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检查在脑梗塞并脑出血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孙青江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中医医院 4261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给予CT检查以及MRI检查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4月收治的112例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对所有合并症患者展开CT扫描以及MRI扫描操作,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最终就检出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CT扫描后,最终发现病灶共包括92例,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92/112);在基底节表现出出血的患者82例,在丘脑表现出出血的患者20例,在小脑表现出出血的患者6例,在脑干表现出出血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完成MRI扫描后,最终发现病灶共包括102例,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1.07%(102/112);检测出出血灶数目为144个,临床检出率达到100.0%。对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于患者术后情况可以做到清晰显示,对患者术后复发病灶加以观察发现,患者呈现出异常高信号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便捷不清的特点。同CT组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诊断正确率(82.1%)对比,MRI组(91.07%)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结论 临床对于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合理选择MRI方法完成,同CT方法比较,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通过CT以及MRI,针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均可以准确监测,针对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表现出的典型影响特征可以充分显示,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可以获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CT;MRI;脑梗塞;脑出血;诊断;疗效评价

对脑梗塞疾病诱因加以分析,主要因为患者形成脑血栓、炎症、栓子以及损伤等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呈现出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坏死的情况导致。当前针对此类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MRI方法以及CT方法获得广泛应用[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方法对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以此说明同CT比较,MRI方法的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4月收治的112例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男62例,女5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2岁~73岁,平均年龄为(45.39±6.75)岁;纳入标准: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检查,最终脑梗塞伴有脑出血疾病获得确诊;患者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均显示完成;排除标准:将表现出MRI检查禁忌症的患者排除;将表现出资料丢失的患者排除;将表现出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排除。伦理委员会对于此次研究均同意批准;所有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以及家属共同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

1.2 方法

所有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经过治疗后,于临床对患者展开CT检查以及MRI检查。在进行CT扫描期间,协助患者进行仰卧位选择,选择头先入的入床方式,控制电压、管电流、扫描层厚、间隔、螺距以及矩阵分别为110kV、300mA、2mm、5mm、1mm以及512×512。首先对患者展开常规平扫检查,之后对患者展开增强扫描操作。在进行增强扫描期间,主要通过患者的肘静脉,准备85mL非离子型对比剂利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控制注射速度为4mL/s。完成后,在>20s,对患者展开扫描操作[2]。完成扫描后,于工作站将原始图像数据传入,合理展开图像后处理操作。在对患者实施MRI检查期间,主要选择磁共振成像系统完成。在检查期间,需要将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取出,协助患者进行仰卧手术体位的选择,准备头颈部联合控制线圈进行放置。对于3D-TOFNRA扫描参数进行设置:设置TE、TR以及重建矩阵分别为2.7ms、25ms以及320×256;对于3D-ASL扫描参数进行设置,设置TE、TR、层厚、PLD、重建矩阵、层数、采集时间以及扫描视野分别为10.7ms、4640ms、4mm、1525ms、513×8、72、4min30s以及(24×24)cm2。利用3D MIP对3D-TOFMRA进行合理处理;于GE ADW4.6工作站,将3D-ASL原始图像传入,完成后展开图像后处理操作[3]。对于最终获得的图像,钙化:最终病灶位置呈现出低信号的现象;出血:表现出高信号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诊断正确率)以n(%)形式合理展开X2检验,最终P<0.05为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CT扫描后,最终发现病灶共包括92例,临床诊断正确率为82.1%(92/112);在基底节表现出出血的患者82例,在丘脑表现出出血的患者20例,在小脑表现出出血的患者6例,在脑干表现出出血的患者4例;所有患者完成MRI扫描后,最终发现病灶共包括102例,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1.07%(102/112);检测出出血灶数目为144个,临床检出率达到100.0%。对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于患者术后情况可以做到清晰显示,对患者术后复发病灶加以观察发现,患者呈现出异常高信号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便捷不清的特点,同CT组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诊断正确率(82.1%)对比,MRI组(91.07%)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见表1。

3、讨论

在众多影像学检查方法中,CT以及MRI属于应用率较为显著的两种方法。对于CT而言,其主要通过精确X线束,针对组织以及器官展开连续断面扫描操作,扫描优势呈现出较高的分辨率以及较快的成像时间,但是同MRI比较,呈现出较低的检测敏感性,并且呈现出的放射损伤较大[4]。

对于MRI,其主要通过激励体内氢质子,表现出磁共振现象。采用此种方法在对患者头颅进行扫描期间,可以通过对扫描序列进行不断变化,从而对于不同扫描图像的获得做出充分保证。此外,针对病灶位置可以做到全方位观察以及多角度观察,可以显著提高MRI疾病诊断准确率[5]。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于患者术后情况可以做到清晰显示,对患者术后复发病灶加以观察发现,患者呈现出异常高信号的现象,并且呈现出便捷不清的特点,同CT组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诊断正确率(82.1%)对比,MRI组(91.07%)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从而证明MRI诊断应用可行性。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对脑梗塞伴有脑出血选择MRI方法进行疾病诊断,最终在提高诊断正确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脑梗塞伴有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宋振强,时玉春,张海豹,陈淑宽,张彦林.MRI诊断早期脑出血的准确性及影像特征分析[J].淮海医药,2018(04):467-469.

[2]周坦峰,吴伟.早期脑出血MRI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3):13-15.

[3]孙红莲.脑出血与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155-156.

[4]张利利,王祝娟.脑梗塞后并发脑出血44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07):864-865.

[5]易静婷,刘丽群.79例脑出血患者与141例脑梗塞患者心电图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6):708-709.

论文作者:孙青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CT与MRI检查在脑梗塞并脑出血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孙青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