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甜瓜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薄皮甜瓜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金基石[1]2001年在《薄皮甜瓜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利用了形态学标记和RAPD标记方法对22份有代表性的薄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系统观察22份种质的植物学和生物学性状,筛选出5份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种质材料。用表现型性状标准差标准化的方法,利用SPSS软件,以Num13为阈值,将上述种质分为5类,绘制了亲缘关系聚类图,图中没有体现传统分类系统中的绵瓜品种群。 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DNA效果良好。RAPD反应时,DNA模板中RNA对扩增结果无影响;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及SDS、氯仿、异丙醇等小分子对扩增结果有干扰作用;模板DNA适宜浓度较宽;优化的RADP条件为:20ul体系含dNTP 200mmol/L,Taq酶1U,缓冲液2ul,模板50ng,超纯水13.5ul,随机引物5pmol。反应程序:96℃预变性5min,加入Taq酶,而后进行扩增,条件为:94℃变性1min,36℃复性1min,72℃延伸2min,共40个循环。 用12个随机引物共扩增126条多态性谱带,由此得到所选22份种质资源遗传距离范围为0.084~0.230,差异较小。用Nei指数法,以遗传相似度0.865为阈值,将其分为6类。结果与形态学标记结果有差异。

徐志红, 徐永阳, 刘君璞, 孙治强[2]2008年在《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形态学分类方法、AFLP技术对甜瓜育种资源及品种进行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形态学聚类分析将31份材料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厚皮甜瓜又可分为网纹甜瓜、早熟、晚熟厚皮甜瓜3组,选育的新品种大部分被划分在早熟组。利用AFLP技术的聚类分析表明,6对引物共扩增产生524条扩增带,多态性带的比率为76%,聚类分析将之分为5大组:包括根据生态区域划分的3组薄皮甜瓜、厚皮甜瓜、网纹甜瓜,但网纹甜瓜并不包括所有有网纹的瓜。试材的亲缘关系为:长江中下游的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华南薄皮甜瓜、东北薄皮甜瓜、网纹甜瓜。说明AFLP用于检测差异性不大的甜瓜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有效,这些结果有助于确定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智海英, 马海龙, 岳青[3]2011年在《薄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文中研究说明RAPD分子标记对来源不同的41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8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3条,多态性带百分率为74.4%。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41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8组,用EIGEN方法进行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4个类群12组。2种分类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后者能更为直观地反映群体之间的关系。

曲振环[4]2006年在《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聚类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采用形态学分类学的方法,对源自于国内外的42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可以根据果面颜色、果形、单果重等划分为6个品种群。 本试验根据薄皮甜瓜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遗传差异较大的8个品种(系)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应用配合力分析、杂种优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对F_1代的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为薄皮甜瓜育种选择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 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任一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为鉴定和选用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提供了可能。同一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因组合而异,任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为鉴定和选用优良组合提供了可能。在供试亲本中,亲本03HT1-2、大香水和特大丰甜各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呈较高水平,是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亲本,可作为薄皮甜瓜优良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应用。在杂交组合中,以组合1×2、1×4、2×8的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在产量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较为突出,而且品质的特殊配合力也表现为正向效应。 遗传参数估计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果重、单株果数、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等5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狭义遗传力相对较小,利用优势育种效果比较好,果形指数和果实纵径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高,性状可以稳定的遗传给后代,可以在低世代对优良个体进行选择。 杂种优势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主要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薄皮甜瓜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除单株果数外,都表现出很强的正向杂种优势,而与品质有关的性状则相反。对薄皮甜瓜28个杂交组合的主要数量性状的超中优势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了8个产量强优势组合,这8个组合依次是1×2、1×4、1×7、2×7、2×8、4×6、4×7、5×7。在这8个组合中,组合1×2不仅在产量上表现强杂种优势,其品质性状也均呈正向优势。此外组合1×4和2×8表现出的正向杂种优势相对也较多。 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平均单果重。为提高单株产量,应提高平均单瓜重,因其对单株产量有较大正向直接作用。此外,果肉厚度、果实纵径

王炜勇, 俞少华, 李鲁峰, 张飞, 沈晓岚[5]2013年在《浙江省薄皮甜瓜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文中指出利用表型性状探讨了浙江省沿海地区27份薄皮甜瓜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8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7~1.98之间,3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56%~83.50%,表明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形态学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30处可以将27个品种分成2大类,这与按生育期长短分类结果完全一致;亚类的划分与果实形状、种子形状、叶片颜色、果皮颜色、覆纹颜色等质量性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划分依据相对独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甜瓜的评价体系,并为今后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陈莹, 王利波, 惠长敏, 张广臣, 张金鹏[6]2015年在《吉林省薄皮甜瓜主要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提高引种效率,加速育种进程,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将吉林省8个地区的40份主要薄皮甜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调查了14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0份甜瓜材料在果皮颜色、单果重、千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可以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Ⅰ包含11份材料,类群Ⅱ包含9份材料,类群Ⅲ包含6份材料,类群Ⅳ包含7份材料,类群Ⅴ包括7份材料,且不同类群的甜瓜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薄皮甜瓜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金基石. 东北农业大学. 2001

[2]. 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J]. 徐志红, 徐永阳, 刘君璞, 孙治强. 果树学报. 2008

[3]. 薄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 智海英, 马海龙, 岳青.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4]. 薄皮甜瓜种质资源的聚类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 曲振环. 吉林农业大学. 2006

[5]. 浙江省薄皮甜瓜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J]. 王炜勇, 俞少华, 李鲁峰, 张飞, 沈晓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

[6]. 吉林省薄皮甜瓜主要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J]. 陈莹, 王利波, 惠长敏, 张广臣, 张金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标签:;  ;  ;  

薄皮甜瓜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