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经济的推动下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建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建筑公司要想提高自身的优势就要发展和改进自身的工程技术,做好技术的指导工作,才能进一步的使得建筑公司的竞争力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所谓的传统时期,我们基本上认为是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时期,当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还是很低,主要的预期功能还是在于能够为人类提供居住的场所,对于美观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这段时期的主要建筑物都是由石头或木头这些天然材料建造而成的能够为人们遮风挡雨的构造,这一时期的建筑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要求。
在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单一的石屋或者木屋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人们很聪慧的发明了砖石的烧制技术,并且将这个技术运用到了建筑中来,所以砖木混合搭建的房屋应运而生,在这段时期,人们不再是使用单一的建筑材料搭建简单的屋舍,而是能够运用人力将砖块和水泥进行混合,共同完成对于房屋的建造工作,相比单一的石屋或者木屋,砖屋具有很大的技术上的进步,而且其建成以后,不仅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而且能够拥有更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但是,这项技术也有很大的不足,例如在烧制砖块时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以及会使房屋周边的生态环境遭到损害等等。
1.2现代的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由经济发展带动的科技水平的提高,所以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各种全新出现的科学技术带领着建筑行业走向了一个新纪元,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建筑形式上出现了很多全新的建筑风格,例如说绿色建筑技术、生态建筑技术以及智能建筑技术等等,在这个建筑时期,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基本要求除了实用性还增加了美观性,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建筑行业的新成员:
绿色建筑:绿色通常代表着环保,一般的绿色建筑是指我们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和构建时,能够尽可能多的利用好身边的自然资源,努力将建筑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尽量减少建筑物在使用时对周围的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建筑,绿色建筑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减少了在建造时我们对于资源的使用,其次,它减轻了人工建筑对于环境可能会造成的负荷,最后它也有利于维持建筑物周边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当前环境问题无疑是最热点的问题之一,绿色建筑的出现正好能够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也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环保这一概念在建筑行业的具现化,所以必然会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
生态建筑:对于生态建筑的建设需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当前我们对于生态技术的解释一般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能够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生态效益,进而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提高。
2我国施工技术的整体情况
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与建筑的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在建筑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自我创新和学习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中国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筑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也需要看到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建筑之间的不平衡。中国的建筑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对中国建筑技术的研究,缩小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不断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建筑的要求是中国建筑技术研究人员当前的紧迫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建筑施工技术涉及建筑的多个方面,如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砌体施工技术在这些细分的技术中,有不少企业都在技术优化上做了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推动了中国建筑技术的发展。但是也还是有一些企业,没有看到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说是缺乏创新的迫切感,依旧固守传统的技术,不愿意创新,甚至是不想学习先进的技术。这样就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普及,也放缓了建筑施工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步伐。总的来说,当前中国建筑施工技术的整体情况是在某些技术施工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是整体的水平还是不高,存在技术水平的区域,领域差异。
3建筑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智能化施工
建筑施工作业面多,工序繁杂,需要大量作业与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化施工可以有效减少用工需求,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及时消除施工风险。这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内容。
目前,智能化施工主要分为智能化装备与智能化监控系统2类。智能混凝土布料机可根据核心筒混凝土墙体位置自动规划布料杆运行轨迹,当运行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主动绕行。泵管智能监控系统通过监测泵压判断混凝土堵管的趋势与位置并预警,以便及时排除隐患。
3.2信息化施工
建筑施工涉及海量建筑信息,需要快速分享与反馈。信息化施工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广泛应用传感器、互联网、移动通讯、云平台等信息载体与平台,对工期、人力、材料、机械、资金、进度等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交流,并加以科学地综合利用,为施工管理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这是提高建筑施工工效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快速发展,并已成为重大建筑施工的“标配”。BIM采用数字建模方法使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从而形成可视化模型,并以此为平台实现不同主体的信息共享,显著提高了建筑信息的使用效率。
3.3模块化施工
模块化施工可有效减少现场作业,降低资源消耗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以组合立管、整体式机房为主的机电系统模块化施工已经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的发展一方面是提高机电、幕墙、装修、钢结构等专业的模块化组件占比,加强设计、制作、安装的协同深化技术,利用测量机器人、实景扫描技术提升安装精度,研发系列的模块化安装机具等;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型装配式桁架组合楼板、整体式钢筋笼等模块化组件的应用,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效,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3.4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应着重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工程降水、太阳能利用率,增加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注重建筑及其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技术、绿色材料、绿色施工机具的研究应用;建立绿色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
结语:
随着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科技、社会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多,所以在建筑方面也必然会对建筑质量提出要求,需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科技进行合理发展,为建筑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宪能.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四川水泥,2015(05):72.
[2]雷兵山.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与抗霾[J].建筑与文化,2015(04):156-157.
[3]苏万年.剖析建筑工程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6(01):118+120.
论文作者:廖柄智,刘燕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