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海芹1,刘丽红1,胡春娜1,云静2,张丽丽1,陈

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海芹1,刘丽红1,胡春娜1,云静2,张丽丽1,陈

1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第四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肛肠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小时耳穴贴压,二组均选用痔疮宁栓术后纳肛。对术后疼痛二项指标进行对照观察,观察二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

【关键词】耳穴贴压;肛肠病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71-01

疼痛是肛肠病术后的主要反应之一[1]再者,由于患者对手术普遍持有不安、担心和恐惧的心态,这种心态持续到术后,使身体和精神处于应激状态,更易产生和加重术后疼痛[2]。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的分解代谢,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休息,对患者伤口愈合及康复极为不利。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肛肠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以利于患者康复。耳穴埋豆是根据人体经络腧穴的分布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我们利用耳穴贴压可以活血止痛的特点,在临床中用药籽王不留行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病术后患者1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以我院肛肠科病人100例,均为临床住院病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之中医病症诊疗标准[3]。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4~18年不等。按随机数字表采用随机分为耳穴贴压实验者和对照组。二组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同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再加用磁珠压耳穴治疗。操作方法:①取穴:双侧耳穴神门、交感、直肠下段。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耳部用酒精消毒后,选用华佗磁疗贴(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对准穴位用食指拇指于耳前后捻压。手法由轻及重,按压每个穴2min,使患者产生两耳发红、发热、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每次2~5 min,每日2次,留置3d。

1.2.2对照组:

1饮食护理混合痔手术后患者饮食的原则与普通人一样,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浆、香蕉及核桃等,忌食辛辣煎炸的食物及烟酒,以促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切口的刺激,减轻伤口疼痛。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及时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消除压力源,减轻心理压力;指导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参加活动、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想象、松弛法等。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向患者介绍一些镇痛知识,使其对术后疼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标上尺度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将观察指标设定为四个等级:无痛(0~2分);轻度疼痛(3~5分);中度疼痛(6~8分);重度疼痛(8~10分)[4]。

1.3.2安全性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详细记录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1.5疗效标准

采用中华疼痛学会韩济生院士推荐的计算方法来评判疗效:VAS加权值=([A-B)/A]*100(A=治疗前VAS评分,B=治疗后VAS评分)。临床治愈VAS加权值(A-B)/A≥75%;①显效:VAS加权值(A-B)/A≥50%~75%;②有效:VAS加权值(A-B)/A≥25%~50%;③无效:VAS加权值(A-B)/A≤25%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组别 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70 3 23 44 37.14

观察组 70 23 43 4 94.49

经医学统计学四格表X2检验分析此组数据后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4,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肛肠科术后镇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肛肠病术后肛门疼痛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由于肛门周围神经分布广泛,感觉敏锐,术后疼痛一直都是临床上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镇痛西药多有胃肠道反应、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内经》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从传统的中医理论角度上说,耳与脏腑、经络系统息息相关,耳可以反映经络系统、五脏六腑的疾病,亦可经刺激耳廓反应点(耳穴)对经络系统和五脏六腑进行调节,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根据中医脏腑和经络辨证理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通过耳穴埋豆于肛门、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以达到镇痛的效果。皮质下穴能够调节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镇静、镇痛等功效。神门穴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镇痛镇静、消炎等功能,与皮质下合用,可加强镇痛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乃健主编?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23

[2]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J].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1.

[3]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1-143.

[4]朱江,李淳,张怡.耳针[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论文作者:王海芹1,刘丽红1,胡春娜1,云静2,张丽丽1,陈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海芹1,刘丽红1,胡春娜1,云静2,张丽丽1,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