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论文_毛静文,宓恺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论文_毛静文,宓恺

浙江天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生态建筑变得越来越关注,建设生态建筑,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对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方法;研究

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现今,人们生活环境的污染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人类健康指数不断在下降。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生态建筑设计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本文对于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生态建筑

建筑的根本任务是对于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给人类建造可以满足居住要求和精神生活的建筑环境。建设生态建筑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是中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建设生态建筑,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对于环境带来的污染,从根本上对于建筑污染问题进行解决。

生态建筑,指的是使用生态学原理,把人、自然、建筑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并且改造自然,寻求适合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良好的生态建筑环境。把建筑环境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建筑和以往的建筑进行比较,在设计上生态建筑有着以下的特点。生态建筑系统观念与整体意识较强。对于能源能够进行高效利用,并且无污染,有循环再生的功能,对于环境的适应功能强。

2、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建设生态建筑,需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并且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充分地利用存在的自然资源和条件,集成合适的技术系统和建筑功能,走科学发展道路,进行资源配置,使其利用率最大化,建设出适宜居住、健康安全并且对于自然环境污染小的建筑。

2.1、舒适原则

在建筑的使用建造和维护管理中,舒适性要求和资源占有、能源消耗一直存在矛盾。在生态建筑中,应该在满足居住舒适性的前提下,还能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的技术以及丰富的经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总结并且形成满足生态建筑的生态化、绿色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综合系统的集成技术,来有效满足舒适的原则。

2.2、和谐原则

建筑是人类一种人为改造自然的存在结果,其空间的选择、建造过程以及使用拆除的全过程存在着大量的消耗、扰动,因此,生态建筑需要注重系统和谐、体系和谐以及关系和谐,生态建筑需要遵循和谐原则。

2.3、节约原则

生态建筑需要在资源占有和资源消耗满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使用总量和服务功能有效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减量化和最小化的节约原则,尽最大努力减少资源消耗。

2.4、高效原则

建筑作为人类居住的场所,其建造、维护、使用和拆除在满足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健康要求的前提下,系统需要使用集成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自身功能的效能,对于管理调控体系进行优化,达到生态建筑高效原则。

2.5、经济原则

建造、使用和维护生态建筑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问题,更属于社会组织的体系问题。高技术、高投入的生态建筑虽然能够反映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但是并不仅仅是高技术才可以有效实现生态建筑功能、效率和品质,根据地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地方性材料来建设生态建筑,同样也是生态建筑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努力地探索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借鉴国内的先进经验,并且树立起相应的生态观念,不断进行实践创新,为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建筑生态化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1、整体设计方法

要想有效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方法,需要从整体的、全面的来考虑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整体设计方法一般包含了两个方面,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共生,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共生。一个良好的生态建筑设计,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好的地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造建筑需要尽量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还应该通过建造,来不断弥补已经带来的不平衡以及破坏。还有,对于已经确定下来的基地,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对于生态要素应该尽最大可能进行保留,保持生态要素原先的完整性。还有,设计人员需要尊重各地的地形、地貌,对于植被进行保护,结合到水文特征,做好土壤资源的保护。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共生,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应该对于古建筑进行妥善保存,继承并且发展传统的街区景观。继承并且保护好地域和城市的景观,积极创造城市的新景观。对于城市土地以及能源的使用需要适量。要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

3.2、高效无污染设计方法

高效无污染设计方法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生态建筑能量的利用,生态建筑构造。对于能源资源进行划分,可以分成不可再生能源与再生能源。前者一般包含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后者包含了太阳能、风能、核聚变、地热、潮汐等能源。充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生态建筑对于能量进行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建筑中,大多使用的能源是热能与电能,热能指的是所需要的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者煤气与采暖需要的暖气,电能指的是市政线路的供电。现阶段,应用在生态建筑内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在其中,太阳能的使用最为广泛,有关技术也比较成熟。在建筑系统中,需要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在设计中,需要合理并且科学地使用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供热系统。在进行生态建筑表面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围护结构自身的热效率。电气负荷、器具设备以及照明也需要从节能方面进行考虑,进行最优设计。对于新能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对于各种再生能源也需要充分地使用,合理的处理生态建筑的生活垃圾。给人们提供优质的空气,尽量减少微生物存在的情况,创造出舒适的公共空间和适宜的环境。还有,需要考虑到室内清洁材料与空间维修散发的化学成分对于人体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建筑产生的垃圾,建筑构造需要使用可循环的材料或者可循环产品,考虑到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再利用。建筑门窗、屋顶、地面需要进行绝热方面的处理,给建筑居住人员使用可循环的设施提供一定的方便,通过节水装置和污水处理装置,降低生活的污水。广泛地使用建筑照明节能、采暖节能、通风节能、制冷节能等节能技术。

3.3、灵活多变的设计方法

选择适应实际情况的设计策略,科学的选择生态建筑的材料,是建设生态建筑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建筑人员来讲,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例如使用生态建材,增加建筑自身的节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对于环境的污染。灵活地使用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包含了许多环节,例如取材环节、生产加工环节、分配环节、维护环节、拆除环节或废物处理环节等等,这些环节都和能源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降低材料使用量,尽量使用绿色产品,改进材料的生产技术,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对于材料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将建材作为基础,减少房屋系统产生的能量消耗,满足生态建筑的要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生态建筑进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生活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要求。生态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进行设计工作,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好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显凤.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69-71.

[2] 曹永波,聂亚丽.发展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6).123-125.

[3] 郭大坤.浅析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36-38.

论文作者:毛静文,宓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方法研究论文_毛静文,宓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