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计划的国际金融背景_外汇论文

“九五”计划的国际金融背景_外汇论文

“九五”计划的国际金融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金融论文,背景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计划,是我国在本世纪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经济“翻两番”和“奔小康”,跨过20世纪的门槛,去迎接充满机遇和更多挑战的21世纪的关键一着。

“九五”时期,也将是一个处在国内外日益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关键时期:需要在处理九七年香港平稳回归祖国、趋于紧张的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以及国内仍在高位上运行的“通胀”下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难题中继续经受考验。

研究“九五”计划的国际金融背景问题,其重要性主要是考虑到今年以来国际金融领域连续出现的若干举世瞩目的金融事件,如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倒闭、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世界外汇市场剧变,美元在短短四个月内贬值20%以上,直到7月中旬在美国货币当局干预下, 才有大幅反弹,等等。展示了未来世界金融的一些趋向,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也表明今后的世界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金融在其中则要扮演更为重要角色。一国的金融态势,说到底,是一国经济实力消长的反映。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经济生活都同世界金融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谁都无法完全摆脱国际金融经济的渗透和影响。

对此,我想“九五”计划应该重视和研究下列一些问题。

一、当今国际金融有哪些新趋势和特点

据有的专家概括,国际金融的新趋势和特点是:

1.金融全球化。目前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表现在国际货币市场每天的日交易量已达到1万亿美元。特别是全世界私人掌握的资金达4万亿美元。这股资金流的冲击力,现在没有哪个国家有力量能抵挡住它。各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卷入这样一个全球金融之流中。

2.国际资本流动的参与者正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有人称它是“影子世界政府”,它正侵蚀着目前民族国家的某些主权范畴,缩小各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量。这种超国家、超政府的力量也许会对未来政治权力的形态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3.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谁乱用行政权力,大搞赤字财政和巨额负债运作,谁的货币及其金融体系,就会受到惩罚。如美国长期实行的“双赤”政策(即高财政赤字、高贸易赤字),造成的高债务状况,必然导致这次美元的剧烈贬值等。

4.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结构正加快形成。二战后美元在国际金融上的“霸主”地位,已转变为美元、日元和马克的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二、短期资本流动加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现象

短期资本流动加速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现象。“资本流动也成为今年6月西方7国集团在哈利法克斯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短期资本在全球游移以寻找最高收益,这引起变化无常的、有潜在危险的汇率波动。在全世界的外汇和股票市场上每24小时就有一万亿美元易手。”(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5年6月28日)。 1974年、1981年和1992年在意大利发生了因大笔债务而形成的外汇危机。联合王国在1976年、丹麦在1980年、新西兰在1984年、瑞典在1992年也发生了这种情况。瑞典政府不得不在一天里把短期汇率提高了500 %,以制止挤兑该国的货币。以及今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等等。

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力是套利和套汇。适度的套利和套汇有助于活跃金融市场和有利于东道国改善自己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短期资本流动过于频繁,规模过于巨大,也有可能对东道国外汇市场的程序、货币政策的效果,利用外资的安排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造成不利影响。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即是由于国内经济过于依赖外资,利用外资不当,对外资流入管制过松等造成的。主要是国外短期证券投资所占比重过大,约为70—80%,而直接投资仅占20%左右,从而埋下了危机的根源。加上墨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逆差,1994年进口大于出口280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仅剩几十亿美元,以及墨外债余额高达1460多亿美元,偿债率达30%,已进入国际规定的危险线内。所以,一旦国际金融市场有个风吹草动,外国资本便大量抽出,导致墨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短期资本也是遵照在资本运动的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运作的。套利和套汇都得服从上述风险性、收益性、流动性最佳平衡原则。

