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探讨论文_桂敬园

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探讨论文_桂敬园

杭州友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5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央空调系统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其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不仅会缩短系统的使用时间,降低企业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对节能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合理运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最大程度上节省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分析

1中央空调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水系统部分和空气处理系统部分。中央空调水系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水系统主要是由制冷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组成。其中,制冷机组为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冷负荷,不仅将制造的冷量传递给冷冻水循环系统,而且把工作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循环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以及冷却塔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水循环,是进行热交换的载体。冷冻水将制冷机组制造的冷量带到风机盘管系统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室内热量带回到制冷机组中;冷却水将制冷机组在工作和热交换中产生的大量废热排放到室外空气中,经过冷却塔降温后的冷却水又流回制冷机组的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如此循环往复。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过程就是不断地把热量从室内传递到室外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央空调空气处理系统是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通过空气循环流动,将空气中的热量带到冷冻水系统中,并提供适量的新风保证房间所需的湿度和温度等。

2中央空调节能控制难点

2.1控制系统控制效果较差

中央空调内部系统运转较为复杂,对于控制系统的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却略显不足。首先,控制系统对于中央空调各系统的及时控制和处理能力较弱,由于传输系统和反应系统比较落后,导致了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对各系统进行信号传递和处理。导致中央空调的反应较慢,造成了不必要的电力损耗。其次,控制系统的科学性较弱,在运行软件上还有所不足,只能够初步的对中央空调运行进行控制,却不能够合理的安排系统运转,导致了中央空调运转效率较差,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2.2中央空调设计时的不合理

中央空调设计的时候,往往是按照“四通八达”的原则设计。但是伴随着环保、节能等理念的不断深入,中央空调的全新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但是每一个方案都不是非常完美的,仍然存在各自的缺陷或优势。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按照建筑的特点就盲目设计中央空调,不仅有可能导致控温效果不足,还会形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例如,设计的冷却塔负荷量如果不是按照建筑的实际控温需求进行设计,负荷量较小,会导致中央空调控温效果不足,负荷量较大,会形成额外的能源消耗。例如,目前许多中央空调的回风口在设计安装位置时就存在明显的缺陷,在回风法兰的位置上并没有连接回风管,同时也没有实行任何的密封处理,最终导致出口风的温度较低,制热的效率不理想。

3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优化措施

3.1中央空调设计过程中对节能效果的重视

在中央空调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保障节能效果的设计,构建一个节能性较高的中央空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建筑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将节能作为重要指标之一。例如,在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该建筑中中央空调的规划设计,尤其是线路的走向等。其次,明确中央空调的具体控温参数,制冷机组、冷却泵、冰冻泵以及冷却塔等多方面明确各个设备的工作参数,然后根据工作参数购入相应的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于制冷机组而言,其主要的能源消耗设备为压缩机,所以压缩机的功能应当作为节能控制的主要方向。在制冷剂相应时,容积式的制冷剂能源消耗与压缩机的容积效率、电机效率、压缩机理论输气量、蒸汽压力以及绝热指数相关,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在保障控温效果基础上适当的优化各个参数。

3.2变水量技术和变风量技术

采用变水量技术和变风量技术同样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其节能的比例在一半以上,所以,这两种方法是被大力提倡的。通过使用这两种技术能够让设计出来的空调系统更加的健康,让人们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通常情况下,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能够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却不同。举例说明,冬天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通过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加热新风的热损失都比较大。如果结合热湿环境的研究成果,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此时所需要的空气温度将明显下降,通常能够达到12℃~14℃,而传统方式通常在18℃~20℃,很明显后者比前者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3.3控制室外新风数值,降低新风负荷

就空调房间而言,冬天需要大量供热,而夏天需要降温,其室外的新风量则会相应提升,进而增加能耗量,基于此,设计人员应控制好新风量,将其设置为标准最小值,冬天与夏天空调系统中设定的新风量通常都是以人体卫生标准要求为基础,以保障能够有效冲散室内有害物质、维持空调室内正压值、补偿室内的局部排风,传统建筑中,空调新风量为每人30m3/h,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1~0.5%,但为了节约能源,当前建筑大多通过控制室外新风数值的方式:设计新风开度时,将新风阀门固定在上面;根据建筑用途,确定新风阀门是否为自动。

3.4加强对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控制系统作为智能系统的关键部分,对于中央空调的运行和使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关制造商必须要加强对于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首先,要加强与外国先进厂家的交流协作,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外国先进的控制系统的科研人员,有效的提高智能控制系统的先进性,提高控制效果。其次,要加强售后反馈体系的建设,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加强对于用户意见的收集和反馈,为研发部门提供研发方向,加强对于控制系统的及时改进和更新,提高客户使用效果。最后,要加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有效的提高控制系统对于中央空调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优化整合作用,提高系统处理效率和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和零部件损耗。

3.5蓄冷技术

当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会出现电量不足,表明此时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然而高峰期一过,有将出现电量剩余的情况,可见用电量不平衡。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蓄冷技术进行一些调节,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总体来说,蓄冷技术就是释放自身储存的能量来调节室内温度,实现让人们感到舒适的最佳温度。因此,提倡蓄冷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用电高峰期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利益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中央空调能够实现非常显著的生活环境优化,但是中央空调在运行时存在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这也导致中央空调的社会价值不断下降。对此,应当合理分析中央空调的经济性、节能性、美观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等多元化的性能,并在建筑基础上,合理应用各种节能控制措施,在多方面实现能源控制,从而降低中央空调工作时所消耗的能源。

参考文献

[1]石明炜.中央空调的自动化控制设计问题分析与优化[J].中国科技纵横,2015,13(20):62-62.

[2]吴秋成.浅谈环保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122-123.

论文作者:桂敬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  ;  ;  ;  ;  ;  ;  ;  

中央空调节能环保技术探讨论文_桂敬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