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论文_吴东华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论文_吴东华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 158100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省也已进行了多年的新课程改革。这对我们年青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走在前列呢?这就要求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新课标在理念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提出了四个任务:提高学科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在继承了传统课程的优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给现在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怎样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曾经看过报导,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

某省的状元到了大学求学的时候,离开爸妈的照顾,生活居然不能自理。此类的事情还很多,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是太注重成绩了,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容易被淘汰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不要搞一言堂,备课时应充分备学生,设计一些习题,课堂上随时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提问要具有普遍性,不能偏向于学习好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直接就给出答案,否则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很容易遗忘,没有培养出思考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理科实验课时教师不要讲的太多,应该留有较多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注重他们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心态的转变

在新课改进行的时候,有很多老教师不适应课改的教学方式,显得急躁、焦虑。这既影响了教学还影响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尽快地调整心态。

1.我们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新课程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都不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能解释的,教师不能等着研究成果送到面前来,而是应主动地去研究,在研究中促进自己的教学,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课程改革并不是摒弃过去。任何改革都必须以之前发展的成果为基础,因此高中新课改也并非意味着将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抛弃,课程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一定都是糟粕,传统教学模式中也有一些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我觉得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应该是在吸取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因素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新课改教学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新课改再怎么改也绕不开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老教师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是新教师成长的学习楷模。只要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传统优势一样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发扬光大。

三、评价机制的切入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改掉过去的弊端,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例如,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总是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是要耐心地与他们谈心,找到犯错误的原因,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保持了学生的尊严,又保持了教师的尊严,而且学生也会有深刻的反思,一般情况下以后就不会再犯错误了。当学生答错问题的时候,也不要给予讽刺,我们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适当地说些激励性的话,如“虽然做错了,但是你的解题思路很好”,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定要积极进取,不要吃老本,不要坐享其成,我们应该带着保持和发扬的观点去迎接课改、去适应课改,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一名合格的教师。

论文作者:吴东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论文_吴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