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孟孟

小儿发烧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孟孟

(泗洪县儿童医院 江苏 宿迁 223900)

【摘要】 目的:对小儿发热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发热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物理降温、饮食控制、心理开导、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护理,并观察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和调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发热小儿患者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快速的恢复,治愈时间平均为2天,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于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结论:采用多角度的护理有助于患儿的疾病的恢复和病患关系的缓和与稳定,应多方面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小儿;发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20-01

发热作为儿童经常患的疾病之一,不同的致病原因会导致发热类型的不同,而孩子的年龄以及身体状态的不同也会导致其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在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足够的交流,进而为其制定合理的合适的护理方案,通过正确的护理方式促进身体的恢复,除了医学方面的护理之外还应该加强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工作[1],本文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发热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小儿发热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发热患者9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50名,女孩40名,年龄区间为1个月~10岁之间,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咳嗽、流涕、鼻塞、皮肤发红、精神不振并有个别患儿有呕吐等症状伴随。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物理降温 一般物理降温护理往往在患儿入院之前完成,尤其是针对体温超过39度的患儿应及时进行物理降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幼儿各个身体器官的发育都不健全,如果持续受到高温的影响就会导致其自身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的症状,进而导致身体器官的损伤,所以对于超过39度的患儿应该在就诊时尽快脱掉厚重的衣服,将其放置在温度、湿度适宜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用温度为33度[2]左右的温水为孩子擦洗身体并将湿毛巾放在额头等部位,防止患者因为温水擦身体时导致其表皮血管的收缩致使血液向头部集中造成的充血问题。在擦拭身体的时候首先应该将孩子的上衣脱掉,将湿毛巾拧至半干缠绕在其胳膊上沿着一个方向擦拭,从手掌、胳膊、胳肢窝、肩膀、颈部一边擦拭一边按摩,在湿毛巾擦拭的同时需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擦拭完后给孩子换上干的衣服;然后脱掉裤子擦拭下肢,对于血管比较集中的腹股沟等部位应该将湿毛巾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便于促进小儿身体热量的散发,同样在擦拭的时候需要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在进行物理降温的时候,除了采用33度左右的温水之外还可以用酒精。

1.2.1饮食控制 由于患儿在发热后极容易流失水分,加之发热的时候排尿量会大幅度的减少,因此应该在饮食中加入充足的水作为补充,并促进排毒,另外,由于患儿发热时肠道的蠕动减少,消化道的分泌液减少,在食物中应该加入一些容易消化的而且清淡的食物,并增加蔬菜和维生素的摄入,比如新鲜的果汁和豆浆,当各种营养得到了补充之后应该尽量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3]。

1.2.3环境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患者的病房环境的空气的流通性以及合适的湿度与温度,一般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5度左右,湿度应该控制在60%左右[4],时常打开窗户促进空气的流通,过厚的衣服和被子都是不可取的,在护理期间还需要对患儿的状况进行护理方案的调整,如果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饮食状态都比较好的话,就不需要特殊的护理,可以回家休养。

1.2.4心理与教育护理 由于幼儿的身体机能的发育的不健全使得家长对孩子的发热症状都会非常的担忧,可能会因为传统的错误思想的引导而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恢复的举动,对此医院医护人员需要积极地与家长进行沟通,避免过度治疗的出现。要对家长的紧张心情予以疏导。告诉他们发热是一种比常见的疾病,只要得到了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就可以很快恢复,并对其护理进行指导,改变传统的错误的思想,孩子需要通风的时候就开窗户,需要换下厚衣服的时候就换下,使他们明白发热的孩子是不能长时间的捂在厚衣服中的。

2.结果

对发热小儿患者进行 多方面的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快速的恢复,治愈时间平均为2天,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

3.讨论

总而言之,在小儿发热的诊治中,一定要采取合理而合适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并对各种护理方法进行宣传,指导家长进行有效地配合,才能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 郑惠珍,陈月花.指导患儿家长做好发热患儿的物理降温、护理[J].职业与健康,2011,17(11):125-126.

[2] 魏克伦.论如何合理的对发热儿童进行治疗于护理[J].中国儿童,2012,13(21):174-176.

[3] 马风霞,方丽英.高热的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2,14(21):99-100.

[4] 何丽,陈继.β-2内啡肽在复杂性高热惊厥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19(01):66-67.

论文作者:刘孟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小儿发烧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刘孟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