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CR-SSC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

应用PCR-SSC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

潘福娟, 宋晓凯, 崔大祥, 王彩芹, 郑奇[1]1999年在《应用PCR-SSCP-EB染色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文中指出16 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抑癌基因,已在人类许多肿瘤中检测出P16 基因突变。我们应用PCRSSCPEB染色技术,从石蜡包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切片中检测P16 基因第二外显子,结果显示P16 基因突变率为53.57% ,表明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朱文全[2]2002年在《应用PCR-SSC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文中认为目的:应用PCR—SSCP染色技术探讨P~16基因突变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2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标本,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4例,恶性13例。2、采用PCR—SSCP染色技术检测P~16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28例标本经PCR—SSCP技术检测,有15例出现DNA泳动带形的改变。反应P~16基因相应片段上核苷酸序列的改变,突变率为53.57%(15/28),其中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率为72.7%(8/11),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为75%(3/4),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为30.8%(4/13)。结论:1、卵巢上皮性肿瘤存在P~16基因突变,而P~16基因可能主要以突变的方式参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2、P~16基因的点突变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早期起作用,其突变率随着肿瘤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同。3、PCR—SSCP染色检测技术简便,快速敏感,无放射<WP=4>性同位素污染,在检测基因突变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应用PCR-SSCP-EB染色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J]. 潘福娟, 宋晓凯, 崔大祥, 王彩芹, 郑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

[2]. 应用PCR-SSC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D]. 朱文全. 延边大学. 2002

标签:;  ;  ;  ;  

应用PCR-SSC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P~(16)基因突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