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沥青路面的施工也越来越多,并对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市政沥青混凝土道路里面的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优点
沥青路面的建设以沥青为主要原材料,在施工时将其与其他原料结合来共同修筑道路。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主要使用的是沥青结合料,这样就大大的增强了沥青路面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的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以及稳定性,使公路能够更持久使用,保证了公路路面的使用质量。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有很多优点,比如沥青路面的表面较为平整、路面光滑无接缝、行车舒适而且不会产生噪音等优点。由于这些优点,沥青路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此之外,沥青路面还具有高温抗车辙的性能,也就是说在高温情况下沥青路面能够保持不变形;同样的沥青路面还具有低温抗裂的性能:即抵抗因降温产生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它还具有水稳定性以及耐疲劳、抗老化性能,也就是说沥青路面有能够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以及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能力。
2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的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准备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任务主要包括: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准备材料、了解设计图纸、设置拌和场、进行人员配置等等。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工作应尽早事先搞好,在贮备材料之前完成最为合适,其是指靠工地试验室准备原材料往业主规划的专业试验室运送。准备材料是搞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积极采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的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从而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提供可靠保障。了解设计图纸、合同与招标文件规定是准备阶段的第一要务,这主要是由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与技术人员负责的。
设置拌和场需综合考虑在运输上场地位置的经济合理性,其要求拥有平整、广阔的场地,并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与环境,同时也应防止受到洪水的侵扰。应尽可能地分开生活区与生产区,一般生活区应设置在E风位置。而场内运输道路要求便捷、平整,要便于来来往往的机械车辆掉头,降低其相互干扰的程度,当然也得隔开沥青、油料等易燃物品、电源盒加热设施,还得思量动力用电是接人电力部门电网还是自供的问题。
进行人员配置,事实上,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之前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其中,设置基准线、了解设计图纸、合同规定以及招标文件、洒水与卸料工作是准备阶段的第一要务。该项工作一般是依靠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以及技术人员去实施,依靠认真研究与剖析,充分掌握项目规模,并精确地求算出沥青混凝土的具体数量。
2.2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优化配合比设计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依据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工程规模,对当地及周边的水泥、钢材、外加剂、砂石料、水资源、电力、运输等状况进行实地调研,确认符合铺筑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质量、品种、规格,原材料的供应量、供应强度和供给方式、运距等,再通过调研优选,初步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开工前,工地实验室应对计划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优选,监理应对原材料抽检和配合比进行试验验证,报请业主正式审批。
根据路面施工进度安排,保证及时的供给符合原材料技术指标规定的各种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场,所有原材料进出场应进行称量、登记、保管或签发。应将相同料源、规格、品种的原材料作为一批,分批量检验和储存,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量应符合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铺筑阶段技术
2.3.1 沥青混凝土的输送
搅拌物的拌和设备的配置要与摊铺能力相匹配,两者要根据工期要求来确定。每台搅拌机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楼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施工中应每 15 d 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不得超过规定,不满足时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拌和计量精确度。
运输车辆车况要优良,自卸车后挡板要关闭紧密,运输时不漏浆洒料,车箱板要平整光滑,远距离运输宜选配混凝土罐车。总运力应比总拌和能力略有富余,确保新拌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运输到现场的拌和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
2.3.2 沥青混合料的成型与压实
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实施试铺段确立的碾压速度与组合,然而在摊铺的状态下实施,其大致可分成复压、初压以及终压三大阶段实施。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应选取轮胎压路机与钢轮压路机联合作业的形式进行压实。分段实施碾压,一般分段长度需管控在30至50米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为了便于司机分辨,在段和段之间应当做好标识,并特地安排专人进行移动。初压时应选用两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于混合料摊铺之后实施稳压,对于每台压路机而言,其任务就是以2~3km/h的碾压速度碾压一遍以上。复压时则应选取三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对内胎压路机而言,其任务是以4.5~5.5km/h的碾压速度对路面碾压两遍以上。终压则应采用一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与一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进行静压,不管是哪台压路机,其必须以5~7km/h的碾压速度对路面碾压一遍以上。而压路机在停止与起动时应减速缓慢行驶,切忌急刹车。当压路机添水时,应开往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旁,待加完水就来回碾压平整之后的路面然而离开原位。一般来说,相邻碾压应当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应小于35°。初压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切忌出现开裂、推移的情况,复压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应确保不存在鲜明的轮胎的痕迹,终压过后规定表层要光洁、平整、颜色应相同、均匀,不存在任何显著的轮胎痕迹。而对于压路机不能压实的旁边以及构造物接口的位置应当采取小型压路机进行振动夯压实。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禁止人流与车辆行驶,也不许停放车辆或者机械设备,不能散落油料、矿料等杂物。
2.3.3 接缝处理
选用整幅摊铺的时候差不多没有纵向接缝存在,而在路面加宽的状况下,依据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安设纵向接缝。而在采取半幅摊铺的施工手段的过程中,其纵向接缝应当在前部已经摊铺混合料处预留10至20口宽的位置,当成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大约重叠5至10口的摊铺曾,采用热接缝形式实施最终跨接缝碾压将缝迹去掉。若上下层纵缝存在多层路面的结构,应至少错开15口。
横向施工缝应采取平接缝的形式,在摊铺段顶部的三米直尺呈现出悬臂状,凭借着直尺和摊铺层脱离接触地确立接缝位置,然后以切缝机切除。再开始摊铺时,应当擦洗干净接缝锯切的过程中残留下的灰浆,并抹上一些粘层沥青,自接缝处用摊铺熨平板起步摊铺。缝处碾压过程中以钢轮压路机实施横向压实,自先铺路面上跨缝慢慢移到新铺面层,待碾压完毕之后以三米的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查。
结束语:本文主要就沥青混凝土市政路面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到,在沥青市政路面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把握沥青市政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全面的提高了沥青市政路面施工的质量,有助于减少沥青市政路面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出现,从而实现沥青市政路面施工工作的顺利竣工和高质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徐皓,倪富健等.《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6(2):27-31.
[2]黄晓辉.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3]郑妍妍,赵利治.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14):198.
[4]金长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
作者简介:汤小军;四川;身份证号:51303019820420XXXX
论文作者:汤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压路机论文; 原材料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