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与实施_终身教育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与实施_终身教育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及其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成人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09)03-0005-03

一、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重点、特点和现实意义

1.构建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当今,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正呈现出为成人提供终身化的生存竞争手段和以个体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服务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向,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终生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终生学习的制度,学校更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教育服务。”这为构建新世纪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终生、开放、多样、创新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三者整合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传递的高等终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以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学习、学会关心,以及提高素质、提高生存质量、完善人格为目的,依托网络,以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生活教育、闲暇教育和其他非正式教育为基本构成要素,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主阵地构成。

2.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发展重点

继续教育是为处于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成员提供岗位所需的,以提高和完善智能,更新、扩展和重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它是高中或大学后教育的延续,覆盖了成人职业生涯的全部时空,是终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重点”是在1993年提出的。[1]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国际背景下,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1 8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口总数(7 000万人)居世界第二的基础上,[2]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继续教育的专项法规,使成人高等教育以继续教育为重点得到相应的法规保证。可以预见,“国家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的新局面必将到来。[1]

3.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在实施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发展模式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1)终身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在1993年确立的“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的政策推动下实施的,使我国的继续教育在萌芽阶段就在终身教育的原则指导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步壮大起来,它面向整个社会成员,教育的时间也贯穿于人的一生,促使社会成员终身受益,从而体现它终身性的特点。[1]

(2)专业性。继续教育一般以从业人员为对象,针对他们的岗位需要开展的,使他们接受“能经常获得知识、技能的补充、更新、提高和完善的教育”,“重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①如浙江省实施的“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3年3万新技师工程”等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就是分别以提高执政能力、企业经营和竞争力、专业技术员和工人的创新力等为目的,充分显示其专业性的特点。②

(3)多元性。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依托高校、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来实施。其教育对象包括大学后在职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岗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等;其层次有高、中、低之分;其形式则有脱产、半脱产、业余学习、结合课题学习和研究等;其举办者有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其他社会组织等,使其充分表现出多元性。

(4)国际性。继续教育的国际性,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有许多国际上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我国正在逐步实施;二是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提高阶段的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补充,有条件的办学单位正在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培养既掌握中国国情又有国际工作经验的国际化高级人才。

(5)网络性。当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具有全球开放性、学习时空灵活性、信息传递的时代性、知识创新的互动性、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性和共享性、学习目标个性化、学习进程柔性化等特点,不仅能提供满足个人一生所有阶段需要的、适合于本人学习的新知识、新技术,还能按自身需要获取全球最为权威、最前沿的信息,得到最优教师的指导、帮助和科学的训练,体现其主阵地的特点。

4.现实意义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实施,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和素质要求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在从业人员中,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学习重点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仅是个人应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创新人才,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无疑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2)对落实以人为本具有基础建设性意义。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以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本,总之就是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在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教育对象为最高价值取向,以社会需求为最高价值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无疑地对落实以人为本具有基础建设性意义。

(3)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长远的促进意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当今,大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脱节,造成了大学生扎堆“回炉”现象的产生。如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开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报名人数竟5倍于招生数。山东省在2007年有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技校学技术,占了新生数的1/4,等等,[3]这充分说明:没有继续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可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人事部、教育部都在积极酝酿、起草相关的继续教育条例、继续教育法等。这充分说明:继续教育是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长远的促进意义。

(4)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提供良好条件的基础意义。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高等教育是为人们提供优质、多样、收费低、符合不同个体需要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正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的有效工作体系,为人们终身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建立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的观念和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意义。

二、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策略构建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重点和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1.树立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也是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当今,就是要在明确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互动发展的关系。

终身教育是“泛指伴随生命始终的‘各类’连续性教育活动的总称”。不仅包括成人教育,也“是对成人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的深化与拓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统摄一切教育类型与活动的基本原则、理念或指导思想”。[4]成人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的,以各类成人为对象,进行高中后学历教育与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等不同水平的、有组织的、持续的教育活动。它具有成人性、开放性、普及性、专业性、发展性等教育特色,以及普及与提高双重职责。不仅是成人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传统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实施终身教育最活跃、最主要的领域。继续教育“特指个体完成系统的正规教育之后再度接受的旨在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专业教育”,它“以受教育的程度为判据而有异于其他‘非继续’教育”。[4]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一种高中后或大学后的在职教育或职后教育,“是学历教育系统的延伸和发展”。[5]它具有知识创新性和专业技术性的鲜明特色,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重点。因此,上述三者均是前者包容后者,后者从属前者,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其特殊的含义和特色;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2.确立战略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确立战略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发展目标,是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前提。我国的继续教育经历了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形式多层次、学习时空灵活多样的体系,成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终身教育制度。然而,当今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轻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问题仍然严重地存在,在专业性教育中学历教育占了95%,就是最好的说明。[6](P121)加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约束机制未健全,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受利益驱动违反教育目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个体、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从人才队伍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需要出发,以加快成人高等教育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变,向以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转变为着力点,致力于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和专业建设,积极开展以提升党政人才的执政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创业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将成人高等教育建设成为开放化、多样化、普及化、科学化的体系,有效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完善相应的体制与法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是成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自1998年教育部成人教育司的职能被分别划归高教司、规划司、学生司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对比较重视外,对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缺乏规划、监管,这种体制性的缺失导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热一冷极不和谐的格局出现。另外,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规划由人事部门制订,对全国和各省市人才队伍建设虽发挥了导向作用,但与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部门缺乏沟通渠道,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需要通过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人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继续教育法来规范相关领导部门的职能,完善相应的领导体制;规范企事业单位相应职责(包括计划、人数、时间、经费和相应的保障措施等)和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的设置、职责及其管理、教育和教学行为,使成人接受继续教育学有所望,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得以实现。

4.拓展领域,建立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系

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主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以能持续地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需求的满足”。因此,它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观念基础。终身教育则“着眼于教育客体,建立各种机构提供各种教育的机会与场所,建立和构架一个使学习者能够受到教育的体系”。[7]由此可见,终身教育不仅是“通往知识社会和确保利益公平分配的核心策略”,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为此,我国的继续教育必须拓展领域,由偏重学历教育向积极发展补偿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创造性教育、专业性教育等非学历教育转变,由教育权利的差异化向教育权利的社会化转变,由教育价值取向的精英化向普及化转变,由教育途径的正规化向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相结合转变,由教育空间的学校教育向企事业单位教育、社区教育、网络教育等空间扩展转变,由课堂教育方式向社会教育、组织教育、自学教育等多样化教育方式转变,从而建立起为成人的一生提供公平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以及学习所需的以内容、时间、空间、途径、方式和方法等为构成要素的、与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系,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5.健全、完善和创新继续教育的发展机制

学习型社会要求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为基础,以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为主要载体,并在相应的机制、手段的促进和保障下,形成以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氛围,以全员学、全过程学、开放互动地学、自学为特点,以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继续教育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必须健全、完善和创新相应的发展机制。其一,建立与外部环境的对接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和完善与政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社会群体和个体对继续学习的需求等为内涵对接机制;其二,建立公共政策保障机制。包括与政府人才测评使用政策的并轨机制,社会化的通用认可机制,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机制,政府经费投入、政策支持与社会化融资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政府调控、行业指导、社会参与、单位组织管理的整合机制等;其三,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系统为核心,以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建立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继续教育“立交桥”机制;其四,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包括系统化的培养教育机制、教育信息化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等;其五,强化教育信息化机制。包括推进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空间的信息化机制,实现班班通、堂堂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等。

注释:

①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2003年6月25日。

②浙江省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2006年3月6日。

标签:;  ;  ;  ;  ;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与实施_终身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