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机车检修作业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郭馨

当前机车检修作业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郭馨

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技术的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扩大,此时相对的企业管理工作也就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铁路企业的管理难度越来越高,生产中出现的高投入,低产出等都成为了企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成为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机车检修;问题;措施

一、机车检修作业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通过对机车工艺范围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机车检修作业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检修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任何工作得以规范、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无相关制度、规范,其工作犹如一盘散沙,就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机车检修作业过程中,多年来均在执行“220”文件,该文件制定年限就久远,以致于当前检修过程中对很多工作难以规范,导致检修问题越老越多。同时,在检修过程中,以往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若上级部门不检查,也就不再给予执行,最终导致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2.检修职责不明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机车维修作业中存在检修职责不明确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方面,每一位岗位职责模糊不清,大多数人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就互相推卸责任。如:机车的质检员主要职责就是控制机车检修作业过程,监督机车检修作业工艺。若发现问题,则及时给予解决,以防造成更大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车间质检员变成了故障处理人员及调度人员,哪里出现问题,不是由专业故障处理人员进行处理,而是由车间质检员处理。这样一来,就没有充分发挥出质检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责任追究不合理。当前大多机车检修作业中若出现问题,如:机破、临修,责任处罚仅仅是针对本班组、责任人,并没有追究其他相关班组的职责。如:机械1组的人所检修的机车配件出现了问题,就仅仅追究该组全部人员的责任。但本组仅仅负责转向架的配件,而机械2组的人负责转向架的解题组装,在装车时不管配件好坏,直接装车,但并没有追究该组人的责任。

3.检修技术不先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检修技术已无法满足检修需求。就当前来看,检修技术不先进主要体现在:新型设备的检修工艺不先进、新型机车的检修工艺不先进。近年来,机车为了满足运输、出行的需求,已安装了大量的新设备,提高机车运行效率。如:防火监视系统、动轮防弛缓装置、轮缘喷油装置等等。然而,对这些设备的工艺并没有明确定义,并且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试验台。若出现问题,往往是通过车上试验、外观检查的方法,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新型设备存在的问题。此外,由于机车更新换代较快,大量的新型机车检修范围、检修工艺并未给予编制,即使有新型编制,但大多还是借鉴其他铁路机车检修工作,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科学编制,导致工艺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检修周期不实际

迄今为止,我国的铁路机车检修主要是根据行驶的公里数来检修的,通常情况约为8万千米。而这种检修仅仅是从数据来进行检修的,进而忽视了机车负荷与环境的影响,导致这种检修作业缺乏科学性。如:若到极寒气温、大坡度、高海拔地带,机车遇到故障,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检修,进而影响了机车的正常运行。

二、机车检修率降低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列车的开行对数从整体层面上衡量比较密集,这给铁路的运输指挥和经营管理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形势下,机车检修工作也迎来了新一波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树立坚定的工作信心,能够迎难而上,才能胜任机车检修工作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必须组织专业人员对检修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并落实有针对性的检修策略来尽可能地降低机车检修率,进而为我国铁路运输提供优质的牵引动力。

1、确保机车检修计划能够被严格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机车的实际运用情况,制定并落实合理的检修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保障检修计划兑现率、计划扣车准时率、修程机车交车率等达到要求。同时,要确保各类检修计划的要求都能够被充分遵守,保障机车的维护检修作业能够有序地开展,即使是遇到因运输任务紧张而不能按照计划兑现的机车,也要通过加强联系和积极组织车源来尽量确保计划的落实。

2、加强对各型机车检修工艺的学习

要针对以往机车检修作业中存在的工艺技术问题加强总结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工艺范围落实不到位、工艺标准执行偏差等问题,然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应加强对各类新型机车检修工艺的学习,如有必要可以会同机车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共同研讨,科学地确定出检修工艺技术的执行标准和范围,以为新型机车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检修质量加强控制

对于机车检修质量的控制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检修现场的控制。各类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检修作业规范,对检修中存在的技术和工艺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更要及时制止,并提出整改意见。其次,要对检修作业的流程进行规范化,通过加强对检修作业程序的监督和管理来杜绝随意简化工艺、不严格遵守作业规范等问题的发生,为机车检修维护工作走向高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就是制定并落实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对涉及到机车检修作业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明确相关责任并进行严密把控,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追责到底。

4、确保配件和材料供应

对于机车检修工作来说,检修配件和材料的供应对最终的检修作业影响很大,只有确保配件和材料能够正常供应,才能保障检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也才谈得上降低机车的检修率。

三、对未来机车检修工作发展的进一步建议

1、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当前机车检修工作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的建设水平。首先,可以对上级下发的检修作业规范进行认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段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细化分解和规范管理,同时对经细化后规范的落实情况加强段内自查,以实现检修作业的精细化和制度化。其次,务必要长期推进检修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对检修班组、岗位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对检修工作的标准化完成质量进行审查,通过树立典型等方式加以推广。最后,不断坚持机车检修工艺范围的落实。对于工艺范围存在的不足,必须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修订,并及时将修订后的要求下发给一线班组进行学习。

2、搭建厂、段技术资源共享平台

对于机车检修工作来说,因为涉及到机车的技术图纸和生产工艺文件等信息,所以要求机车检修作业方和生产厂家有必要加强协作,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来共同努力降低机车的检修率。同时,机务段拥有丰富的机车检修经验,将这种经验反馈给厂家也利于厂家及时找出生产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3、加快关键部件属地化检修向自主修的过渡

现阶段,受限于厂、段技术合作深度不够、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机车中的一些关键部件还无法做到自主检修,这显然不利于机车检修作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加强厂、段间的技术交流和共享,可以通过建立技术平移机制来确保机务段能够熟练、准确地掌握关键部件的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而形成自主检修能力。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机车的作用于检修作业的流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事实上,机车的作用和检修作业的流程是整个工程中十分重要而且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付出和努力,实现对机车总用和检修作业流程的优化工作,更好的发展,加强我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希宁,张奕奕,彭新平,唐向荣.电子履历技术在机车上的应用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6(04).

[2]郭建飞.机车远程跟踪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中国铁路.2008(12).

论文作者:郭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0

标签:;  ;  ;  ;  ;  ;  ;  ;  

当前机车检修作业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郭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