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_成人教育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_成人教育论文

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和谐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71(2008)02-0011-03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成人教育发展定位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1](P247)从这一经典的成人教育的描述性定义看,成人教育显然重在促进和提升成人的学习。

将促进和提升成人学习作为成人教育的内涵,其原因在于成人学习是成人教育存在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基础,为成人学习服务是成人教育存在的基石,符合现代教育重心由教向学转移的大趋势,也凸显了研究者将成人教育学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的宗旨和要求。因此,成人教育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培养人才”为先导的理念,树立以“满足需要”为核心的思路,积极营造一个成人想学习、爱学习、有能力学习、需要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什么的良好环境。

那么成人学习的动力何在?高志敏教授指出,成人学习动力主要生成于四大空间:社会变迁空间、社会角色空间、终身发展空间和人生经历空间。[2]也就是说,成人参与学习并不在于学习本身,学习是一种手段或途径,成人学习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1](P196)人的这种未完成性强烈促使人在其生存、成长过程中,要求通过学习来汲取能量,不断完善自我,尽可能接近其应有的完成性。这种完成性就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换句话说,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和提升成人学习,达到人之存在的和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之存在的和谐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发展的,其实质在于追求个体素质的给定性和超越性的和谐怡然、个体生命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和谐怡然、个体和自然及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怡然。它具体表现为社会发展主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群己统一的社会观,物质、精神生活和谐的价值观,理性、非理性统一的人性观。而这在本质上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精髓。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人的发展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持续有序、追求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成人教育,其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必然是要求通过促进和提升成人学习,达到成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当今中国处在剧变和转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业模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但要求人在其一生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学习化社会正在形成。学习化社会的成人教育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变革,创新成人教育领域,拓展成人教育内容,提升成人教育目标。成人教育要不拘泥于思想道德教育、扫盲教育、学历补偿教育、职业技能提升等传统方面,而应在人权、健康、就业咨询与指导、闲暇娱乐、家政、社区发展等诸多领域和方面提供全面、深入的服务。成人教育既要提高人的工作质量,又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致力于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要成为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广泛教育途径,其形式可以各种各样,其内容可以无所不包,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可以说,这样的成人教育,才是和谐发展的成人教育,它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它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应答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发展的成人教育不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能够加速和谐社会主体的培育。和谐发展的成人教育既可以为社会主体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又可以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数量更多、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人才支撑,还可以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创新变革理念和强化价值引导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重要的舆论支持。

2.它是促进社会主体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条件。人的和谐发展包括整体的和谐发展与个体的和谐发展两个层次,而整体的和谐发展又包括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个体的和谐发展则包括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成人教育在形式上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在内容上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在过程中是优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结合,其结果必然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促进成人的和谐发展。

3.它是解决成人教育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迫切要求

随着规模的扩张、结构的调整与改革的深化,成人教育自身所积累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如成人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与办学条件不足的矛盾,成人教育类型多样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矛盾,成人教育区域发展与落后、边远地区缺位的矛盾,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与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输出结构的矛盾,成人教育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功利取向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是成人教育发展失谐的必然产物,也只有在实现成人教育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地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成人教育发展策略

为了进一步促进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在促进和提升成人学习上需要有所变革和创新。

1.全面的学习

全面学习是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中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现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本身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为发展生产、发展经济服务是其应有之义。但现实的成人教育往往以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科技理性至上的训练主义等作为指导思想,不少人接受成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晋级、提升、加薪、提高自己的地位、转换职业,而较少是以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充实自身的知识内涵、完善自身的人生价值为目的。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大多讲求“短平快”、技能效果的立竿见影等。成人教育在这种外在力量的驱使下很难顾及对成人完整性的关注,损害了成人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因此,成人的全面学习应当是:不仅使人能够探知求道、有广博精深的科技知识、智能发达、体魄健全,而且应当使人品格健全、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做人修养;不仅在于要把学习者、知识和世界联系起来,获得终身适应生活的能力,保障人力资本的增值,更在于要把学习者、知识和人生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人生的真谛,达到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的和谐统一。

2.公平的学习

公平即公正和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人们梦寐以求数千年的教育理想。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世界倡导的“学习权是所有人不可剥夺的一项基本人权”的思想不谋而合,共同表达了卓越的教育公正和平等的理念。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助推器。现阶段,由于我国成人教育制度上的一些体制性缺陷,导致公民学习机会不公平。譬如,成人所拥有的政治经济地位、知识技能以及受教育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成人学习上的参与程度,社会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如妇女、老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以及失业人员等成人学习的机会受到了忽视。同时,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成人教育对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照顾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政策,应当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做好“兼顾公平”的工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成人教育公平性发展,保障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成人教育权利,积极建立教育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存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因素,真正体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的社会公平。

3.终身的学习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成人教育往往被看做一种补偿教育,从其体系、结构、内容、管理等角度看,人们更重视在岗从业者的教育,还没有将它视为一种伴随人们终身的行为。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成人教育发展的片面性和功利性。现在整个世界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学习不再是人生特定阶段的活动,而是要延伸扩展到人的一生,尤其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当今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社会转型过程加速,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新观念、新职业、新的价值观,人们的就业、发展机遇增加的同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大,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缓解压力、谋求发展的主要途径和现代生活方式。世界各国都纷纷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重新认识和确立成人教育的地位,促进成人教育体系向终身化方向发展。因此,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要求完善成人教育制度,开拓成人教育功能,使其成为服务人们终身的教育制度,成为终身教育框架中容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的教育类型。

4.优质的学习

成人教育必须是有质量的、优质的。成人教育的质量不仅主导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让学员满意、社会放心的关键环节。因此,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保障优质的学习,有服务于成人学习者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控制、支持成人学习者学习全过程的良好服务和保证成人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有效管理。尤其是要通过深化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升质量。如抓好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是确保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规格的主要环节;抓好教材的选购与管理,是确保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规格的基本要件;选聘好合格的任课教师,是落实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及其培养规格的关键环节;建立质量测评体系,实施科学的质量监控机制,是促进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5.和谐的学习

“和”即和衷共济,“谐”即协调顺畅。“和谐”就是相互矛盾的各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内和外顺、协调发展。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要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更要包容,保持成人教育的开放性。当前人们在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分界上,还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厘清,但实践上必须秉持“不争论”的态度,即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类型,只要能促进和提升成人参与学习,就是成人教育的发展。因此,成人教育必须向社会开放,有意识地把文化组织、社区组织、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部门纳入成人教育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广泛开发各种社会教育渠道,沟通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建立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一体化网络。同时,成人教育内部各类型、各机构之间,如函授、夜大学、电大、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必须合理分工,运行有序,规避成人教育样式混乱和社会可信度弱、权威性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共同促进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

6.方便的学习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运用,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成人教育为成人学习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网络的发展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展了成人教育的空间,新技术改变了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含义。成人学习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学习以及接受知识的补充型学习,而是建立在远程开放和网络条件上的、持续学习者个人一生的终身学习。因此,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是更方便地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能有效缓解成人学习者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工学矛盾”,打破“就近入学”的模式,消除阻碍成人学习的情境、机构、信息和时空的障碍,向学习者的所在地延伸,为成人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阶段的学习创造条件。

7.个性化学习

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都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了个体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具有创造性、个性及广泛的适应性,需要成人教育更好地满足和尊重成人个性发展的需要,并依据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对个人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巩固、提高和改造。因此,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还必须是个性化的学习,在培养成人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同时,努力为成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如全方位的教育开放、灵活的回归教育制度,以及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教育课程、无障碍的教育学习环境等。

标签:;  ;  

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