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与客流关系应用研究论文_翟文敏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与客流关系应用研究论文_翟文敏

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1 引言

轨道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十分明显,既可以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又能降低能源消耗,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的交通方式,在客运流量方面,不同的时段与空间区域内,其数量具有较大的差别性。因此,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行车组织管理,全面提升客运能力,是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量的特点

(1)时间性

时间性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总量比较明显的特性,由于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出行方式具有差异性,在一天的每个时段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客流量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周一至周五的上学放学和上下班时间属于高峰时段,客流量较大,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拥堵显现。其它时段客流量相对较小,而周六和周日的客流量则要少很多。

(2)周期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当今城市最为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客流量的周期性很明显,每周为一个客流周期,而且客流的高峰时段、高峰路段的周期性都比较强,这时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所串联的居住区和城市功能区的性质所决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量的的周期性为行车的组织管理奠定了基矗

(3)均衡性

正常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客流量在单位时间内差别较大,但是在每个周期与周期之间客流量基本保持在平稳状态,起伏变化比较小,相对而言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这是由城市居民的工作性质、出行的目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决定的。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的内容

(1)全线路客流量

全线路客流量指整条轨道交通运输线路在单位运营时间内或单位运营时间的某一时段运送的客流数量,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量进行预测和计算的重要根据,是行车组织安排的重要参考资料。

(2)站点客流量

站点客流量,是指在一天的营运时间内进出某一车站的客流总数量,车站的地理位置以及车站的性质对站点客流量的影响比较大。

(3)分流客流量

分流客流量,指轨道交通建成通车后,能与其它交通工具所分分割的客流数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简称通车后,许多人会改变原有的出行方式而选择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运营企业对这项指标的关注度非常高,对运营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

(4)换乘客流量

换乘客流量,是指轨道交通运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不同轨道交通运输线路之间相互转换所形成的客流量,对换乘客流进行预测分析,其目的是确定客流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数量,是对轨道交通运输进行线路规划设计和行车组织安排与管理的重要基矗

4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策略分析

对客流数量预测和对列车的编组情况进行分析,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的重点,并依据运行后客流总量死机变化,对行车组织进行重新匹配和调整,以适应客流变化的实际需求,达到提升运输能力,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原则

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运行组织的基础,运行图编辑完成后,要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行车组织者,严格按照图定时间和速度,实现安全运行和正点运行。行车组织调度要通过调度电话及无线调度电话和轨道交通专业术语下达行车指令,以免发生歧义而导致行车事故。停车场内运动和进出车辆应以信号为主,对讲联络为辅的行车组织原则。

(2)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方式

按照行车组织规则,值班室需要对当日列车运行时刻表进行核对,安全、设备、列检等部门对行车设备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向行车调度报告,按照调度指令发车运行。如果出现电力、通讯、信号、线路、车辆等设备故障,自控系统失效,应;立刻采取积极措施,快速反应,全面实施人工控制和管理,并立即组织抢修,将故障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点。

4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策略与客流量分析

(1)全动车编组

全动车编组,是指列车完全由动车组编辑组成,由于列车两端都拥有驾驶室,行车非常方便,终点不同调向。动力系统分布均匀,运行速度快,平稳安全,运行中的风险因素较低。但是动力系统比较多且结构复杂,会加大运营成本和日常维护保养的难度。

(2)动车与拖车混合编组

动车与拖车混合编组,是指将动车与拖车混合编辑为一个行车组织单元,编辑的灵活性较强,动车与拖车的混合编组能使车辆的动力系统建设,降低运营成本,方便日常维护和保养。但动车与拖车的结构和自重有较大的差别,会使列车质量分配不均匀,运行中的风险因素有所增加。

(3)动车与拖车单元编组

动车与拖车单元编组,是将轨道交通的客运列车分割成若干个独立单元,每个单元都编辑动车和拖车,动车与拖车单元编组,能使车身整体质量分配比较均匀,这种把编组的灵活性较大,整车动力系统有限,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检测维护方便。

(4)行车组织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量,正常情况下具有运行线路中间客流量大、两端相对较小的现象,因此,早晚客流高峰采用大小交路交替运行的行车组织方式,能够加大断面的行车密度,提升运输能力,同时也能合理运用车辆资源,减少运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5)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与客流量之间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运行方案设计的基础是客运流量,而行车组织交路运行方案的设计与管理则要按照对客流量的预测数据来进行,开开通运营后,还要依据客流的变化情况,对行车密度、行车速度、大小交路运行等行车组织工作进行调整,以适应人们出行的选择需要。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促进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建设,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给人们带来了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不同的新的出行体验,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传晟.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与行车组织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7,01(02):00308.

[2]武林帅,刚明哲,雷小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与行车组织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5747-5748.

[3]唐巧梅.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大客流运营组织方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论文作者:翟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行车组织与客流关系应用研究论文_翟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