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验教学石膏灌制平台技术的创新改造论文_吴建安

口腔实验教学石膏灌制平台技术的创新改造论文_吴建安

吴建安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荆州 434020

摘 要:石膏灌制技术的创新涉及到操作石膏灌模平台,属于教学新技术的具体操作器材。我们在灌模室中央将一至三级水池对立两排分布,在所有水池侧边分别设置实际操作平台,两排水池中间置风干平台,于风干平台两侧分别做水源孔而后连接水龙头。上述设施宽度均保持在30-40cm左右,不仅结构新颖,而且使用简单安全。制作灌注模具的过程无法转移,因此便可有效确保灌注质量。不仅便于取水、避免振荡,还能有效提高灌注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实验 教学 石膏灌制 技术创新

一、石膏灌制平台技术指标

1.石膏灌制平台具体特征。该技术在灌模室中央分别设置一、二、三级水池,并且一、二、三级水池呈对立分布,又在一、二、三级水池两侧分别构建操作台;将风干平台设置于两排水池中间呈对立分布,又在风干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水源孔连接水龙头。

2.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特征。上述所建操作台其实际宽度均保持在30-40cm。

3.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特征。上述所建操作台具体为伸缩式。

4.上述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

二、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实际情况

1.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所涉及的技术领域。石膏灌制平台技术涉及领域较广,其主要归属于机械领域,并且具体属于教学器材范畴,是一种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

2.石膏灌制平台背景技术。就目前来说,常规灌模室面积一般在8-12平方米之内,所以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无法确保多名学生共同学习灌注技术。并且常规灌模室一般都是由水源和边台所构成的,其中水池一般设置在边台上,所以无法存放灌模器具,极易造成印模材料调整过程消耗时间长、灌注质量严重受损等现象。加之现阶段学习灌注技术的绝大多数为初学者,由于其自身因素,所以导致在有限时间内并不能有效进行灌注,从而导致灌注失败。

3.石膏灌制平台技术创新实际内容。此次创新中将水池和边台全部居中于灌模室且呈对立两排式分布,在水池边设置宽度为35cm的边台,在水池两侧中央分别设置35cm的风干平台,如此一来可全面提升石膏灌制平台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仅如此,石膏灌制平台技术可以将灌模室扩大,扩大至200平方米的灌模室,可以同时容纳50余名初学者进行灌注学习,亦可有效解决在有限时间内并不能有效进行灌注等现象。

石膏灌制平台技术创新主要依据以下几点实际技术方案支持并实现:

(1)石膏灌模平台联合操作,于灌模室中央设置一至三级水池,且呈对立两排分布。

(2)在一、二、三级水池两侧分别构建操作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将风干平台设置于两排水池中间呈对立分布。

(4)又在风干平台两侧分别设置水源孔连接水龙头。

(5)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全部宽度均设置为在30-40cm间。

(6)在水池护水外侧壁上设置操作台,确保操作台宽度且便于制灌模和取水。

(7)上述所建操作台其实际宽度均保持在30-40cm,确保振荡、搅拌及清理步骤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

(8)风干平台宽度在30-40cm间,可以确保灌注模具制作过程中无转移,从而快捷灌注,保证灌注质量。

(9)所有平台使用方式均为伸缩式。

(10)上述联合操作石膏灌模平台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

该创新技术结构新颖,实际操作简单,方便操作并且使用安全,改善了初学者在有限时间内不能有效进行灌注等现象,克服了不能及时均匀排除灌注模具中气泡等困难,全面消除了灌注失败问题,因此实际操作中不仅适用范围广,且实用性教强。

4.石膏灌制平台技术创新结构。本技术对原有石膏灌模平台进行融汇贯通并进一步加以理解,从而构成了该技术的创新基础。整体上从结构层面阐述了该技术的进行,从而通过示意性实例来加强对该技术的理解。其中石膏灌制平台技术创新结构主要由一级水池、二级水池、三级水池、操作台、风干平台、水源孔等构成。

5.石膏灌制平台具体实施方式。该技术创新结构主要由一级水池、二级水池、三级水池、操作台、风干平台、水源孔构成,其中一、二、三级水池分别置于灌模室中央呈对立两排分布,在水池侧边设置操作台,水池中间设置风干平台,在风干平台两侧置水源孔连接水龙头;操作台宽度30-40cm,最佳建议为35cm,于水池护水外侧壁设置宽度足够的操作台,便于取水、振荡和搅拌,以及后期的清理措施。风干平台宽度优选35cm,便于灌注,便于保证并提高灌注质量。

上述研究仅为个人创新技术优选实例,对于本领域实际工作人员来说,可以将本创新技术加以更改和修改,从而更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1]蔡毅 宋宇哲 张振波 口腔实验教学石膏灌制平台技术的创新改造[J].科学技术创新,2016,22,(29),62-62。

[2]顾茜平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牙体解剖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以石膏牙雕刻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8),46-47。

[3]陈乃玲 穆玉 张俊梅 等 仿真(塑钢)牙和离体牙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10),614-615。

论文作者:吴建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口腔实验教学石膏灌制平台技术的创新改造论文_吴建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