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优化论文

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优化论文

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优化

王 文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我国深度贫困区分布广,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收入低。 在14 个集中连片的省份,有680 个深度贫困县,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 元,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 多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唯有分析通晓这一区域深度贫困的表征与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对其精准扶贫,反之,盲目从事,盲目诊治,则会乱象纷呈,以至于“延长”和“加剧”这一过程中的“阵痛”。

【关键词】 深度贫困;精准扶贫;有效途径

0 引言

2017 年6 月23 日,习主席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意思是疾病有标和本的区别, 知晓标本之间的关系,治疗就万无一失;反之,就是胡乱诊治盲目行事。 标本,引申为事物的根本与枝节。 其意在于,要彻底解决深度贫困这一现象,就必须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理顺的主次先后与轻重缓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重难点问题。

1 深度贫困区的基本类别

我国现有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 作为新阶段的加大扶持力度的要深度扶贫区域。 我国深度贫困区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西藏、四省藏区(包括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省等)、新疆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地区,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

第二类是深度贫困县,全国共计680 个,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县均贫困人口近3 万人,分布于14 个省份[2]

第三类是贫困村,全国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12.8 万个建档立卡村[1]

这些地区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收入低。 在14 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中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 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深度贫困县村均集体收入只有8800 多元,远低于所有贫困县平均5万元的水平[1]。本文侧重分析第一类“三区三州”这一深度贫困区域的特殊性,探寻对其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

2 深度贫困的表现与成因

大丫身上的污点,致使一些女同学对她冷眼、冷语相待。于是,她唆使我们去报复那些对她不恭的女同学。这是她捍卫自尊的方式。

与此同时,建立了企业全程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 目前,这种模式初显成效,约有九成的受援户获得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扶贫脱贫发展。

2.1 生态环境脆弱

2016 年,新疆浙江商会和新疆通嘉集团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实施“小额援助农户”扶贫模式,启动资金主要由企业出资,农民无须担保付息,每户可以获得1 万元或5000 元的援助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其中,“五户联保、周还百元”方式是“小额援助农户”的要点和成功与否的关键。 即,5 名贫困户自愿组成一个受援小组,小组成员负有连带还款责任。

2.2 基础设施滞后

“馒头十文一个,酒一百文一碗,驴肉一两银子一斤,房间十两一晚!你们掏得起钱,就只管住,别问我万花谷,本姑娘不知道,要是我知道,就一百两银子指个路!”旅店的老板娘端着一盘盘馒头、驴肉走在客人中间,一身粉红衣裳好像是由荷花裁出来,绣襦后香风阵阵,说话的声音糯糯的,有一点南方人的口音,看上去二十出头,瓷白温丽的一个姑娘家,模样和和气气,开口就是钱钱钱,唉!……

2.3 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

“三区三州”自然经济和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多数地方既无合作经济,也无集体经济;很多深度贫困村发展产业欠基础、没项目、少资金,即使有少数的产业,也存在项目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作用有限等问题[1]

2.4 社会发育程度低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生活在边境沿线、高山峡谷地区,比如,云南作为一个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 多公里,有8 个边境州市,25 个边境县,有16 个民族跨境而居,其中,独龙等9 个民族是“直过民族”,----由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的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这些深度贫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生存条件艰苦,处于发展边缘,社会发育程度低,呈现出民族性、整体性的深度贫困特点。

3 对深度贫困区精准施策的路径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大格局,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企业参与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项目。 首先应当建设或完善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农村电力、通讯信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房、路、水、电、气等方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其次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发展。 目前,国家在428 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 旅游扶贫覆盖2.26 万个贫困村,光伏扶贫将覆盖5 万个贫困村。

3.2 采取灵活的募集资金方式

通过小额援助农民,五户联保、周还百元的方式,每户受援万元。

“三区三州”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西南和西北地区大多是耕地稀少、 土壤贫瘠的高山峡谷, 水、土、光、热资源配置不均衡。 其中,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南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地州等西北地区缺水;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西北地区缺土;而西藏、四省藏区等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积温不足。 还有一些地方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严重。

4.6 继续强化校园足球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的主体地位 我国现阶段足球运动发展还受制于顶层设计、足球人口数量、师资培训与资质认证体系、教练员数量与质量、社区场地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所以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活动开展还应当继续加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教育系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全国大中小学校为活动开展根据地,扎实做好足球运动普及与人口提升工作,继续强化校园足球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的主体地位。

扶持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

被援助农户在经营项目启动后, 每周归还100 元,直到还清援助资金为止。回收的还款可滚动使用,存款金额达到2.5 万元,即可新发展一个五户联保组[2]

(1)UHPC拌和物的含气量随着两种消泡剂掺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两种消泡剂掺量为3‰时,含气量降低幅度最佳,分别达到38.5%和46.2%。

以表达方式为基准对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划分,具体包括:以字面形式为主导进行数据划分,例如:项目技术方案或项目的预算等。以图形形式为主导进行数据划分,例如:项目测绘的结果,通常将项目中涉及到的重要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在提高数据完整的基础上,构建有意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库。

“三区三州”地方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陕北一些贫困地区人口还住在简陋的窑洞里;一些地方“人背马驮”还是主要运输方式。 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3 充分发展民族特色产业

