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科研总结论文_张崇梅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科研总结论文_张崇梅

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 贵州盘县 553500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科研编号:2011BAI11B02。属十二五科技部支撑项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共有全国109 家医院参加,每个省有代表性地入选一家省级医院、一家地市级医院和一所县医院参加。盘县人民医院作为贵州省县级医院入选。 当我们医院在2012年8月能够入选成为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的一员时。我们倍感荣幸。对我们能够参加科研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大事,是一次契机和挑战,为保障科研的顺利实施,盘县人民医院成立了科研小组,明确分工,全体科研人员认真学习科研的每一步流程,深刻认识到这项研究是国家级的科技支撑项目,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我们每一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登记录入,决不能拖科研工作的后腿。在这个思路下,我作为盘县人民医院科研协助护士,认真参加学习及培训,明确研究的背景、目的、设计方案、内容及意义,掌握入选标准,熟悉流程,掌握上报的信息及数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患者或家属对研究课题的理解与配合,一些患者对签署知情同意书时,担心病人信息泄露,日后随访要缴费等,我采取的方法是耐心细致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项目的目的,使其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和预后,让病患及家属清楚的理解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患者会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指导,我们会定期随访,对患者将来疾病的控制得到益处,通过积极的沟通,患者对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出院后的随访都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工作中我也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每一例数据的收集、整理、录入、随访等工作,在2013年8月第一期总结会上,盘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录入数据即进入了优秀录入前20名,同时通过参加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我们体验到了阜外医院高水平优秀团队,其所设计的科研录入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我们临床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我院通过科研设计的要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逐渐改进,提高了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由开始使用尿激酶溶栓改为对有条件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更规范地应用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及他汀类负荷量的应用等,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使我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也正是参加了这项科研项目,我院把心血管内科定为重点专科,给予了大力扶持。2014年3月盘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标准的介入导管室,盘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开展了冠心病介入手术,使盘县人民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上了一个台阶。在科研小组医务人员的兢兢业工作下2015年6月我院荣获“优秀科研中心”称号。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截至到2015年底,109 家医院已经入选患者超过4.3万例。盘县人民医院2013年入选患者58例,2014年入选患者63例,2015年入选67例。初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3.5% 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42.6% 的STEMI 患者进行了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10.3% 进行了溶栓治疗。有8.8% 的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接受了急诊PCI 治疗。

在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STEMI 中,从到院到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存在很大的问题。到院到接受急诊PCI 治疗(D2B)的中位时间为165 分钟,从入院到溶栓时间(D2N)为130 分钟。满足指南D2B<90 分钟和D2N<30 分钟的患者比例24.3% 和19.6%。

从研究中通过分析不同级别医院的治疗模式和院内预后情况,发现三个级别的医院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中到省级医院就诊的患者有36.1% 为转诊,而县医院仅有4.2% 为转诊。

到省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仅有17% 左右的患者能在发病3 小时内到达医院,县医院的患者则仅有30% 能在3 小时内到达医院。

在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省级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为3.5%,市级医院为5.6%,而县级医院为10%.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普遍就诊较晚,其中,22.4% 和38.9%的STEMI 和NSTEMI 患者在发病后超过24 小时到达医院。中国的医院需要在心梗急性期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

通过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还发现,当心肌梗死发作时,中国六成患者会表现为前胸部剧痛、大汗淋漓,其次是胸闷、心梗引起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放射痛。还有极少数患者会表现为烦躁不安、黑曚或晕厥、持续上腹痛、牙或下颌疼痛以及大小便失禁。

研究还发现,男性和年轻患者常有明确的诱因。最常见的是体力应激、过度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应激、天气和环境骤变等。

在中国的心肌梗死患者中,54.4%的人目前吸烟或已戒烟,51.2% 的人患有高血压,53.9% 的人超重或肥胖。75% 以上的心梗患者缺乏运动、喜肥腻饮食。

九成患者至少伴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以及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一种,35% 的患者伴有3 种或3 种以上的危险因素。

相对老年患者,年轻患者中,男性、吸烟、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更为多见。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患者更多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更缺乏运动。

通过参加科研我体会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呈逐年增高,逐步年轻化的态势,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中国县级医院死亡率并没有下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威胁着生命和健康。要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必须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急性心梗发生后早期急诊再灌注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合理开展基层医院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结合的联合早期再灌注治疗策略,优化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转运等救治流程、加强医院与急救系统之间的协作。通过救治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贵州省盘县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质量分析报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统计部 2015-11-19数据.

[2]胡大一,郭艺芳.中国心血管病领域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11:):824-826.

论文作者:张崇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中国急性心梗注册研究科研总结论文_张崇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