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生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调查论文_刘政婷,吴小丽

(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516001;2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510630)

【摘要】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西医;中成药;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67-02

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成药已经成为了临床用药上的一种重要选择[1]。中成药多由古老验方经现代工业技术提取而成的药物制剂,相比传统中药汤剂,在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也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和使用中医药。然而中成药虽然剂型上和很多西药是相似的,但使用起来就与西药有着天壤之别,中医药的灵魂在于“辩证施治”,而这恰恰是西医生所欠缺的。笔者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基础,通过调查分析,探讨有关西医生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问题。

1.资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月至12月份的西医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100张,共计1200张,结合药品说明书、《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以及药物联用紧急手册》对处方进行分析统计。

2.结果

1200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主要集中在重复用药和无适应症用药以及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等共计186张(对于处方无诊断等情况不列入讨论范围),不合格率高达15.5%,统计情况见表1。

3.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纵然不合理用药的数据不是很高,但仍然值得警惕。

3.1 重复用药 在诊断为“支气管炎”的一张儿科处方中,出现了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清热口服液以及福尔可定三种具有止咳作用的药物,重复用药的嫌疑非常大。其中前两种为中成药,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成分为: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作用特点为清热肃肺、消积止咳,适用于积食产生的内热。而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则由麻黄、苦杏仁(炒)、石膏、黄芩、板蓝根、北豆根、甘草组成,清热宣肺,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音哑、咽喉肿痛。这张处方两种中成药止咳,还外加复方制剂的福尔可定,既有重复用药的嫌疑,亦或是诊断不明或者对药品听名选药,其选药值得商榷。

在一些血液科病人的处方中,经常联用血宝胶囊和再造生血片,这里就有熟地黄、人参、当归、黄芪、枸杞子、何首乌、鹿茸、仙鹤草、阿胶等十余味药材重复。

3.2 无适应症用药 在诊断“胫骨骨折”的处方中,外科医生选用金天格胶囊。金天格胶囊的成分是人工虎骨,具有健骨作用,用于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的改善,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而接骨七厘片由乳香(炒)、没药(炒)、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龙血竭、自然铜(煅)、大黄(酒炒)等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作用,更适合于跌打损伤和骨折患者的续筋接骨、消肿止痛。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在于医生对这两个中成药的药物成分和作用疏于了解。

3.3 中成药联用不合理 这里主要指中成药之间的配伍联用问题。中药配伍禁忌讲究“十八反”、“十九畏”。在中药饮片处方,此类情况是很容易发现的。但对于中成药,尤其是在西医生开中成药的时候,只有熟悉中成药制剂的处方内容,才有可能发现此类的配伍禁忌。一些心血管内科门诊的处方中出现心通口服液和血府逐瘀片的联用,殊不知心通口服液含有海藻,血府逐瘀片含有甘草,属于“十八反”的范畴,严格意义讲不宜联合使用。临床上有报道患者因发热咽痛,就诊,服用防风通圣丸和牛黄解毒片引发中毒反应的报道[2]。

3.4 中西药合用不合理 在一些妇科病人的处方中,八珍益母胶囊经常与罗红霉素同时出现,前者含有鞣质不宜与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抗菌药同服,因这些中药所含的鞣质可与这些抗生素结合产生沉淀,降低生物利用度。同样情况的还有痔速宁与克林霉素,纵使要联用,最好能交代患者应该将中成药与西药间隔开来服用。

3.5 无诊断 此处调查的处方中有一部分为无诊断处方,虽不能判断用药适应症的合理性,但仍然可以对其配伍以及重复用药的角度进行分析。

4.讨论

由于西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中医倡导的“辨证论治”理念无法把握,更无法实施,在面对众多中成药品种时仅所能参考的资料即为药品说明书,依据十分有限;随着新的招标模式的施行,医院药品的更新将更加频繁,医生尤其是西医生,将要面对新药不熟,老药已出局的尴尬情况。因此会出现诸如重复用药、无适应症用药等诸多不合理情况。因此,第一,必须加强西医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培训,以及中成药方剂的特点宣传的同时;第二,药厂在产品说明书的细节方面也要做到更加全面细致,中成药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审核[3];第三,也要加强药剂师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知识,做好质量把关。

【参考文献】

[1] 吕经纬.温补止晕汤治疗眩晕症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9,28(2):39.

[2] 刘菊香.防风通圣丸和牛黄解毒片联用中毒1例.宁夏医学杂志,2000,22(4):226.

[3] 刘译影.中成药说明书现状调查与对策.Medical Information. Feb.2014. Vol. 27. No. 2

论文作者:刘政婷,吴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西医生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调查论文_刘政婷,吴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