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贺璐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贺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项目来源:201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乡村教育的红色基因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7YBQ031)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传承,在红色文化中记录着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以及

精神。在我国,高校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助于我国传承历史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运用路径,以期促进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也是国家对我们的要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切实落实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每一个高校教育者面临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1.红色文化是价值起源

红色文化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是从小学教育就渗透其中的,是潜移默化影响几代人的思想精神。其对于高校教育尤为重要,是因为这一阶段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也是步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红色文化是思想起源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文化也在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而红色文化之所以是我们思想的起源,是因其具有浓重的爱国主义色彩,并且体现了历史革命精神,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红色文化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更加具有可实施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党的决策,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自己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3.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蕴含着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这始终是支撑当代大学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同时“红色文化”蕴含着的心系天下的优秀道德品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我们更不能只读圣贤书,养成一种忧患意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道德品质。“红色文化”还蕴含着开诚布公、取信于民的道德价值观,大学生要将诚信这种荣辱观发挥到极致,离不开“红色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进而引导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做一个高尚而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激励,从而外化为行动,诚诚恳恳地奉献社会。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价值多元化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由于受其年龄、社会阅历、行为能力上的限制,往往缺乏对多种价值观的判断和取舍的能力,使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钻了空子,部分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的时代已经远去,以革命精神及其载体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也早已过时。及时地享受物质、享受生活,将读书抛之脑后,而沉迷于庸俗、媚俗、低俗的文化之中,这导致很多精髓文化已经出现严重的边缘化,使得“红色文化”这种资源很难得到认同。很多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运用知识拘泥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达到认知。

2.社会的现实问题影响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化

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里道德滑坡现象颇为严重,社会热点问题的频发,使得道德的底线一个一个被击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虽然“红色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但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成本比较高,“红色文化”教育的规模和程度受到了限制,这些影响“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3.传播形式的单调影响“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

首先,高校在传播“红色文化”时,既没有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受众心理,又没有体现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贴近生活、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的原则。另外,尽管“红色文化”已运用到“两课”的教学中,但是这些人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往往拘泥于表面形式和感性认识。再次,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信息纵横的社会,传承“红色文化”可以发挥多种媒介,尤其是网络这种媒介,可以给“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多方面的便利。目前部分学校已建设了专门的“红色网站”,但是网站的数量和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网站的内容存在滞后性,开展形式有待多样性;网站的开发缺乏精英人才,投入不到位等等。

三、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1.依靠学校主导力量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把“红色文化”这种资源纳入“两课”教学,明确高校红色教育的目标。建立健全高校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的系统化管理机构。建立规范有力的制度保障和人财物力保障机制,不仅要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要将重心放在如何研制和开发红色教育产品之上。营造良好的传播“红色文化”的氛围,在学校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红色文化”艺术活动,比如开展“红色文化”征文比赛、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红色经典演讲比赛等活动。或者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延伸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中以红色精神为主题,创作和编排有一定深度和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从而建立校园红色文化体系。

2.建立评价反馈体系

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宣布成立,高等教育的评估有了自己的专属机构,然而却没有完善的红色文化为主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教育部门应对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初步的评估,明确教育目标,并对其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科学的预测教育的成果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3.利用网络的优势开辟“红色文化”建设的平台与阵地

创立新型的红色网络宣传和渗透模式,借助政府和社会的红色网络资源,把诸如中国红色文化网 、中国红军网 、红色旅游网络等链接到校园网络,让更多的反映革命精神、民族性格和时代特征的高品质、多样化的先进文化充实到校园网络。培养专门从事开辟“红色文化”网站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坚持走专业化道路,在内容倡导上倡导专业而鲜明的特色,坚决做成“专而精”,而不是“大而杂”的网站,用先进文化、崇高的精神来塑造当代大学生。开辟红色网站要明确指导思想。在建设 “红色文化”网站时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何时候开辟“红色网站”都要响应党的号召,将红色网站建设成为拥有我党经典理论、历史典籍的资料库,同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结合鲜活的事例,坚定不移的用党的最先进最权威的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在建设红色网站弘扬“红色文化”时才不会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李水弟主编.红色文化与传承[M].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周立.加强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09,(5).

[4]陈世润,李根寿.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5]孟婷婷.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基础理论研讨,2009,(3).

[6]颜剑,甘雅芬,古月明,赵雪.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实践[J].赣南医学院报,2008,(4).

作者简介:贺璐,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论文作者:贺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论文_贺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