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新员工融入论文_刘红华,黄竞

论析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新员工融入论文_刘红华,黄竞

中交二航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58

摘要: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员工涌入企业,两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采取措施增强员工黏度已经迫在眉睫。企业文化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企业的产品竞争已经演化为企业文化的品牌竞争。本文将从企业文化的建设入手,探讨新员工的不同需求在企业文化中的表达,让两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融合。

关键词:两难问题;文化融入;新员工

当下社会环境,高端产业竞争掀起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企业是否得以生存发展的关键。从企业的发展角度看,一家企业的成功必然是汇聚众多优秀的人才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文化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凝心聚力,失败的企业文化建设只会让企业变成一盘散沙。

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往往在一些企业中难以施行,仅仅在口头上传播,无法落到实处,对于过去的管理方式仍然过分依赖,不愿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在改革创新的洪流中原地踏步。无论是沿海的前沿城市,还是内陆的一些欠发达城市,每家企业多多少少都会面临“招聘难”的问题,这也将直接映射出“用工难”。在众多数据中都可得知,每年有将近两成员工离职,这就意味着有两成的新员工将入职,而新入职的员工在三年内跳槽的概率最大。在这资讯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如何采取措施增强员工黏度已经迫在眉睫。

新员工存在其特殊性。对于一位刚刚入职的新员工,他所处的新环境,面对的新同事,接手的新工作,触及的新管理模式都会对他构成困扰。新员工的困惑伴随着当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让每家企业不得不认真对待。新员工融入企业难,以及企业留住新员工难,两难问题所含的意义有所不同,但及时解决也是能实现双赢,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人”的用法。

但在分析两者关系之前,我们要先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留住员工的唯一方式,而企业文化无法融入也不是员工离职的唯一因素,待遇、工作条件、管理机制等都是影响因素。企业文化仅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并被所有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它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一、注重企业文化与员工价值相结合,提升新员工的文化认同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若想具体落实在企业员工身上,则要根据员工的自我价值制定相适应的策略,从“认知”层次拉升至“需求”层次,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新员工入职后普遍存在一种对知识(信息)的“饥饿”状态,面对种种新事物新业务,内心迫切自己在短时间内有较大的提升成长,这种需求随着入职的年限、对周围情况的了解、自身的业绩水平变化会有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直至趋于稳定。这是一个人进入陌生环境自然形成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下,企业要牢牢把握新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针对其业务能力和发展方向制定适应的方案,通过教育活动,将企业的精神与员工的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员工的获得感。

企业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努力,而恰是员工的点滴进步,汇聚在一起才能实现企业的大跨步。将企业的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新员工也会随之不断修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与企业发展同轨道,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可以通过建设文化活动室,定期开展相应的文化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实现对新员工的思想改变,把握员工的方向感。

企业的文化建设虽是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工作,但新员工在入职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会对企业产生大概的认知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会对自身的定位有不一样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若在第一天,企业给予他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他也会将自身定位在一个努力积极的“人设”中去向企业靠拢。如果企业给予他是一个高效紧凑的工作氛围,即使性子较为散漫的员工也能督促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会在短时间内从新员工的身上得到体现,这也是企业文化针对新员工输出最佳时期,提高员工的使命感。

若想提升新员工的企业认同,企业同时也要健全沟通反馈机制。并非所有新员工对于外来文化都能全盘接受、消化,企业相关部门如企业文化部要针对有不适或抵触情绪的员工做好相应的疏导工作,通过其他途径缓解此类情绪,及时收集新员工相关的反馈制定下一步计划。

二、以特色文化强化品牌竞争力,提升新员工的文化自信

每家企业都有其特色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创新、实干、品质、竞争等这几种关键理念。在产品差异化极其微小的今天,企业更加注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让企业理念逐步深入到客户脑海中。诸如在同类空调产品中,多数人对美的、格力仍有偏好,这也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可。

新员工进入知名企业,在谋取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的同时,也是对这企业品牌文化的一种认同,如当下热门互联网公司——美图就能汇聚诸多优秀的程序开发和美编人才,而传统互联网三巨头BAT每年所校招新员工更是各院校的佼佼者。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可以赋予他们强烈的“自信”,而这样的自信正是企业品牌具有极强竞争力所体现的,一如过去体制内的“铁饭碗”。

但这类企业毕竟是少数,多数企业还在努力建构自身品牌的阶段,这些企业也是招收绝大多数应届生的单位。新员工如果无法融入企业文化,那企业优秀文化就会被稀释,无疑是大大削弱了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突显企业文化品牌也能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

中交二航局以行走天下的“行”文化立足大型基础建设领域,作为中国交通建设的骨干企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航局为祖国打造无数精品工程,奠定“中国筑港劲旅、路桥主力”的卓越地位。新员工入职后将会派往项目一线,亲身参与大型工程建设,无疑是对个人能力最大的考验,同样也是树立企业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随着工程的进展,员工的成就感也将得到满足,企业的品牌也将浸润员工内心,以实力提升品质,以品质铸就自信。

三、打造温情阳光“家”文化,提升新员工的文化归属

新员工入职后对于新环境、新同事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从人性的角度上看,这个时期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期。企业可以给新员工分配一名引导人员,引导他们短期内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生态,诸如导师带徒制度等等,在第一时间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解答困惑,融入企业。

企业可以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如户外拓展、篮球赛、读书会等,寓教于乐,搭建温暖和谐的人才成长平台,同时将文化活动与自身的核心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技能比赛、明星员工等评比活动,让新员工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企业的相关部门也可以记录下每位员工的生日,举办生日会,员工在新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情。

企业不仅做到温情,还应该塑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企业的制度,反映的是企业的文化逻辑。合理规范的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是相互补充的。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清晰明确的晋升途径让新员工有奋斗的方向和信心,同时,奖惩激励机制的设置也是展现一家企业风向的坐标。新员工刚入职,对自身评价都较为敏感,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放大新员工内心的感受。企业也应该推行廉洁文化,公开企务信息,公平竞争,打造“用人”文化。员工在工作中有所成就,则会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实现新员工的文化归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下的社会常态,企业若想完成“两难”的突围,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需要多花力气对外彰显自身的企业文化价值。新员工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企业观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改进,双方也会在这种润物细无声中完成融合。

论文作者:刘红华,黄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论析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新员工融入论文_刘红华,黄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