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变电运行标准相对较高,一旦期间出现任何安全事故不但会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若想提供安全可靠供电服务,首先便要将变电事故放在突出位置,对其存在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应对措施,尽可能将变电事故危害降到最低,并且还要找出变电事故产生原因,为变电运行的安全性提供有利保障。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原因;防范措施
一、变电所继电保护概况
变电所继电保护的配置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变电所的任何电力设备和电路不能在没有继电保护的情况下运行。第二,变电所(220kV及以上)电力设备在运行时,必须由两套完全独立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保护,并且这两套继电保护设备要控制两条独立的断路器。因此,要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以防一套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时变电所不能正常运行。此外,继电保护还要满足一些具体要求:首先,变电所继电保护不需要设置进线的部分,而在出线部分则需要设置几种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其次,对变电所和开关站等部分要进行分段处理,并配置备用电源自切和自切后的加速装置。最后,继电保护的变压器需要采用熔断器或继电器来构成过电流保护装置及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二、变电所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
(一)设备因素
根据相关统计研究显示,设备是引发变电运行事故的重要原因。首先,设备本身在设计、装配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技术瑕疵,并受到设备本身复杂性的影响,以至于变电设备在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准确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变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频繁出现事故;其次,变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长时间运行,并且负荷较大,导致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受损、老化等现象,以至于频频发生运行故障;最后,变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维修人员较少、整理素质较低、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到位的检修和维护,以至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二)人为问题
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限,也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前线的员工对变电系统的运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一是工作的重复性。前线的员工需要对不同的变电站进行同一类型工作的不断重复操作。这种机械性的操作使得很多人产生工作疲劳,从而影响实际的工作效果。二是部分人员操作能力不足,经常出现错误的操作,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不当
在变电运行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但就目前而言,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不当现象,没有及时制定出变电管理的规则和标准,对其进行规范性管理,以至于变电运行过程中,变电故障频频发生;受到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变电操作中,没有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防范;最后,变电运行操作中,没有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危险点理解程度不够,以至于变电事故频频发生。
三、变电运行安全事故的处理对策应用
(一)从源头着手,做好变电设备管理工作
某种程度上说,变电设备质量控制是变电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的首要环节便是做好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从源头着手,尽可能避免劣质产品进入到变电站中,最大限度降低变电运行安全风险。一般变电站在进行变电设备采购时需做好质量的严格把控,尤其是在挑选生产厂家时需尽量选择信誉较佳且产品质量较好厂家,明确厂家后需安排专业人士投入到厂家生产工作中去,做好生产全过程监控工作,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在此期间变电站还要做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将安装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帮助安装人员树立良好质量安全意识,彻底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避免电流互感器饱和
首先,增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变电所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会造成变压器两端变比不正常,进而导致保护装置停止工作。因此,在选取电流互感器时,要将电路短路时的电流大小考虑进去,从而选取正常的电流互感器饱和度。其次,选取合适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尽量避免电流互感器的共用,尽量将二次侧电缆长度进行缩短,以加大电缆截面。最后,想要正确的进行继电保护,就必须要遵守速断原则。对于相对较危险,容错率较低的电路问题,要采用速断保护的基本措施,避免延长时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针对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其管理管理。首先,强化安全防范管理意识。电力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变电运行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意识教育;其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如:设备检查体系、加强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监督等。同时,还必须要认真落实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能够层层落实,以强化安全管理条例的执行力度;最后,制定相应的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针对常见事故发生的不可避免性,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以便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而保障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对人员的管理需要重视
系统的稳定运行除了和设备有重大关系,和相关的技术员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有技术员切实有效地保障设备运行,才能使得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对相关技术员的技术要不断加强培训。由于行业的专业性,要求着技术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部分问题发生之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相应的问题规避。而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有着相应技术技能的技术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从而快速解决问题。二是要对技术员的思想培训。在各个工程项目中,因工作人员的麻痹大意而造的事故非常多。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时候的事故出现,是因为技术人员的粗心大意造成的。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对于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加强相应的思想培训,让他们时刻都记着自身的作用,对于细节不能够忽视。三是加强员工责任感。由于这种工作的特性,造成的工作人员机械性重复相似的工作,对身体、心理上都是一种极大的负担。企业要分析原因,从心理上加强员工责任感的培养,让他们从主观上减少失误,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四是要健全制度。从提升效率、降低事故的角度,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对于能够按要求完成工作的员工,应该可以相应的褒奖。对于因自身问题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只有做到善罚分明,才能让员工对自身行为有着更好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六)健全变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防止变电运行出现安全事故隐患,不单单要着手于变电设备检修维护,还要不断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树立良好变电安全意识,具体落实到行为操作上,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强化自身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同时需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定期组织考核活动,保证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能够更好投入到变电运行操作中去。总体来说,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符合这一要求才能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可靠。
四、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建设的日益进步,配电输电的安全性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此,了解现阶段变电所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变电所配电输电的安全良好运行是每一位电力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在这个过程中,继电保护运行和事故分析是变电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田佳.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范磊.牵引变电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研究及装置实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论文作者:苏艳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变电所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