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论文_余敏

余敏

四川省彭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119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以及茵栀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白蛋白及蓝光光疗进行治疗,各组均42例。结果:对比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85.7%,差异明显(P<0.05)。对比血清胆红素水平也提示治疗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示差异不显著,均较低(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的效果极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且不会为患者带来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白蛋白;蓝光光疗;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bumi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on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rch 2018, 84 children with neonatal jaundic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blue light irradiation and Gardenia jasminoid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bumin and blue light, 42 cases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85.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mparison of serum bilirubin level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better effec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lbumin combined with blue light therapy on neonates with jaundice is extremely remarkabl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um biochemical index level of children, and will not bring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to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Albumin; Blu-ray phototherapy; Neonatal jaundice; Therapeutic effect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新生儿较为多见的疾病类型,患病率约在50%以上。患儿患病后会出现胆红素水平上升、患儿皮肤发黄等表现。一般而言该疾病随着新生儿的发育成长会自行改善,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感染或酸中毒等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胆红素脑病,危及患者身体健康[1]。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分析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以及茵栀黄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白蛋白及蓝光光疗进行治疗,各组均42例。所有患儿均经检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均无其他严重疾病,患儿家属均知晓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参与。均对此次研究中所用治疗药物及方法无禁忌。对照组:24例为男,18例为女。日龄:5-27d,平均日龄为(15.4±3.1)d。观察组:23例为男,19例为女。日龄:5-25d,平均日龄为(15.3±3.5)d。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此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蓝光光疗以及茵栀黄(生产厂家: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28)进行治疗。蓝光光疗法使用蓝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将新生儿放置在蓝光箱中,将患儿的眼睛、会阴部、肛门等遮住,让身体其余部位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治疗过程中波长控制在425-475nm之间,灯管长度控制在20-25cm之间。与床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40cm左右。实施间歇照射的形式,每日照射时间控制在9h/d。之后为患者服用茵栀黄进行治疗,用药量为每次1g,1日3次。

观察组:为患儿实施白蛋白(生产厂家: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83025)联合蓝光光疗,蓝光光疗实施方法同对照组一致。白蛋白的用法用量为,将1g/kg应用于2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经由静脉滴注给药,给药时间控制在2ml/min以内。两组均连续治疗3d,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评价标准[1]:患儿皮肤、黏膜发黄等症状基本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提水血清胆红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血清胆红素水平得到明显好转为有效。未达到如上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血清胆红素水平。③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作为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组间对比的处理工具,计数资料(如性别、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如日龄、血清胆红素水平等),使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及对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未满月新生儿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以致新生儿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的疾病。该病症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十分常见的新生儿疾病[2]。新生儿黄疸会导致胆红素水平上升迅速,且持续时间长在4-5d会达到高峰,之后会逐渐消退,患儿除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表现外,一般不会出现其他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多因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所引起。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干预、换血治疗、光照治疗、支持治疗等等。蓝光照射是一种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治疗可利用胆红素的吸收波长光线原理,促使胆红素迅速、有效吸收蓝光,促使其变为异构体,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从而通过胆汁顺利排出体外。该种疗法可大大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机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从而达到改善黄疸症状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强化观察,如注意观察患儿皮肤是否照射全面,是否存在大便异常情况等等,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胃肠道情况,以免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蓝光照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疗法,该种疗法也较为受患儿家属认可。曾有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皮肤黄染情况,对预防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切实意义[2]。也有学者认为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时应联合使用白蛋白。因蓝光光疗治疗时促使脂溶性的Z型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E型胆红素,从而促使其可通过尿液、胆汁排除体外,但需要注意的是E型胆红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可能会再次转变为Z型胆红素,影响治疗效果[3]。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具有物质结合以及转运功能,是一种胆红素载体,其可与E型胆红素特异性结合,从而形成联结物,大大提高E型胆红素的稳定性,避免其再次转化为Z型胆红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7%,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证明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得到显著降低,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7.3±4.8)μmol/L、(153.4±7.9)μmol/L,但对比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示观察组结果更为理想。此项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蓝光光疗结合白蛋白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发热等等。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发热,观察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及皮疹。对照组共3例出现不良反应,腹泻、皮疹、发热各1例。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观察组为4.8%,对照组为7.1%,差异不显著。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在经过及时治疗后消失。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的效果极为显著,可大大提高该疾病的治理效果,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且不会为患者带来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资料

[1]温颖. 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2):215.

[2]刘雨华, 何声福, 陈艳.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 22(16):68-69.

[3]李贵庆.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分析[J]. 继续医学教育, 2016, 30(6):88-89.

[4]胡俊彦.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21):139-140.

论文作者:余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论文_余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