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适度差异”界限分析_贡献率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适度差异”界限分析_贡献率论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适度差异”界限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界限论文,差异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效率问题有了显著改善。证明区域间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适度差异”的界限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一 理论回顾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均衡发展,他们认为:给定一个不均衡的区域经济状态,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逆向运动可实现效率与空间平等的最优结合,社会不需要付出总体效率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上的平等会自动实现。1957年,缪尔达尔对上述理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认为: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时解决效率与公平两个问题的。1965年,威廉姆斯以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为基础,试图调和新古典主义与缪尔达尔模型之间的冲突,得出一条倒U型曲线,他认为经过收入差距扩大阶段后,市场机制的作用会最终消除区域的收入不平等。继威廉姆斯后,阿隆索将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五种“钟型曲线”。他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区域城市化水平差距以及区域间人口增长率的差异扩大,其后经过一个特定的转折点,上述差异趋于收敛。

50年代末60年代初,J·弗里德曼、尤曼、怕洛夫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域模型,将区域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过程以前资源配置时期;核心边缘阶段;经济活动向边缘部分地域扩散时期;空间经济一体化时期。他们认为在第三阶段中,人口和经济活动过度地集中于少数主导大城市,引起集聚成本提高,土地费用上涨,极化增长赖以存在的规模收益递增转向它的反面,市场机制会自动引导经济向扩展效应倾斜。

1976年,里查德森将空间均衡和总体效率的冲突解析的一条选择曲线,在曲线上的任一光滑连接的一点都表明一定的平等和效率的组合,而较高的效率意味着低水平区域间的平等。他认为在市场失效引起过度极化增长时,政府干预的目标在于寻求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效率与平等的均衡点,这将形成一条与选择曲线相切的政府偏好曲线。

从以上对区域发展模型的理论回顾可以看出,发展经济学家越来越主张市场机制是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的主导力量,当市场机制不完善、出现市场失效以及公平问题激化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时,政府才应予以协调。

二 “适度差异”界限的定量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有些可以作定量分析。

早期,多数经济理论工作者以帕累托指数等于1.5 作为平衡与否的界限。随着罗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得到广泛应用,联合国统计组织遂将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作为适度差异的标准,我国国家统计局1986年确立标准时也采用了该定义。基层系数(Gini Coeffcieni )是指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相对差距。此系数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越大,反之越小。国际上通常认为此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 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

为了展示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一般景象,我们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观察值,计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基尼系数。在1978~1995年期间,全国人均GDP快速增长,翻了两番多, 但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相对稳定,在1978~1985年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由0.24下降到0.23。1985年以后缓慢上升,1995年提高到0.27。

