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点体会_市场经济论文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点体会_市场经济论文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点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切概念,尚存有较大分歧,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以行政和政策加以宏观调控,在生产资料为主体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运行调节。也有人强调以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企业为基础先行调节,政府作为第二次调节的机制;也有人认为应尽早摆脱中央集中的计划经济,朝着世界大市场的现代化市场迈进。然而说来说去,其中本质应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首先应解决两个认识问题。

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市场经济区别何在,有何共同之处?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关系的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另一方面,我们走的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当然,作为市场经济,其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我们应掌握这些规律并结合我们的国情进行运用。

其次,我们在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还应看到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其有利的一面已为14年来的改革成果所证明。这14年来我们沿着“扩大市场,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的路子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6%的速度增长,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3%)超过近2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

1.实践需要我们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首先,从农村改革来说,市场体制的超前发育证明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家庭承包制突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突破了计划经济在农村的体制,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形成了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乡镇企业在没有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全凭市场而异军突起;农产品的部分提价和放开等,经济特区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融通资金,引进技术、管理企业、招聘职工,取得了惊人发展速度;1979年以来国营企业放权让利,赋予企业以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1987年国营企业全面推广承包制,对地方放权,实行财政包干制。这些下放权限弱化指令性计划,强化市场功能的改革,使国营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活力。我国经济在1984~1988年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发展,生产迅速增长,市场供应丰富,人民群众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行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纠正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计划体制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政府权力过度集中,企业缺乏责、权、利,无法调动职工积极性,计划经济缺乏自我调整机制,产业结构难以优化,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作用,生产要素不能合理流动,资源配置越来越差,计划经济闭关自守,外贸只作为平衡计划的工具,而不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国家综合生产能力。正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上述弊端,必然需要有一种新的体制来取代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体制。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竞争性强的经济,它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作用使直接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较好地发挥。同时市场是一架自动传递信息的机器,它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向高效率流动,从而使生产要素实现高效率的配置,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总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理应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但是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的实践都证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时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掩盖着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转换的高难度问题,其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旧体制的轨道上生活过来的人们,虽然他们绝大多数经历了痛苦,拥护改革和新体制的确立,但是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绝不会自愿放弃可以保障其利益的体制,他们或明或暗地阻碍新体制的出台实施,使改革方案扭曲变形,产生负效应。因此,“换脑筋”、“换班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前提。

2.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威胁,使许多改革措施难以奏效。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加大了货币投放量,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对外开放的扩大,产品价格的调整,广大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放开物价和投机性物价上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升,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能否与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能否对价格改革带来帮助,是否被某些阶层作为个人收入和财富积累的手段,以致价格使投资者和消费者都无法承受。

3.企业破产和失业现象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普遍采用。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将按照市场法则进行配置和重新组合,大量的低效率无盈利的企业将被淘汰或兼并。劳动者的失业,流动和再就业将成为普遍现象。在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建立之前,待业人口将对政府构成巨大压力和严重社会问题。

4.庞大的政府机构对经济过多干预,仍然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障碍。政府总想包揽一切,政治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往往受到干扰和难以排除的障碍,就这点来说,将取决于政府机构的精简、职能机构转变和行为的规范化。

5.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是商品经济发展中普遍出现的现象,也是对“官本位”和“权力拜物教”的有力冲击。但是,对金钱的崇拜与追求,使一部分人不择手段,不讲道义,甚至不顾法律,加上收入差距和财富分配悬殊的加剧,势必造成某些阶层和相当一部分人的尊严的损伤和发展机遇的丧失,犯罪现象滋长。

任何改革都有一个过程,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必然对中国的经济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点体会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