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及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比较论文_王志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 广州 510165)

【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患者时使用米索前列醇及清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共11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清宫术,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子宫内膜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9%,与对照组的94.5%相比,差异不显著,χ2=0.539,P=0.463;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χ2=14.742,P=0.000。结论:在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米索前列醇能够保证确切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对患者的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工流产不全;米索前列醇;清宫术;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51-02

人工流产术指的是在妊娠14周内使用人工方式迫使妊娠终止,是一种补救避孕失败的有效措施,包括了药物流产、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和钳刮人工流产术[1]。而人工流产不全则指的是患者在接受了人流术后,有部分绒毛组织或者胚胎残留于宫腔当中,引发阴道持续性出血甚至大出血,属于人工流产术后的常见并发症[2]。而如果对患者进行二次清宫,不但容易造成子宫穿孔,而且还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严重损伤,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本次研究中,对人工流产不全患者采用了米索前列醇,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共11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5.7)岁;36例为经产妇,19例为初产妇。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岁-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5.8)岁;37例为经产妇,18例为初产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清宫术,在阴道超声的监护下,对患者实施无痛清宫治疗,之后将清宫治疗刮出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均可见“蜕膜、绒毛”。观察组使用米索前列醇(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84598),剂量为0.6mg,每月1次。均于饭前2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服用,治疗时间为10天。

1.3 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有效率、子宫内膜情况,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有效标准为:患者阴道出血时间低于10天,且在月经复潮后接受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其宫腔中的异常回声完全消失,且子宫内膜呈线状;患者月经量和月经周期正常,血β-HCG低于0.01mIU/L。无效标准: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超过10天,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其宫腔内存在不均质的回声,月经量和月经周期均异常,血β-HCG异常[3]。

子宫内膜是否受损标准:子宫内膜的厚度高于8mm,表示没有受到损伤[4]。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子宫内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虽然人工流产所需的时间较短,但是手术当中扩张宫颈、吸宫术和刮宫术等操作都会对子宫肌壁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兴奋,严重者就会出现腰酸、腹痛、呕吐等人工流产综合症,增加患者的痛苦[5]。而人工流产不全将会导致绒毛等组织残留于患者宫腔当中,由于这些组织具有生物活性,因此会对子宫壁造成侵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的不良修复,甚至引发大出血或宫腔感染。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55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采用了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清宫术,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9%,与对照组的94.5%相比,差异不显著,χ2=0.539,P=0.463;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8mm的患者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4%,χ2=14.742,P=0.000。米索前列醇属于孕激素拮抗剂,具有抗糖皮质激素和抗孕激素的作用,能够平衡子宫细胞中孕激素的分泌,促使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的坏死,使之无法再发育,并加速这些组织与子宫壁的分离,使之能够更快地从宫腔中排出。另一方面,该药物还能够促进宫颈的成熟,从而诱导月经复潮,促使患者的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研究发现,米索前列醇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多环节的,不但能够破坏免疫微环境,减轻母体的免疫抑制,并增强排斥,而且能够对转移生长因子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对滋养细胞的侵蚀造成干扰,因此疗效十分显著[6]。

综上所述,在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米索前列醇能够保证确切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对患者的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患者预后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况玉兰,罗小琴,齐艳虹,等.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02):122-123.

[2]马静,窦桂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术终止8~12周妊娠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报,2014,20(18):107-110.

[3]诸葛听,李斌,黄紫蓉,等.米索前列醇下调不全流产患者蜕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03):335-339.

[4]郑皆红,许琴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有效性评价[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05):340-342.

论文作者:王志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米索前列醇及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比较论文_王志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