服务,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坚持以工为主,五业齐兴。即主要发展工业,同时发展建筑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推广“一村一品”经验,一户带多户,一业兴一村。达到“家庭有项目,人人有事做,天天有收入”;在城乡关系上,坚持横向联合,城乡一体,做到敞开四门,八方结友,积极“招才进宝”,“借智发财”,路子越走越宽;在服务体系上,坚持多渠道、优质服务。不仅各行各业为乡镇企业服务,而且组建乡办工商服务公司和村办农民企业站,在供销、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为乡镇企业积极提供优质服务。

上述“泊子模式”、“耿车模式”由穷变富的经验可以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借鉴。此外,全国还有“大邱庄模式”、“阜阳模式”及民族地区的“基诺山模式”等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都可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借鉴。

(三)促进横向联合。

不走联合之路,民族地区兴办乡镇企业就步履维艰。民族地区要学习沿海乡镇企业的“不联不办”的经验。所谓“不联不办”也就是联一个办一个,办一个成一个的意思,即横向联合之意。这种“不联不办”的经验,对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促进横向联合,应具体做好以下几件事。

1、组织东西之间的经济互相合作。目前已出现发达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愿意向民族地区投入资金、设备、技术,开发资源的势头;或者给技术、给设备,帮助民族地区办厂,以此换取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收益较低的行业和产品开始向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转移。从整个国民经济布局来观察,沿海人口多,工业密集,土地资源少,人民需要的果品、肉类及其他农副产品,需要从外地输入,民族地区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搞好开发,中央、省、自治区的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好东西之间的联合。不仅如此,还要组织当地的中等城市、大型厂矿企业与民族地区的联合。民族地区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人口的大中城市,还有大批军工企业,只要政策对头,横向联合就大有希望。

2、在东西合作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根据目前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兴办“三资”企业,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对有条件进入沿海、沿边和沿江经济开发区的乡镇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帮助成为外向型企业。二是利用建设出口商品基地,配套建设“贸工农”基地的条件,扶持创汇乡镇企业的发展。三是对出口创汇的重点乡镇企业,列入出口商品基地建设项目和出口商品运输计划,以及技术、设备引进计划。四是进一步拓宽外贸渠道,坚持多口岸、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出口。对有较大出口能力的乡镇企业,要逐步赋予外贸进出口权。鼓励乡镇企业到边境地区办窗口,搞联营,按规定到境外办企业。五是积极组织乡镇企业参加各种商品展示和招商引资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知名度。

3、聘请发达地区退居二线的有经验,身体好,又愿意为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作贡献的干部,为民族地区当顾问,搞咨询,帮助经济开发。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当好“红娘”,搞好横向联合。

(四)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和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引进技术,尤其是引进先进的适用技术,对于民族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极为重要。我们说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主要集中表现在技术落后和人才匮乏上。通过引进,将发达地区已经开发并用于实践的技术移植过来,有利于提高技术起点,跨过若干中间阶段,尽快走向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才是关键。要创造一个大胆使用人才,积极吸引人才,加速培养人才和坚持保护人才的环境。有了人才才有希望,才有活力,因此,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在处理人才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启用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和有作为的知识青年、退休人员;二是打开山门,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人才,靠政策和感情吸引知识分子,尽快改变“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局面,让更多的有志之士为民族地区动感情、动脑;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学,培养乡镇企业人才;四是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抓好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五是对科技人才要有激励机制,对在乡镇企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要给予重奖,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不断上升。

标签:;  ;  ;  ;  

实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_股份合作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