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_王文昌,晏亚军

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_王文昌,晏亚军

岳阳市广济医院 肝胆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间的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施行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PTGD)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PTGD术后进行LC治疗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2个月的10例患者分为A组,将其中2~4个月的20例患者分为B组,将>4个月的20例患者分为C组。观察和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LC术前胆囊壁厚度、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和C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比较(P>0.05)。B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A、B两组对比(P>0.05)。B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C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和C组对比(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术后应选择在2~4个月间进行LC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LC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主要采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PTGD)术后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治疗,其中PTGD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1],而在其术后施行LC可以明显降低术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但是现今临床上对于PTGS术后施行LC术的时间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为了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PTGD术后进行LC术的时机选择,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施行PTGD术后联合LC术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施行PTGD术后联合LC术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胆囊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明确诊断[2];②均伴有基础疾病;③排除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患者。本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4.27±11.31岁。

1.2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50例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后,均安排进行PTGD治疗[3]。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复查,按照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适时对引流管进行夹闭,酌情将引流管拔除,择期进行LC术。LC术中若患者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胆道及周围器官组织损伤,或由于胆囊切除困难而无法于腹腔镜下进行安全分离时,则中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我院肝胆外科资深临床医师进行。

1.2.2 分组方法

根据患者PTGD术后进行LC治疗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其进行分组,将其中PTGD术后<2个月进行LC术的10例患者分为A组,将其中PTGD术后2~4个月进行LC术的20例患者分为B组,将PTGD术后>4个月进行LC术的20例患者分为C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 ±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

2.2 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

从表2可以看出,A组患者的LC术前胆囊壁厚度、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和C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比较(P>0.05)。B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A、B两组对比(P>0.05)。B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C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和C组对比(P>0.05)。

注:与A组患者比较,*P<0.05;与B组患者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急症,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导致胆汁滞留胆囊或由细菌感染所致[4]。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急性胆囊炎的发病例数逐渐增加。采用PTGD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后,可以使患者的胆囊迅速检验,1~3d内患者的症状可以迅速缓解,有效控制感染[5]。而对于PTGD术无法进行根治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LC术进行进一步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LC术施行时机的选择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施行PTGD术后34.3d后施行LC术进行治疗时没有出现中转开腹的患者[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LC术前胆囊壁厚度、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和C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和C组比较(P>0.05)。B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组与A、B两组对比(P>0.05)。B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C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和C组对比(P>0.05)。可见,在PTGD术后2~4个月内进行LC术患者的LC术前胆囊壁厚度、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后<2月内行LC术的患者,而其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术后>4个月行LC术的患者。

综上所述,急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术后应选择在2~4个月间进行LC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LC术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庆范,张学文,张丹等.超声引导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775-1776.

[2]邓英,陈龙,马红旗等.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山东医药,2013,53(33):53-54.

[3]孙向东,周艳丽,王广军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联合LC治疗高危老年急性胆囊炎[J].中国医师杂志,2015,27(3):443-444.

[4]宋建宁,罗玉政,洪明等.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130例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5):553-554.

[5]余伟平,闵志均,张箭平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23-224.

[6]陈健,李立波,胡红杰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3):239-240.

论文作者:王文昌,晏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论文_王文昌,晏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