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 山西 太原030024
摘要:老年患者大多为慢性病, 病程长、恢复慢, 生活自理能力差, 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行为障碍,极易发生并发症。在实际工作中, 因种种原因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而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老年病人的常见病护理。
关键词:老年病人;常见病;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7%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对老年病人护理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一、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65 岁以上老年病人573 例。其中男性病人420 例,最大年龄102 岁,平均年龄78 岁;女性病人153 例,最大年龄93 岁,平均年龄75 岁。病种如下:神经内科191 例(脑出血6 例、脑梗塞117 例、其他脑血管疾病68 例),胃肠道疾病151 例,上消化道出血26 例,肿瘤120 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 例,其他疾病80 例。
二、心理特点
1.焦虑、紧张、失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器官功能减退,易患多种疾病。他们往往由于担心因身体健康问题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夜不能寐,多梦易惊醒,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2.抑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离退休后,老年人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贡献减少成为社会、家庭的负担而感抑郁。疾病及死亡的威胁,更加剧了这种抑郁心理。同时由于与社会交往减少,子女对老年人缺乏关心、照顾,其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造成心情抑郁、悲观,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三、生理特点
1.便秘。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但在临床上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便秘可引起老年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静脉特点。老年人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同时由于老年病人生理功能处于退化状态,消瘦、水肿衰竭现象极常见,易导致液体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这既这给老年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
3.感染。老年病人由于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性,通常病情较严重,住院时间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较大。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基础疾病以脑血管病变、肿瘤为主,有些危重症老年病人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留置导尿等。这些都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护理措施
针对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点应提供有效的高质量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科护理知识,还需掌握多学科护理及心理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知识。
1.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安全设施。病房布局要考虑是否符合老年人需求,包括灯光照明、扶手和斜坡的设置、洗漱设置及床铺被褥等。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配备轮椅和两侧有活动床档的摇床。病服和窗帘采用花色布料,以增加病房的温馨感,应将病房作为老年人的第二家庭去布置。生活设施要方便老年人,地面要清除障碍物并做防滑处理。护士与病人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尤其要遵循亲切体贴、尊重的沟通原则。老年病人更渴望得到护理人员理解、关心和尊重。护士要主动接近、关心病人,在实施治疗和护理病人过程中,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详细交待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以消除病人顾虑。可适当增添助理护士, 培训后协助临床护士工作, 缓解护理工作的压力。同时合理设置护理岗位,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对卧床病人,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清洁和及时处理分泌物,预防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协助病人床上翻身、拍背,经常按摩其肢体与受压部位。对留置导尿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每天消毒尿道口2 次,保持会阴及阴囊部位的清洁,保持床铺干净、整齐。通过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护理及心理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好评。病人及其家属满意率达96%以上。老年患者一般病程长、恢复慢,因担心增加经济上的负担或给单位和家人带来麻烦而情绪低落, 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 像对待亲人一样, 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及需求, 注重对老年病患者的语言态度, 经常给患者讲解相关治疗检查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 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对视力减退行动不便者, 可由专人协同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如陪检、打电话、代买生活用品, 协助洗头、洗脚, 喂药、喂饭, 擦身、帮助大小便等, 为老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 用行动赢得患者的信任, 以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活动。
3.用药指导。老年病人用药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多、发生副作用多,给药必须慎重。老年人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护士必须亲自帮助病人服药;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低、易滑动导致静脉给药难度大,有的肥胖或水肿病人,静脉不易暴露,如发生末稍循环衰竭、静脉塌陷更难穿刺,可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置入PICC 管,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输液速度及量均要严格控制,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4.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导老年病人制定食谱、菜谱,食品宜新鲜、清淡,多用蒸煮方式烹调,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并注意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晚饭不宜过饱,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规律运动,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适可而止。
总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超前趋势,老龄人口的增加将给健康护理带来巨大压力。本文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经验,对老年病人的疾病护理进行探讨,旨在促进老年病人护理质量的提高,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李顺飞,李申龙,罗娟等. 某医院军队住院患者疾病谱调查[J]. 实用医药杂志,2015,25 ( 12) : 1503 - 1505.
[2]王丽娜,王秀洁,王峰等. 急诊就诊病谱规律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2015,23 ( 7) : 487 - 488.
[3]崔军. 老年住院病人心理反应特点及护理. [J] 白求恩医学报,2015,2 ( 2) : 123.
论文作者:刘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病人论文; 老年论文; 老年人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疾病论文; 静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