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及温控措施桥论文_吴春雨

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及温控措施桥论文_吴春雨

吴春雨

大连市开发区基安混凝土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中,监测混凝土浇筑温度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方便施工人员及时掌握温度控制数据,从而结合数据优化温度控制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做好施工现场监测,可以达到防裂、温控的效果,提高施工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鉴于此,文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监测及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温度控制

1 温控监测系统选择

(1)目前,对于温度测试的方法有直接温度计法、热电偶法及光栅法等。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测温使用直接法,测量的数据精确度低,数据记录繁琐,测试频率低,现在一般已不再采用。采用光栅法测试,传感器易损坏且终端处理设备昂贵,一般也较少采用。根据以往的施工实践经验,本方案拟采用热电偶法进行测试。其二次仪表测量出的温度数据误差不应超过±1℃,温度测量元件测得的温度数据误差不应超过±0.3℃,以确保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的温度监测要求。

(2)热电偶型温度测量系统的技术标准:布设温度传感器时,需要先将其浸入水中24h,其温度测量相对误差不应超过0.3℃,且温度传感器必须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同时温度测量系统测得的温度误差不应超过±0.5℃,并可以连接计算机网络,具备数据自动记录功能,以便实时记录、传输数据。此外,还要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对抗电磁信号干扰的能力;必须具有40个以上的独立温度测试通道量,以便为本工程布设数量众多的温度检测点。温度测量装置应该具备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能力,其性能应满足施工阶段测试要求。

(3)工程项目测温系统选用的是实时测量的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监测软件、数据适配器、电源系统、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等部件。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应变监测点布置

2.1 温度测点布置原则

施工之前,应该按照客观反映混凝土内外温度差、降温速度以及环境温度的原则,采取以下步骤布设温度传感器:

(1)温度监测点需远离冷却水管,以免造成监测数据失真;宜将温控测点布置在相邻冷却水管的中间位置;

(2)以所选混凝土浇筑块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作为温度测量区域,在该区域内以平面形式布设温度检测点;

(3)在温度检测区域内,可以依据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以及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确定温度检测点的数量和布设位置;

(4)在混凝土浇筑块平面图形的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检测点的布设数量不能低于3个;

(5)在混凝土浇筑块的高度方向,温度检测点的布设数量应该控制在3~5个;

(6)应该按照具体工程的施工要求确定环境温度的检测点数量,达到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保温养护效果;

(7)混凝土建筑块的外部温度检测,应该以表面以下5cm深处测得的温度数值为准;

(8)混凝土浇筑块体底部表面温度,应以其底表面以上5cm处测得的温度数值为准;

(9)除在混凝土中埋入传感器监测温度外,还要监测气温和冷却水管的进出口水温。

2.2 测温传感器的安装及保护

(1)所有选用的热电偶型温度传感器经检验合格后,按布置图进行编号;每个热电偶传感器均得按结构纵向位置编号;不同层的传感器导线可采用不同颜色标签进行标记,防止布设时产生错误。

(2)测温传感器安装位置应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等金属体绝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固定后应立即测试线路的通畅性。

(4)测温传感器与导线连接处应采用锡焊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用绝缘材料密封之后再用绝缘胶布二次密封,切记一定要确保绝缘质量,如果出现绝缘不良现象,要再次查找故障点的工作会非常困难。

(5)导线连接完毕再次进行线路测试,确保线路连接有效。

(6)引出导线应集中布置,采用保护措施确保测试线路安全,防止断路、短路及绝缘性问题发生。

(7)热电偶必须在钢筋绑扎完毕和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完成。

(8)全部传感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联机验证测试,确保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3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3.1 温控参数选定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时,首先要对温控参数进行选择,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范围,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应低于28℃,在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要保证内外温差不超过25℃,如果无法保证上述温控标准,则应该停止施工,在外界温度可以保证上述温控标准时再进行施工。

3.2 浇筑温控措施

如果由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过多,导致混凝土温度过高则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水、骨料和搅拌温度,水可以采用冷水,将水温控制在10℃加入搅拌机搅拌,采用冷水搅拌的降温效果最佳,同时还可以对骨料进行搅拌前的降温处理,例如使用喷水雾降温处理措施,如果采用这个办法一定要注意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水量过大,降低混凝土质量,搅拌温度则要通过外部降温方式进行,必要时可采用冷却剂对搅拌温度进行降温。其次,可以选择后半夜或者清晨外界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浇筑,这样在浇筑的过程中,通过外界可以直接实现对混凝土的降温处理,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处理过程中的费用。如果工期紧张,必须要在白天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搭建凉棚等方式,减少阳光对混凝土的直射作用,降低浇筑温度,并可以对浇筑区域进行喷雾处理,从而降低区域温度,实现降温效果。

3.3 测温技术

为了确保浇筑完成的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有效控制温度变化必须要实施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通常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电子测温技术对温度进行实施监控,应设定内外温差25℃,如果温差超过这个范围则报警提示,同时温度陡降应控制在10℃,尤其是意外的寒潮、升温等要提前预防。

3.4 浇筑后的温控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与浇筑养护,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随着水分的蒸发,温度会逐渐下降,但是由于内外温度下降速度不同,就会导致内外温差的变化,形成温度应力。为了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应对外部进行保温,这就需要进行保温层铺设,在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层铺设完毕后,还要根据外界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覆盖。一般采用塑料薄膜、砂、土等保温材料,如果上述保温材料无法有效保温,必要时应采用草帘,甚至棉被强化保温效果。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温控效果进行精确的计算,确保温度在温控范围内。此外,对于水泥水化热量的控制,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标号的水泥提高控制效果,比如采用水化热量低的水泥种类,325号和425号水泥的水化热量就相对较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该提高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混凝土因为散热慢,会出现温度裂缝问题,大面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应不断强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雷,李进辉,刘可心.大体积混凝士现场温控措施比较分析[J].施工技术,2013,42(S1):168-171.

[2]徐天良,刘明,丁志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研究与分析[J].公路工程,2013,38(5):151-156.

[3]罗超云,李志生,周立.嘉绍大桥承台超大体积混凝土无冷却水管温控技术研究[J].公路,2012(7):101-106.

[4]李德刚.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控措施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4,21(12):207.

论文作者:吴春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监测及温控措施桥论文_吴春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