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交通筑养路职工颅内压调查及脑水肿劳动保护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论文_张伟

《急进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交通筑养路职工颅内压调查及脑水肿劳动保护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论文_张伟

青海省西宁市省交通医院 医务科,青海 西宁 810001

一.项目背景与目的

高原脑水肿(High at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是一种高原特发病,国内以往多称为高山(原)昏迷、脑性高山病、急性高原病脑病和高原脑缺氧综合征等。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病理改变主要有脑组织缺血或缺氧性损伤,脑循环障碍,因而发生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原脑水肿(HACE)是急性高原病中的危重型,是人进入高原或急进至更高海拔地区后,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多发生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如不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极高【1】。高原脑水肿属于继发性病理过程,主要系高海拔、低氧使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的微循环与细胞代谢障碍。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项目通过对急进高原筑养路工人无创颅内压检测,研究颅内压变化趋势与高原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提出高原脑水肿高危人群筛查和预警方法,系统制定交通职工高原脑水肿劳动保护对策。

(二)、具体实施内容

本课题采用MICP-1A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闪光眼罩,所产生的光源为荧光,闪光刺激频率1.0Hz,闪光脉冲宽度2ms,闪光次数50次(1次/s),枕部电极和额部电极,计算机控制系统,打印输出系统。

原理:视觉通路自视网膜起始,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而至枕叶的视觉中枢。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资料经整理、汇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

(二)、结果

1、急进3000m地区资料分析: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组包括由西宁地区在24小时内急进到饮马峡组助养路职工共计100人,年龄27.11±5.27岁,男性73%、女性27%;由西宁地区在24小时内急进到刚察县组部队官兵共计52人,年龄23.25±3.66岁,均为男性。两组合一共同做为急进3000m组,其年龄25.79±5.11岁,男性82.2%、女性17.8%。

(2)、结果分析:

刚察县组西宁地区所测指标分别与急进后的第1、2、3、7、15天对比,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随着急进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指脉氧降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早期降低,而后逐步略有升高,但未能高于西宁地区。

2、急进4000m地区资料分析: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组包括由西宁地区在24小时内急进到杂多县、曲麻莱县、治多县3个4000m地区的助养路职工共计153人,年龄38.20±12.61岁,男性92.2%、女性7.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讨论

(一)、研究结果总结

急进高原地区无创ICP变化规律

(1)、对于305例由西宁地区(海拔2295m)在24小时内急进到3000m及4000m高海拔及极高海拔地区的人群进行了调研,发现急进后无创ICP均出现明显增高,随着急进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步缓降,最为明显的是初期1-3天内变化较大,7至15天后基本接近西宁地区水平。

(2)、急进3000m和急进4000m对比分析提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无创ICP的基础水平增高。

(3)、而与世居人群(100例)对比,急进后的人群无创ICP常在急进后第1、2天明显高于世居者,随后很快进入习服状况而与世居者水平接近。

(二)、分析讨论

1、急进高原地区无创ICP变化规律的意义

已经研究比较明确的慢性高原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是慢性长期脑组织供氧不足,导致脑细胞代谢营养物质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出现脑细胞能量不足,导致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水分进入细胞内,形成细胞内水肿;二是缺氧造成的脑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渗出形成脑间质水肿;三是高原地区存在的二氧化碳增高作用作用,低氧分压、高二氧化碳分压和缺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心钠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钠水潴留,使得脑血管出现轻度的持续缺氧扩张和脑血流量增加;四是颅内压升高可压迫血管,脑血管受压以及内皮细胞肿胀,均可影响脑血流循环,从而加重脑缺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急进高原地区无创ICP变化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相关因素

但多数高山脑水肿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急性高山适应不全症状,亦未必一定会头痛。据本组研究结果提示:AMS评分的变化规律基本与ICP相符,做为主要以临床症状为评估标准的急性轻症高原病评分存在较大的主观偏差、个体差异较大,

六、项目创新点

(一)、首次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法进行了高原地区人群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研究。

(二)、通过大样本的调研分析,首次揭示了不同高海拔地区急进人群的无创颅内压变化规律及特点。

(三)、结合研究结果,参照高原交通助养路职工的行业特点编写了健康教育手册。

七、社会与经济效益

本研究从高原养路职工安全生产、健康保障的角度出发,对人体消化系统疾病和Hp感染状况进行了研究。

八、问题与建议

高原公路建设者常年在野外施工、生活,长期在高寒缺氧地区生存,职工身心健康受到环境因素的极大地影响,青海省交通厅委托省交通医院从关心关注职工安全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了《3000米以上地区养路职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及防治研究》课题,这项研究对我们公路建设职工健康保障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对研究分析高原地区养路职工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原因,探讨诊断方法,提出解决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建议: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扩大覆盖面,可增加省内外的测试点。

2、落实健康教育策略的相关内容,做到防控与治疗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玉舟,魏军义. 高原脑水肿救治体会.实用医学杂志,2007,02(24):172-173.

【2】沈钺 牛荣东 何丽. 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颅内压的临床观察.天津护理.2009,4(17):195-196.

【3】焦风 曾高 刘来福,等.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7,14(45):995-997.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急进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交通筑养路职工颅内压调查及脑水肿劳动保护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