对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问题,在我国汇率并轨后,由于我国汇率稳定,国内外利率差额大。如1994年国内各种期限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大约相当于同期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二倍多;14%左右的债券收益率和33%的股票投资年收益率也都比其它国家高出一倍左右。这对国际游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统计,1993年在各国间流动的短期资本就已达8100亿美元。我国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贬值50%左右,就为外汇投机者利用人民币汇率的国内外差别进行套汇提供了条件。而且,外汇经营银行常常不能区别外贸外汇流动与资本外汇流动,事实上存在某些资本流动可以在经常项目下进行的可行性。对于这一点,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也是一个最为头痛的事。因为短期资本无孔不入,它可以通过跨国公司、外资金融机构、外汇黑市等渠道进行资本流动。有些国外资本采取非正常手段结汇,套取利差和汇差,无疑会影响我国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扭曲外汇供求,从而使央行增加人民币投放,加大通胀的压力。由于统计上的困难,我们现在无法准确判明在94年增加的304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 有多大规模是因国际短期资本流入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表明国际游资将也是我国“九五”期间和今后只要我国继续实行对外开放,始终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金融现象。

三、人民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的制约因素

我国去年出台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正使现行外汇体制朝着国际惯例靠近。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实现了可兑换。这种可兑换首先表现在,在汇率制度方面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其次,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外汇市场。设立在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自去年4月正式运行至今年4月21日,累计成交总额折合美元614.4亿元。至此, 一个与国际规范相适应的统一的外汇市场已经建立。同时,取消了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对贸易支付和非贸易项目经常性对外支付不再实行计划审批,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一般经常性项目的对外支付只需持有效商业单据和有效凭证,可直接向外汇指定银行购买外汇。这里,人民币同外汇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使得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更多更紧密的联系。它标志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升,进出口贸易获得很大发展等。但外汇体制改革也对宏观经济带来了新问题,即外汇储备的动态对国内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在经常项目下实行了较严格的结售汇制,而且中国人民银行参加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所以,增加的外汇储备大都直接形成了人民币发行的基础,导致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即因购进外汇而形成的人民币资金占用增加3100多亿元,对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很大压力。这表明外汇体制改革,它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很大,这点对“九五”计划也是同样适用的。对此,我们应清醒地看到,要真正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问题,把它放到当今国际金融新格局下考虑,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在“九五”期间能否实现这一步,从国际经验分析,一国要实现货币自由兑换,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合理的汇率机制;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各经济单位既有能力又有动力对市场价格做出反应的环境等。可见,这将是一条较漫长之路。货币自由兑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但是它指的只是对经常项目之下的货币兑换不得加以限制,它并不排斥对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管理;至少,这种管理目前还未被认定是违反了自由兑换原则。此外,货币自由兑换,也不意味着普通居民都可以自由地持本币去兑换外币。因此,我国的人民币向自由兑换目标迈进时,决不应轻易放弃对资本项目的管制。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取消所有外汇管理制过程中,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且,一旦出现货币危机迹象,最先采取的行动对象也一定是资本项目。

四、我国的外汇储备多少为宜

至今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近600亿美元, 创下我国历史上外汇储备的最高水平。多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徘徊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最低时仅20多亿美元。由于我国外汇体制在经常项目下实行了较严格的结售汇制,而且央行参加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所以,增加的外汇储备大都直接形成了人民币发行的基础。去年外汇储备增加了304 亿美元,导致央行外汇占款即因购进外汇而形成的人民币资金占用增加3100亿元,对央行投放基础货币造成了很大压力。对此,央行采取回收再贷款、减少专项贷款、开办特种人民币存款业务等措施,并停止了财政透支借款,从而使央行1994年通过外汇占款、再贷款、财政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比上年还有所减少。应该看到,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入的基础货币,不同于再贷款和财政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它属于信用发行,是没有物资保证的,也是造成通胀的真正货币根源。而外汇占款投放,则是有国外物资保证的,随时可汇兑成美元,这正是央行货币调控基础加强的表现。因为三种渠道中,外汇占款比重扩大,再贷款和财政占款比重缩小,形成健康的货币投放结构,是符合国际规范的。当然,外汇占款增加过多,也会给治理通胀造成一定的压力,应引起注意。

