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的油田车辆管理论文_杨彦文

信息化条件下的油田车辆管理论文_杨彦文

青海油田客运服务公司 甘肃敦煌 736202

摘要:油田生产建设往往需要各种用途的工程车辆,数量众多,因此,如何管理好这些车辆,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相关企业对车辆的管理面临巨大压力。文章通过对油田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信息化技术在石油生产中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深入探析基于GPS、GIS及指纹认证技术技术的车辆安全管理系统、车辆的调派情况等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情况,提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对相关企业的车辆管理提供有益借鉴,提高油田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油田;施工车辆;安全管理;信息化;车辆事故

前言

油田是国家能源的特殊生产单位,大部分油田企业施工作业面宽,油田主要探区分布在于新疆、内蒙、东北、山东、河南、四川等,车辆管理存在施工跨距长、点多、面广,野外施工道路条件差,环境复杂等情况。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加快部署,油田的发展带动了施工车辆规模的急剧上升,特殊施工车辆数量多,载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车辆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石油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关注,对车辆事故的预防成为当务之急。油田作为石油生产的施工企业,保障石油职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石油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着重以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实现油田车辆的有效管理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条件下新技术的优势

1、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信息学、管理学以及测绘科学等众多学科相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技术手段。它实现定位的基础是依靠地理空间数据,对于GIS地图数据库服务器而言,能够为GPS导航信息提供可视化载体,进而为车辆管理中心提供汽车行驶记录器也就是黑匣子,它能够实时记录车辆的行驶状态,以保障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为交通事故预警与分析判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另外,车辆管理的相关人员也可对行驶记录仪的各项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分析,以清楚地判断每一辆车在每一时刻的运行状态。

2、GPS技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即GP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定位系统。它通过卫星测时与测距,实时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以及时间等数据,并且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等移动载体的导航与定位领域。

监控中心和车载终端设备两部分构成了GPS汽车定位系统的总体。以电子地图与控制操作平台为基础的监控中心,能够通过电子地图实时监视车辆的行驶状态,并由信息中心向车载终端发送管理命令,进而实现对行驶车辆的控制。相关企业的车辆管理部门利用监控终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从通信公司的监控平台或本单位的分监控中心发布控制指令,利用GPS技术与黑匣子分析系统的结合,实时接收车辆行驶中包括实时位置、行驶速度、GPS时间、电子围栏、里程计算等信息,甚至还可以传输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是否系牢安全带等信息,实现对行驶记录仪记录数据的综合分析车辆报警数据分析、事故前车辆运行模拟等功能。

3、指纹认证技术

对于指纹认证技术而言,能够通过指纹验证对进入车辆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将该技术应用于车辆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够识别行驶人员的身份,还能够有效防止盗车行为的发生,有效防止非合法人员进入或者驾驶车辆。对于智能交通系统而言,基于GPS与GIS的车载监控与调度系统的开发应用,已逐渐受到国内外相关企业的重视,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为重视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基于GPS、GIS等集成技术的车辆导航与监控系统已广泛普及。同时,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但在油田及国内车辆管理中同时运用GPS、GIS、黑匣子、指纹认证技术进行车辆管理系统还不是非常普遍,尚需普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信息化车辆管理发展趋势及应用

以GPS技术为例,目前各大油田在推动车辆管理信息建设方面的力度不一,应用范围不广,基于GPS 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目前只在少部分油田得到应用,主要有中原油田GPS 车辆管理系统、大庆油田通信车辆管理系统、胜利油田GPS 车辆监控安全管理分析系统等。因为GPS 技术能对车辆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控制,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的在线反馈。一个年产200 万吨的油田,所使用的车辆有1000-2000 部左右,每年车辆使用费用可达亿元之巨,构成了原油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车辆的有效管理,在提升安全的同时,能有效节约企业管理成本。因此油田企业应该大力推动GPS 技术在油田车辆管理中的应用,要引入车辆状态GPS 监控系统,发挥GPS 技术在油田车辆跟踪管理中的作用,使用管理者随时随地全天候掌握油田所有施工车辆的状态,同时,根据各个施工地段、各个生产片区和各条运营线路规范要求,合理制定出符合油田车辆的行驶安全要求,配合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这样通过加强对车辆和司机的管理,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能明显的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为车辆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车辆管理手段,也使得科技技术在跟踪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的应用

通过对winsock网络编程接口的应用,实现GPS接收机与计算机的实时动态通讯;GPS接收机通过对定位信息的采集、预处理,经由GPRS模块,以GPRS包数据指令格式发送至GPRS/GSM通讯网络。对于通讯模块而言,通过网络编程接口控件与GPRS/GSM通讯网关相连接,并且通过对GPRS包数据的解读,经由传输控制协议(TCP)进行数据交换。

2、应用Map guide实现车辆位置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

GPS信息数据库能够对车辆状态信息、车辆位置信息等存储在地图空间数据库中;通过通讯模块,GPS数据能够写入GPS信息数据库,通过对车辆位置的坐标数据的提取,确定坐标位置所在的地图,并通过Mapguide对其加以读取、显示,并对其加以标示。

3、应用地图匹配法解决移动目标的偏移

我们现在普通GPS接收机基本都能够实现对移动目标进行定位。但是当存在遮挡物,影响卫星信号接收时,GPS定位的精准度会出现一定偏差,移动目标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失联”的现象。但是通过对平均值法、差分法、地图匹配法、滤波法等方法的应用,能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常情况下,电子地图精度优于普通GPS接收机的输出数据精度。对于行驶中的移动目标来说,运用地图匹配法,也就是设置一个垂直于道路中心线50m范围作为匹配范围,当移动目标发生偏移但仍在匹配范围内时,系统会根据设置的地图匹配算法,对目标的经纬度信息进行自动修改,将偏移的移动目标“拉”到路内,这样会让我们的定位更加精准。

结语

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车辆管理系统是一套功能完备的油田车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油田车辆管理系统是基于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油田车辆管理系统,集成了车辆安全监控、车辆档案、驾驶员档案、道路档案、车辆调派和完整的费用结算等功能,实现了油田车辆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与现代化,解决了油田车辆的安全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学成,王洪祥,刘建兵.油田企业车辆事故原因及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应用,2012,(44).

[2]王洪霞.综述对油田车辆预防事故安全管理的认识[J].中国科技博览,2013,(10).

[3]张雄兵,油田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讨论[J].科技博览导刊,2013,(13).

论文作者:杨彦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信息化条件下的油田车辆管理论文_杨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