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_谢黎明

解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_谢黎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梅州 514021)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进步发展,电力系统体制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处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日常生活、商业、军事等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首的各种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本文就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几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做出了分析,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新技术做出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新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的交叉学科。电力系统以电子系统为基础,结合自身的要求和特点来配置上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就构成了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为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的部分电力系统已经实现了简约化和智能化,电力系统整体已经正在走向自动化,这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现状

以电子系统为基础,根据要求和特点,将电力系统配置上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就构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具有系统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地域辽阔,电力系统的总体结构规模庞大,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日常生活、商业、军事等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首的各种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在电力系统复杂多样的内容之中,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就是主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包含了信息的显示系统和收集系统。其次,管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的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主要内容,管理系统具有计划管理、施工、设计等多种功能,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更好的实现管理的自动化。信息传输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也叫做运动系统。信息系统的自动化传输运用运动装置和运动通道等,可以及时的输送电站间的信息,保证和促进了电力系统的良好运作。

再次,供电自动化也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是对控制工频和声频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工频和声频来有效的控制供电的负荷,此外,它还可以结合微型计算机组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使供电更加可靠安全。供电的自动化系统实时应用了微型机,使得变电站朝着无人值班的方向发展,具有稳定安全的特点。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1分布化发展

分布化式的电力系统主要包括以气体或液体为燃料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内燃机、微型燃气轮机以及一些其他的发电方式。这种发电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可以带给不同的用户不同的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商业提供可靠的电力资源,使得他们可以利用再生资源进行再次发电。其次,分布式电力系统还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

2.2图形化发展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数据分析、调度管理都呈现出信息更新速度加快、传输路径交叉等多种特点,电力系统在信息数据的处理上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采取更加直观的图形化方法。通过图形,电力系统的管理者就能够充分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比以前更加的直观,提高了电力系统管理速率。

2.3远程化发展

过去的电力系统多采用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这种设计具有扩展性好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灵动性差、大体积、高成本、大功耗等多种缺点。但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远动终端设备变得越来越协调化、智能化、最优化和小型化,以此为基础的电力系统也就具备了远程化的特点,使得电力系统在电力控制方面越来越接近智能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新技术的结合

3.1与智能计算机的结合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视觉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图像信息,在修改遥控系统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它的性能,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环境监视、开展无人操作、在线监测等方面,其中,在线监测中最经常使用的,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红外线监测,具有精准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图像识别具有复杂性,因此,现阶段还不能实现完全的无人操作。而计算机视觉技术也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出现。

3.2与 FACTS和DFACTS技术的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系统在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会需要新技术的使用,例如运用输配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和质量,应运而生出现了(FACTS)技术,也叫做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与此同时,为了配电系统更好的灵活交流,也出现了另一种技术(DFACTS)。FACTS 技术的功能独特,能够进行综合或单独的对电力电子装置,可以调控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输配电,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可控性和可靠性。DFACTS 主要旨在解决供电质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新型的供电端电子控制技术,进而延长电器设备的寿命,确保其运行正常。

3.3与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是一个具有授时、定位和导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卫星定位系统,它可以监测到地球上的任何任意一点,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随着GPS技术的大量普及,将GPS与电力系统的结合也越来越普遍。电力系统与GPS结合之后可以对系统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精准度高的特点。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管理主要指通信系统、动态相量测量系统、中央信号处理系统和定时系统。目前,GPS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南方电网中已经开始投用GPS系统。

3.4与微机保护系统的结合

随着电力保护系统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中原有的微机保护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技术的需要,人们需要更加具有稳定性与牢靠性的微机保护系统,以对电力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才能实现更好的人际互动。这样的系统要求不论是对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的设备需要完善的就是实时性,实时性高了,电力系统才会更加稳定。目前,我国主要依靠C++语言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嵌入式系统,可植性强,灵活性高。该系统可以随时改变,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随时更换。

结束语:我国地域辽阔,电力系统的总体结构规模庞大,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患,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协调各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处理好庞大的信息量。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与传统电力系统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相关电力部门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使电力系统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兴技术完美结合,顺应时代的智能化发展潮流,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谢熙.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29):333-333.

[2]任金花.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46):262-262.

[3]陈雨帆.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新技术应用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6,(41):356-356,357.

[4]林蔡花.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新技术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69-69.

[5]罗华清.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32):83-83.

论文作者:谢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解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论文_谢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