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使我国对外支付能力明显增强,国际信誉提高,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可以掌握对外谈判、讨价还价的主动权。但按照国际上的一般看法,一国外汇储备应保持该国3—4个月的进口用汇水平,并具有外债余额10%的还汇水平,也即必须满足进口用汇和偿还外债的需要。依此推算,我国每月进口用汇约需100亿美元,目前全国外债余额已近1000亿美元, 保持4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较为合适。但据国际金融经验,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的外汇资产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除了用于进口和服务性用汇、偿还外债本息等日常交易外,还得为稳定汇率、抑制通胀等实施宏观调控的用汇需要留有余地。再说,1995年我国将进一步放松贸易和非贸易项目的用汇限制,进口用汇需求将会增加。此外,物价上涨影响出口成本加大, 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有可能减缓等因素, 1995年的外汇储备增长幅度难以维持1994年的水平。所以,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并非过多,关键是要运用好这部分资产,完善近年来已建立起的较为完整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系。本着安全、流动、增值原则,对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留在国内作为商业银行发放外汇贷款和企业购汇的资金来源;其余部分由央行按不同币种、不同期限和利率存入境外银行或购买外国政府债券,以及用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等,以达到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目的,继续保持外汇储备收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五、怎样正确评价利用外资、外债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国外投资大幅度上升,截止1994年底,全国通过兴办合资项目等形式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为1000亿美元;通过向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筹资约25亿美元; 通过使用各种国外贷款、发行境外债券等间接投资形成的外债余额近1000亿美元,居世界最大债务国前5名之列。大量外资的涌入, 对缓解我国资金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我国自1993年起已进入第三个偿债高峰期,估计今年的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在200亿美元。而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墨西哥在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外债,导致本国货币比索严重贬值,最终酿成金融危机。这会否在中国重演?而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不断升值(近期才有所下降),使一些大量使用贷款的发展中国家债务越背越重。我国的日元债务情况也是如此。由于这几年特别是今年日元急剧升值,迄今共3次向中国提供的日元贷款总额为16809亿日元,按双方达成协议时的美元汇率换算,总额为100亿美元,但按升值的日元汇率计算, 将一举扩大为168.9亿美元。换句话说,它将使中国对日债务增加68%。 这样,有的学者指出:一方面近年来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剧增,而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和外币储蓄又同时剧增。前者已达2.3 万亿元,后者也达200亿美元水平, 形成了大量引进外资与国内储蓄利用不足的鲜明对照。有若干迹象表明,外资替代国内储蓄的现象已在我国部分地发生了。如国内银行有2232亿元存款被闲置在银行之中。其直接原因是银行贷款实行了严格的规模控制;又如外资本币化,即在去年我国引进的外资中有相当大部分纯粹是为了绕过国内贷款规模而利用银行间外汇市场来换取人民币资金的,更有一些是以套利和套汇为目的的短期国际游资;再如国内游资的形成。今年一季度恶炒国债事件,每天有数百亿元资金在炒国债及其衍生品。尽管我国已连续三年实行货币紧缩,但资金短缺和资金充裕仍然同时并存。由此可做出的结论是,在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战略中,应制定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综合运用的全面规划,以保证在充分动员和利用国内储蓄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将国外资金用于国内的资本形成。对于国际金融新格局态势的发展,会由于国际经济竞争的激烈而更加复杂化、更加动荡不定。它对我们正在制定的“九五”计划肯定会带来相应的不确定因素,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仍将是制约“九五”乃至2010年规划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由于在这个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矛盾、新问题,而停止或放缓利用外资和外债,对各项经济建设的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问题是我们要有个科学的态度,善于理解和把握好运用金融和国际金融运行的规律,加强对国际金融新知识的学习,武装我们干部的头脑。

标签:;  ;  ;  ;  ;  ;  ;  ;  ;  ;  ;  ;  ;  ;  

“九五”计划的国际金融背景_外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