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迂回语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实验为基础

中国英语学习者迂回语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实验为基础

李静宇[1]2003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迂回语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实验为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七十年代以来,外语教育者除了关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语法灌输外,开始注重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埃利斯(1994)认为,交际能力是指语言学习者将元语言知识内化所形成的,能够生成并理解合乎语法及情景的语句的能力。而迂回语,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明显标志,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一个实证性的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于迂回语的了解和运用的现状。实验以中国的大学生为实验组,以本族语者及英语初级和中等水平的样本为参照组,针对他们对于迂回语的测试的表现,从定性和量化两个方面进行各种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中国的英语教育和学习在以迂回语为标志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是否符合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规律及语言习惯。 本文还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国在语言教育上的实际情况、汉语和英语语言系统及文化背景的异同,在迂回语的态度转变、意识培养、技巧训练和能力强化等方面给英语学习者及教育者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本文作者希望,本文能够给中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一个向新的教学革新进步的有力的实证。

陈万会[2]2006年在《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写作接近尾声时,获得两条信恩。今年3月下旬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我国约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其中大中小学生人数超过1亿人,仅在校大学生就有2300多万人。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可以说,我国外语学习者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学习外语的群体。尽管我国外语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长期存在的费时低效等问题尚未得到很大的改观。大多数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尚属于中低端阶段,高端外语人才依然严重缺乏。这一方面表明了研究外语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二语习得理论不能忽视中国学习者的特点。 同是在3月下旬,新华网、文汇报等大媒体报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宣布,“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在我国大中小学试点推广。胡壮麟先生指出,“超觉英语学习法”将心理学、生理学和养生学的最新成果引入到英语教学法的研究中,教学设计的跨度大,学科间的联系逻辑严密,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尽管我们还不太了解这种方法的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但是从直觉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教学方法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考虑到了人类学习规律,这大概是“超觉英语学习法”得到肯定并加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二语词汇学习往往要比母语词汇学习困难得多,难就难在二语词汇推理能力的形成,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其基础是要建立相关的认知机制,因为这种认知机制能够使学习者象本族语者那样感悟一些未见过的词,或生成别人也可以接受的词,并能建立有效的心理词汇网络。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语言学习中的“道”就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如果教学过程符合并遵循这一规律,就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认知塑造了我们用来谈论概念世界的语言,它决定了一种语言中有多少词汇、某些词汇如何同其它词汇相联系、词汇如何组成句子、句子如何构成语篇、以及为了取得不同的语用功能进行口头交际或书面交流的方式。换言之,认知界定了语言的词汇、句法、语篇、语用以及修辞层面。认知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 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产物,而心理学是关于大脑的科学,因此对语言的研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单单从形式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方法来探究词义,并不能彻底揭示语义的本质特征或揭示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因此研究词汇与心理的关系,探求词汇的心理组织、词汇的提取、以及词汇之间的心理联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英语学习者迂回语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实验为基础[D]. 李静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03

[2]. 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 陈万会.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中国英语学习者迂回语能力的定性及量化分析——以实验为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