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开裂的常见原因及技术措施论文_贾福喜

浅谈市政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开裂的常见原因及技术措施论文_贾福喜

河南省育兴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郑州市 450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工程的主要部分,由于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易造成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开裂等质量缺陷,增加了使用过程中维修的难度,给市民出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简要介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沉降不均;开裂;原因;技术措施

找到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做好易出现常见问题的监督管理,可以减少或杜绝常见质量问题的出现,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合格或创优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市政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及开裂的常见原因及技术措施

雨水、污水管道接口处理及土方回填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常规做法是把雨水、污水管道放在道路路面下面,这样既便于使用和管理,又可以避免雨水和污水管道工程占用道路外的场地,节约道路用地,便于集中管理。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雨水、污水管道接口渗漏或土方回填不密实,易造成道路不规则开裂、下沉或坍陷,给道路通行使用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针对雨水、污水管道接口渗漏或土方回填不密实的原因,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1.检查管道质量

雨水、污水管道设计一般选择钢筋混凝土管,承插接口。雨水、污水管道进场后使用前,要对每一根进行检查,钢筋混凝土管由预制厂制作,由于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多道工序,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造成缺陷。管道制作完成,出厂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要经吊运、装卸等操作可能对管道造成碰撞而损坏,所以进场后检查显得非常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并与实物核对,检查其型号、规格、长度、壁厚,特别是接口部位是否完好无损,有缺陷的做好标记不得使用。然后对接口处的飞边、毛刺进行全面清理,完好后标记为可以使用。

2.管道接口放置橡胶圈

管道沟开挖完成,管道基础施工完成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管道安装施工,将标记为可以使用的管道吊装到位后,对承口和插口再次全面清理干净,然后为插口套入密封橡胶圈。密封橡胶圈需经见证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其密封性能、抗老化性能等指标符合设计和国家规范规定后方可使用。橡胶圈是防止管道渗漏的关键环节,胶圈的型号、规格与管道一致并擦试干净,然后安放到插口起台位置,在管道插口上划出定位标记线,管道承口边缘到此位置将停止管道插入。保证管道内橡胶圈到位并压缩2~3mm,此状态为密封最佳状态。雨水分支管及连接雨水口的管道一般是直径为200~300mm的小管,其接口质量往往不被重视,此部位的管道接口也要与大直径管道一样,做好接口橡胶圈的放置及管口处理,只是由于管道直径小,管道内侧缝隙无法进入抹灰。采取补偿措施是,将橡胶圈套入管道插口后,对橡胶圈后部紧贴橡胶圈部位先行抹加胶水泥,然后将管道插口插入承口内,并加压至标记位置。这样即解决了管道因直径小无法进入内部抹灰的问题,同时为防水渗漏提供了有力保障。

3.管道接口内外缝隙处理

管道吊运、就位、安装、连接完成后,管道承插连接接口内侧和外侧两管之间均留有10~15mm的距离,此距离在管道直径一周要均匀,不能有过大和过小情况。若发现一侧缝隙过大、另一侧缝隙过小,需将管道进行细微调整,待缝隙均匀后停止并进行可靠固定,管道两侧固定可采取楔形混凝土块或水泥砖块,在每根管道前端和后端两侧同时固定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道缝隙处理前首先将缝隙清理干净,然后洒水湿润,待洒水半干后,用纯水泥加胶加水拌和成胶泥状,先将接口外侧四周缝填实,待外缝隙内填料终凝后方可对内侧四周缝隙进行填实。内侧缝隙处理根据管道直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直径1000mm以内的管道可以一次完成缝隙处理,对于直径1000以上的管道需分两至三次进行处理,因大直径管道壁厚度大,所以缝隙也比较深,一次处理不易保证饱满密实,主要目的是填冲密实并保证与两侧的管道接触良好。缝隙处理完成后需对此部位做好湿润养护不少于7天。

4.管道两侧土方回填

管道两侧土方回填,设计一般要求压实系数为0.95以上。实际施工过程中管道下部圆弧处的回填压实的难度非常大,当采取砂石回填时,管道两侧同时回填至200~250mm厚,适当浇水,第一层用水沉实,管道下部圆弧处可以由水带动砂石进行填充密实。然后把可以夯实的管道外侧进行夯实处理,当采取一般土方回填时压实难度更大,实际操作时一般是在土里添加4%的水泥搅拌均匀形成水泥土,并且对管道下部圆弧部位采取人工捣实进行补偿处理,以保证其后期强度。第二层及以后各层的土方回填严格按照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并且注意将土挤压到紧贴管道壁,机械碾压3~4遍,环刀取样压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施工。若遇下雨,要对已回填的土方进行覆盖并设置排水处理措施,防止回填土方被水浸泡。回填土方的含水量不能过高或过低,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砂土8~12%,粉质粘土12~15%,粉土16~22%,粘土19~23%。

5.检查井周围土方回填

雨水、污水管道施工,因管道连接、检查及分支需要,雨水、污水管道每间距20~50m不等需设置检查井,检查井采用砖砌圆形或矩形,检查井周围的土方回填需待砌体及检查井内外抹灰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80%后方可进行,一般需15天左右。过早回填容易造成检查井损坏。检查井周围的土方回填要与管道沟同时进行,管道沟土方回填一层、检查井周围同时回填一层,管道两侧采取机械碾压,每层回填土机械碾压3~4遍。检查井周围需采取气夯人工夯实,人工气夯夯实每层需4~5遍,并且必须保证人工打夯与机械碾压同步进行,相互衔接。为保证回填土质量,防止检查井周围渗水等情况发生,检查井周围回填土内易添加4%的水泥并搅拌均匀形成水泥土,后期强度会增加,为防止检查井周围不均匀沉降,提供有力保障。

二、市政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及开裂的其它原因

当然,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多种因素会造成道路路面不均匀沉降及开裂,其中还有:水稳碎石层的铺设厚度、碾压密实度、养护时间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路缘石安装是否及时到位、其靠背混凝土高度强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道路雨水排放坡度设置是否合理有序,道路沥青基层和面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碾压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等。同时受施工时气候条件的影响,气温低于-4度时不能进行湿作业施工,气温高于30度时不易进行湿作业施工。所以市政道路的最佳施工时间易选择在春天或秋天,这样即可以避开雨雪天气的不利影响,同时道路的底基层、基层和面层施工的质量也容易保证。若不可避免须选择在冬天或夏天进行施工,就必须采取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否则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

三、结语

总之,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提高道路的质量,应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必须重视现场调查、勘探、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把病害减小到最低限度,确保路基工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路面能承受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保证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杨勇.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11):159-160.

[2]尹蕊,王治,刘亚东,马炎,赵安冬.市政污水管道渗漏水原因浅析及其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7,(6):142-143.

论文作者:贾福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路面沉降不均、开裂的常见原因及技术措施论文_贾福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