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梁燕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使用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28.95%的发生率(P<0.05)。结论: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世界慢性疾病的主要类型[1]。高血压疾病经常伴随心、脑、肾等并发症,且高血压还是脑卒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之一,这些并发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2]。所以,针对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常常是为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通过降压药物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降低疾病的发生。其中硝苯地平作为钙拮抗剂的一种,常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卡托普利则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非常较好的降压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采取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接受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且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8~74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0.8~25年,平均病程(9.6±3.2)年。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0.9~24年,平均病程(9.5±3.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硝苯地平(湖南洞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43020559)治疗,初始剂量为10mg/次,2次/d,用药3天后根据患者高血压情况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0mg/次,2次/d。

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硝苯地平用药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卡托普利(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46020126)初始剂量为12.5mg/次,2次/d,用药3天后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25mg/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主要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中的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且血压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虽然没有下降到正常范围,但是下降的幅度>15mmHg以上;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但是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或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15mmHg,但是血压并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下降幅度没有达到标准或者舒张压有所上升。(2)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使得高血压的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4]。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常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比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心悸、头昏、头痛等,早发现及早治疗依旧是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高血压治疗上,临床中主要应用降压药物来控制患者血压,通过将患者的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症状及其它病症。同时,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上,往往需要选择作用持久且效果稳定的药物,同时药物还不应对血脂及血糖代谢造成影响,其降压治疗应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使得高血压并发脑卒中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根据上述需求,临床中主要选择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作为高血压治疗药物[5]。其中硝苯地平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作为一种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没有绝对的禁忌症,药物能够通过阻止心肌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的运转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且药物能够长时间维持一定浓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是该药物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慎用。而卡托普利则是另一种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卡托普利作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有效抑制醛固酮的分泌,阻止血管紧张素形成,将其用于高血压治疗中能够获得明显的降压效果,其不良反应是咳嗽、血管性水肿等。针对两种药物较高的降压效果,当前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主要是因为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虽然不同,但是却有协同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于高血压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此外,卡托普利同硝苯地平联用还可以抵消一些因为硝苯地平增高血浆肾素活性的不良反应情况,这样就会扩大降压药物治疗的适应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单用硝苯地平的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用药方法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该结果充分表明联合用药的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同时,因为高血压的治疗是要长期坚持用药的,考虑到患者的经济问题,应用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这两种价格低廉、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低的药物为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02):143-144.

[2]李世芬.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04):15-16.

[3]吴伟民.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09):1746.

[4]芮霄枫.卡托普利硝苯地平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04):92-93.

[5]杜春菊.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2):3+5.

论文作者:梁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梁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