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论文_闵亚琴,陈爱云

闵亚琴 陈爱云

(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口腔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口腔门诊收治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投诉次数与表扬信数量,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收到投诉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收到表扬信数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口腔;门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44-02

口腔门诊是一个整合检查、诊断和治疗的综合场所,对于医护协作有着较高要求。现代口腔门诊护理要求“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因此,我院选取口腔门诊患者10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口腔门诊收治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7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9.82±12.65)岁;口腔疾病类型:龋病65例,牙髓病52例,根尖周病44例,牙周炎39例;职业:工人66例,学生48例,干部24例,农民42例,其他20例。文化程度:小学程度及以下24例,初中程度36例,高中程度58例,本科46例,研究生及以上程度36例。纳入标准:无呼吸系统疾病;无系统慢性疾病;能够正常沟通交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口腔疾病类型、职业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

1.2.1提供优质温馨的诊疗环境:护理人员与患者热情沟通交流,微笑服务,了解患者病情,安抚患者情绪,做好预检分诊,并帮助患者熟悉诊疗环境。

1.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诉,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对牙科的畏惧程度,让患者感到温暖。

1.2.3治疗过程中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耐心细致讲解治疗后的自我护理措施.

1.2.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积极宣讲疾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及相应的自我护理知识,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1.3 评价标准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进行鉴定,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社会支持越多,反之亦然;统计两组投诉次数与表扬信数量,并进行比较[2];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鉴定,满分为100分,分数大于90为非常满意,80分≤满意<90分,60分≤一般<8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统计描述各组数据均以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比较两组投诉次数与表扬信数量

对照组收到投诉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收到表扬信数量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投诉次数与表扬信数量的比较 (次)

组别n投诉次数表扬信数量

对照组10095

观察组1002b16b

χ24.71386.4379

P<0.05<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bP<0.05。

2.3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例)

组别n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

对照组1003042171172.00

观察组100553015085.00c

χ25.0067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cP<0.05。

3.讨论

我国口腔门诊具有门诊量大,预约工作频繁,就诊患者数量多,患者候诊时间较长等特点,常规护理模式已经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对口腔门诊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优质护理服务包括提供优质温馨的诊疗环境、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四个方面。优质温馨的诊疗环境帮助患者迅速熟悉就诊环境,节约患者的就诊时间;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的护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配合治疗;健康教育是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控制疾病发展。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收到投诉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收到表扬信数量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在口腔门诊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诊治时间,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燕诗,曾丽冰.舒适护理模式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513-514.

[2] 杨晓晖,陈淑仪,黄洁英.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4):44-45.

[3] 陈曼玲.整体护理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科学,2014,4(11):134-136.

论文作者:闵亚琴,陈爱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论文_闵亚琴,陈爱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