表1 人均GDP和三个产业产值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基尼贡献率

年份GDP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

1978

0.350

0.135

0.496

0.369

0.001

0.795

0.204

1979

0.346

0.157

0.492

0.357

0.004

0.795

0.201

1980

0.351

0.167

0.490

0.363

0.011

0.782

0.207

1981

0.346

0.181

0.498

0.357

0.020

0.763

0.217

1982

0.334

0.166

0.483

0.355

0.015

0.751

0.233

1983

0.377

0.157

0.535

0.352

0.008

0.808

0.184

1984

0.337

0.147

0.476

0.362

0.028

0.723

0.249

1985

0.329

0.162

0.466

0.340

0.015

0.742

0.243

1986

0.328

0.161

0.461

0.342

0.012

0.728

0.260

1987

0.336

0.165

0.477

0.335

0.005

0.739

0.257

1988

0.331

0.171

0.450

0.328

0.012

0.724

0.264

1989

0.326

0.159

0.445

0.325

0.003

0.724

0.272

1990

0.327

0.164

0.444

0.336

0.013

0.700

0.288

1991

0.326

0.166

0.436

0.331

0.014

0.693

0.293

1992

0.335

0.173

0.435

0.338

0.017

0.689

0.294

1993

0.337

0.175

0.425

0.340

0.015

0.698

0.287

1994

0.344

0.186

0.426

0.345

0.016

0.705

0.280

1995

0.349

0.189

0.427

0.354

0.016

0.698

0.286

基尼弹性

年份GDP 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产业产业

1978

0.350

-0.225

0.221

0.004

1979

0.346

-0.218

0.219

0.001

1980

0.351

-0.200

0.204

-0.004

1981

0.346

-0.203

0.209

-0.006

1982

0.334

-0.214

0.2120.002

1983

0.377

-0.195

0.225

-0.030

1984

0.337

-0.190

0.189

0.001

1985

0.329

-0.182

0.194

0.012

1986

0.328

-0.177

0.187

-0.010

1987

0.336

-0.177

0.201

-0.024

1988

0.331

-0.156

0.174

-0.018

1989

0.326

-0.160

0.177

-0.016

1990

0.327

-0.156

0.164

-0.008

1991

0.326

-0.146

0.153

-0.008

1992

0.335

-0.127

0.137

-0.010

1993

0.337

-0.116

0.128

-0.012

1994

0.344

-0.106

0.121

-0.015

1995

0.349

-0.098

0.108

-0.01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下同。

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说明地区差异的变化,但解释不了差异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先按产业对人均GDP 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弄清哪个变化的趋势具有更重要的影响。这里把GDP 分为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计算每个产业产值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贡献率和基尼系数弹性。其中基尼系数贡献率表示在人均GDP基尼系数中,每个产业人均产值基尼系数分别发挥多大的作用。 基尼系数弹性表示每个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对总基尼系数提高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虽然很小, 但趋于上升。其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35提高到1995年的0.189,基尼贡献率由0.001提高到0.016,意味着该产业对总体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从微不足道变得逐渐显著起来。第三产业的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从1978年的0.369下降到1995年的0.354,但基尼贡献率却与农业一样,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从0.204上升为0.286。第二产业的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仍然较大,但1978年以来趋于下降,分别从0.496和0.795 下降到0.427和0.698。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的提高,是1978~1995年,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人均GDP 基尼系数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基尼系数和基尼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则是总体基尼系数提高十分平缓的原因。从表1还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尼弹性皆为负值,意味着这两个产业的产值增长,有降低总体不平等程度的作用。第二产业的基尼弹性为正数,其产值增长会导致总体基尼系数的上升。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变化,再按地区对人均GDP 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弄清各地区对总体的差距产生的影响。这里采用泰尔系数分解的方法,把人均GDP差距区分为东部地区内部差距、中部地区内部差距、 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和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以总体差距为100%, 分别观察四种差距在总体差距形成中所占的比重。

表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及其之间人均GDP差距贡献率(%)

年份 东部内部 中部内部 西部内部 东中西之间

197826.8413.06 13.15 46.95

197926.9713.00 13.07 46.96

198026.7912.93 13.09 47.19

198126.3212.97 13.47 47.24

198226.8513.18 13.44 47.53

198326.0913.09 13.06 17.76

198426.3112.97 13.06 47.66

198526.9912.95 13.16 47.89

198626.8812.88 13.09 48.16

198725.3713.37 13.90 48.36

198825.5112.89 13.09 48.51

198925.4812.96 13.04 48.52

199025.3712.97 13.04 48.62

199125.7912.96 13.09 49.16

199225.1412.79 13.02 50.16

199325.2512.72 13.02 51.02

199425.8912.63 12.95 51.52

199525.8612.53 12.88 51.72

表2表明,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影响始终居第一位, 在50%上下浮动。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的作用占第二位,约25%,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的作用则在12~13%左右浮动。从以上三种比重变动情况看,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对总体的差距的影响,由1978 年的26.34%下降到1995年的22.86%,它是靠原先比较落后的省份提高位次来缩小差距的;中部地区由13.06%下降为12.53%, 西部地区由13.15%下降到12.88%,而中西部地区是靠比较先进省份降低位次来缩小差距的;三类地区之间所产生的影响从46.95%提高到51.72%。三类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有效地制约了总体人均GDP基尼系数上升过快; 而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持续高于平均水平,中西部区仍然低于平均水平,则导致三类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 “适度差异”界限的定性分析

“适度差异”的界限问题,首先应认清差异的性质,即形成差异的不同根源,这是把握“适度差异”界限的前提。针对我国现实情况,形成区域间差异的根源有三类:一是因为资源分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地理因素以及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等历史因素。二是市场机制所形成的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区域间的正常经济发展差异。三是市场失效和市场不完善以及政策失当所引起的区域之间不适当的经济发展差异。前两类差异从理论上讲是在市场力量范围内可以自行解决的。所谓“适度差异”问题是针对第三类差异而言的。因为它会影响非均衡发展效率目标的实现,尤其有害于社会公平,而其自身又不能或不完全能依靠市场力量解决,需要政府政策予以协调解决。但应当注意,即使是前两类因素所造成的差异,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超过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从而超出市场力量所能及的范围,也需要政府出面予以协调。

定量分析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三种根源,不能仅凭某些方面差距的扩大就断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超出了“适度差异”界限,进而需要政府干预。那么,如何确定“适度差异”界限呢?

1.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是否已经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如果资源配置效率明显下降,则说明这种差异已包含了由于市场失效而造成的不合理因素。比如说:大城市极化发展,造成规模收益递增转向它的反面,而资源不仅不能有效地向低成本地区扩散,而且还继续涌入,则说明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这一现象就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政策手段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

2.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是否已经影响到分工与贸易的效率。分工和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分工与贸易效率的下降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健康、有序,引起经济发展的停滞。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多数在于地方政府政策不当,设置地区间资源、贸易壁垒,造成市场分割,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及商品不能充分、合理流动;地方政府搞“大而全、小而全”,不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影响分工效率。

3.区域经济差异是否已经影响到相对价格体系的合理运作。价格体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值规律、竞争机制正常运转的保障,价格是市场配置生产要素的指挥棒。这一体系的失效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相对价格是否合理,还会影响到非均衡增长战略目标的实现及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4.区域经济差异是否已经引起劳动力过度流动。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容纳能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力过度流动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区域均衡增长。

5.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是否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世界潮流,不能为一时的发展,牺牲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地区经济差异过大会引起不发达而资源丰富的地区,使之长期依赖对资源的掠夺性经营来支撑当地经济不健康地增长,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1998-12-18

标签:;  ;  ;  ;  ;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适度差异”界限分析_贡献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