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转运站建站及工作模式论文_马腾飞

马腾飞

南京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省市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 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卫工作也朝向现代化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垃圾转运站,不断推进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十分迫切的一项工作。本文针对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模式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垃圾转运站的建站思路。

【关键词】垃圾转运站;建站;工作模式

0 前言

在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各界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也开始重视起来,尤其是经济发展带动的城市密集剧增,使得生活垃圾的产量增速迅猛。同时,生活垃圾处置方式由传统的填埋向焚烧的转变,也导致运输距离及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建设垃圾转运站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1 垃圾转运站建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垃圾转运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在市中心难以选取合适的建站地址等。许多情况下,垃圾转运站的建立是在旧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未完全解决臭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问题,对垃圾转运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2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要求

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卫专项规划,除满足垃圾转运能力需求外,还应综合考虑用地节约、工艺技术先进、经济性能合理、环保措施完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种因素。

(1)在设计寿命内保证生产能力的合理变化,并能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政策要求,考虑垃圾分类转运需求。

(2)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在设备布局上做到合理、紧凑,减少用地面积。

(3)工艺流程的设计合理,减少垃圾压缩转运步骤,垃圾的装卸作业便捷,保证整体工作流程的快捷、顺畅,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4)在满足国家环保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因子,完善臭气、污水、噪声等污染防治措施。

(5)以人为本,避免污水、臭气、噪声等对操作工人的影响,保证操作环境的卫生整洁。

(6)实现作业全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称重计量、指挥调度、压缩装箱等,通过中央监控网络实现集约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

3 目前常见的垃圾转运站工作模式

垃圾转运站常采取的技术是水平直接压缩工艺,并配备大型拉臂钩车进行转运,辅助除尘、除臭等技术。

如图1所示,是常见生活垃圾的压缩中转流程示意图。

图1 生活垃圾压缩中转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流程中包括三部分:收集车、转运车和压装设备。具体的作业流程包括卸料、压缩装箱、出箱、除尘除臭等。垃圾转运站的工作模式是:首先将市内的所有垃圾进行集中,然后通过压缩机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减小垃圾的容积,之后通过大型转运车将垃圾运往焚烧厂或者填埋场。压缩转运可以避免垃圾直运过程的二次污染的问题,降低运输过程环境风险,同时能节约垃圾的运输成本,提高收运系统效率。

(1)卸料流程

收集车进入垃圾转运站后,电子汽车衡系统通过压缩站控制系统通知汽车司机最佳垃圾卸载站号,在交通指挥系统的指挥下进入卸料位置,卸料位通过磁感性装置判断汽车位置,当车辆到达指定卸料位后,卸料位的快速卷帘门自动开启,并启动喷雾降尘,待车辆卸载完成后,离开卸料位,快速卷帘门自动关闭,喷雾降尘系统停止工作。在作业过程,抽风除臭系统始终处于运行状态。

(2)压缩装箱流程

图2 压缩控制流程图

如图2所示是压缩控制流程。

垃圾卸入卸料槽后,位于槽底的给料系统将垃圾输送至端头压缩机料斗入口,并通过信号传输启动压缩机,压缩机压头将进入压缩腔的垃圾向前端进行推送,完毕后压头退回,料斗中的垃圾继续进入压缩腔或转运容器……,如此往复,当进入压缩腔或转运容器内的垃圾达到设定的重量时,垃圾压缩作业完成。通过信号传输,给料装置停止向压缩机供料。装满垃圾后,集装箱与压缩机脱钩。

(3)出箱流程

在压缩系统完成装箱后,进入出箱流程。移箱平台把满箱移动至卸装位,并把空箱移动至压装位,并通知中央控制中心,将满箱进行卸装。通过交通指挥系统将拉臂车调度到卸装位,将满箱进行运送。

(4)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包括除臭、除尘、清洗以及自动控制卷帘门等。

(5)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垃圾转运站控制系统设置有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对工作流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包括工作状态、工艺流程、参数变更、数据库变动以及车间平面图和故障警告等。在系统启动后,可以对实时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帮助用户直接查看相关数据,辅助用户完成相关工作。

(6)故障检测警告系统

垃圾转运站提供故障检测系统,可以对压缩机的故障进行检测并及时发出警告。该系统是由多种传感器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对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电流、电压传感器可以用于对电气故障进行排除等。传感器可以将故障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并于屏幕上进行显示,通过故障点的标识进行分析。当压缩设备发生功能性或结构性破坏时,系统会发出安全警告,防止设备问题给人身安全带来影响。故障的相关信息会被故障检测警告系统记录,以便在故障后进行查看和分析。

(7)交通指挥系统及中央控制系统

此系统利用视频进行监控,并通过道阐管控,从而保证站点的运行秩序。该系统包括监控显示墙、道阐门禁系统、显示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等。

4 结论

垃圾转运站的现代化建设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现代化的清运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清运模式带来的垃圾二次污染问题。在进行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时,应当近可能地建设现代化的垃圾转运站,对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在解决垃圾转运基本问题的同时,重点对转运站的景观设计、噪声控制、除尘除臭等方面加强重视,提升转运站的设计品味,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元刚,陈海滨.中小城市(城镇)垃圾转运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四川环境.2005(03)

[2] 贾传兴,彭绪亚,刘国涛,刘长玮,伍翔,邓镓佳.城市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6(11)

[3] CJJ47-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马培东,黄川,王里奥,邓晓美.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经济合理性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6(06)

[5] 曾华,刘金辉,赵素芬,周仲魁.抚州市城区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初探[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Z1)

论文作者:马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垃圾转运站建站及工作模式论文_马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