立足深度贫困区资源禀赋,充分考虑其历史积淀与市场需求,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化产业协作,努力通过市场方式使资源要素转变为经济效益,发展深度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

Western blot检测Piwil2-iCSCs外泌体蛋白标志物,结果显示Piwil2-iCSCs外泌体可稳定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志蛋白CD9、CD63,并且和Piwil2-iCSCs一样,能够稳定表达Piwil2蛋白(图2)。

比如,伊犁州尼勒克县是哈萨克族聚居区,哈萨克族妇女擅长制作精美的刺绣服饰,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尼勒克县“柯赛绣”。 然而,这种浓厚民族底蕴、极具市场潜力的特色手工艺品却始终停留在家庭制作的原始状态[3]。 伊犁州尼勒克县政府部门为打破过去以户为主的传统模式,通过贷款、集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多方协调引进了一条刺绣工艺生产线,在县里建起了民族刺绣厂,并从伊犁毛纺厂请来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大胆采用新工艺、新原料、新技术,使产品样式翻新达到20 多个品种,通过把零散的生产户集中形成加工、生产、销售、培训一条龙产业链,并且积极与旅游业接轨。每年给贫困户增加收入300 多万元。可见,将具有艺术和经济的双重价值的民族传统工艺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才能发挥它更大的扶贫价值。

由于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深度贫困的扶贫问题呈现一些复杂性和特殊性。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3.4 寓精准扶贫于生态治理之中

深度贫困区的环境脆弱,不仅要像一般贫困区那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更应当兼顾生态环境的优化,而追求极具价值的生态扶贫。比如,阿勒泰军分区通过调研论证, 同汗德尕特乡塔拉特村建立合作,帮助其筹建大峡谷旅游观光道、 自驾宿营地等项目,推动自然生态观光产业发展。 更具推广意义的是,山西吕梁岚县采取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 联动实施特色林产业、森林管护、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等五大项目,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具体做法是, 积极鼓励贫困户组建造林专业合作社②,通过公开议标的形式,将造林任务全部由贫困户占60%的造林专业合作社完成,造林后土地所有权属不变,依然属于村集体。其中,由农民自主造林,政府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制定造林规划标准,验收合格后进入市场交易或由政府购买。 具体而言,农民在政府指定的区域自主植树造林,并负责一定期限的林木管护。经过第三方验收,成活率达到85%以上,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购买②或者进入市场交易,合作社和社员获取劳务和分红收益。 这种购买式造林可以使贫困户至少获得六部分的收入。一可参与造林合作社利润分红;二可增加林地管护收入;三可获得国家生态补偿;四增加了栽树劳务收入;五是增加了育苗收入;六是还可获得退耕还林、林权流转等其他不同类型的收入。2017 年春季全市已有867 个合作社通过议标承担造林任务74.67 万亩, 涉及贫困社员18079人,人均增收4000 元以上②。贫困户作为造林者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因植树造林获得了生态效益。

3.5 提升社会整体发育程度

鼓励社会企业资金介入创新型扶贫,有助于完善社会扶贫机制。 万达集团结对帮扶贵州丹寨县一例,显现出社会力量创新性扶贫的优势。丹寨作为国家审计署的扶贫对口县,以“整合扶贫资金,整合扶贫资源”为方向,万达集团专门成立扶贫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专业骨干,并邀请扶贫专家,先后十多次赴丹寨调研当地贫困情况和扶贫项目。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根据丹寨县实际情况和万达自身优势,万达不断调整扶贫项目,从最初的投资意向包括猪养殖加工、茶叶加工、米加工等项目,而确定旅游小镇、职业技术学院、扶贫专项基金三个项目,并对丹寨总投入扶贫资金14 亿元,其中包括出资5亿元成立一支丹寨扶贫专项基金,由万达投资公司进行运作理财,每年保底5000 万元收益,无偿分配给丹寨县产业扶贫无法惠及的1 万名孤、残、重病等特殊贫困人群;出资6 亿元捐建一座旅游小镇,其注重的是中期效益;从长期效益出发,出资3 亿元的职业技术学院[3]。总之,万达集团这种在兼顾短期、中期、长远的基础上,将丹寨扶贫产业、教育、基金并举的精准扶贫的新路,改变的是丹寨县整体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永久性地摆脱贫困。

4 结语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唯有针对深度贫困区的特殊性,才能打好深度贫困区脱贫致富的硬仗。唯有不断分析贫困成因以及不断总结脱贫实践的经验,才能激活贫困群体的内生发展动力,构建起扶贫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获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果。

注释:

①哈萨克族“柯赛绣”[EB/Ol].http://www.china.com.

②吕岚县走出精准扶贫新路子[EB/OL].山西信息港 http://www.zmgov.com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J].社会主义论坛,2017(10):4-8.

[2]李扬.“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结硕果[N].新疆日报,2017-01-15.

[3]黄秋丽.王健林:26 年,一个人的慈善史[J].中国企业家,2016(23):90-92.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9-0160-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9.075

作者简介: 王文,女,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扶贫方向研究。

标签:;  ;  ;  ;  

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