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论文_叶雨昕

浅谈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论文_叶雨昕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心理学中把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是学生的一种行为障碍。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浮躁的社会气氛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致使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一起起或大或小的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事件。对此类攻击性行为事件的相关问题和解决策略还需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地剖析。

关键词: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干预

攻击性行为有异于打架骂人,打架骂人是人的情绪的正常发泄,是受到特殊刺激或在特殊情况下的过激反应,而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倾向则是专门指出由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因于家庭,显现在学校、恶化于社会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成因

(一)内部因素

1.学生不良的人格特性。通过对班级中攻击性行为事件的相关调查显现,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多多少少都会有“问题少年”,以男生居多,他们性格易暴躁易动怒易冲动,感情冷漠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心理学研究指出,具有暴力攻击倾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问题,他们普遍自我中心、自尊和自卑感比较强。

2.个体遭受挫折后的反抗。当人类受到挫折时,即会产生攻击行为。在小学里,爱打架的学生大都是各科学习成绩较差,没什么特长和特殊才能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中屡遭挫折,得不到表扬和鼓励,只有在闯祸之后受到老师的批评责骂以及家长的冷眼对待,这些学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只有打架闹事后才会比别人高人一等比别人强。相反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并不会通过攻击他人去满足自身的“荣誉感”。

3.个体的模仿和强化。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旺盛的时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对身边周围的大人,包括父母、老师、偶像、社会风气等都有着极大的模仿欲望。儿童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凭借观察就会学到想学的事物。电影明星拳打脚踢在他们眼中颇有魅力,一不小心就会演变成事实。

(二)外部因素

1.不良的家庭环境。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一般缺乏家人的关心与照顾,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大多数都来自于单亲离异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危害了孩子身心的发展,孩子长时间缺乏爱的呵护,就会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来发泄情绪。

2.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大众媒体环境两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校环境方面,影响学生的主要是教师和同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过激,会让学生过早产生叛逆心理从而做出一些具有攻击性倾向的行为;同学之间没有礼貌或是一些小矛盾产生的口角也会触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大众媒体环境主要是网络暴力信息和不健康的书籍杂志视频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会影响儿童的思想和态度,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

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社会学的观点,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是防止和矫治攻击性行为的最佳着力点。因此,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1.民主、友爱的家庭环境。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朋友。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鼓励的,而不应该消极否定。家长应该多夸奖鼓励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刺激他们奋发进取。当然不能过度溺爱反而让孩子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应当将奖惩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下愉快地成长。

2.创设民主、友爱、平等、团结的学校环境。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绝大部分,校园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美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境,通过宣传橱窗和板报,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它们成为不说话的“心理辅导员”,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效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科普心理健康的知识,使之潜移默化地钻入学生的心里,从而达到预防和矫正攻击性行为的效果。

(二)用亲社会性视频游戏替代暴力性视频游戏

当今社会不良的网络信息极大地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网络视频中暴力的攻击性画面被他们不断效仿和学习,这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有研究表明,亲社会性的视频游戏能有效抑制中小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认知,所以家长和教师可以试着将充斥在孩子周围含有暴力信息的视频游戏用亲社会性的视频游戏替代,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三)调节负面情绪

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是中小学生无法科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爆发然后进行攻击。因此,教授中小学生认知情绪调节技能能帮助他们有效调节攻击性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只要学生学会了自我调节,就能大大弱化攻击性行为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王瑜.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2]李婷.青少年内隐攻击性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

[3]宋静燕.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叶雨昕(1998-),女,重庆市江津区人,本科,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论文作者:叶雨昕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论文_叶雨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