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

形意拳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

形意拳研究现状与分析

韩云峰

大同市逸夫小学,山西 大同 037008

摘 要: 形意拳研究对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40年的形意拳文献信息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分析,从中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山西形意拳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经过分析得出:文献数量整体不足,文献类型不均衡。基金项目较少,地域呈现不均衡状态。形意拳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形意拳研究内容过于集中。

关键词: 形意拳 文献 述评

形意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项目,它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属于内家拳之一。由于它的风格是硬打硬进,如电闪雷鸣,因此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对形意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形意拳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性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山西形意拳的推广和发展。

1 对于形意拳文献研究与分析

1.1 形意拳文献年载文量分析

经统计,自1982-2019年以来,形意拳研究的文献数量共201篇。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形意拳研究文献,并且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对自1978年来每年形意拳发表文献数量的统计,可以得出形意拳发展尽显曲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形意拳研究文献数量逐渐增加。说明形意拳研究的越来越受到重视。

2.1 qRT-PCR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差异 本研究运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了肿瘤组与对照组标本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的组织比较,肿瘤组的组织中GRIM-19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 1。

1.2 研究基金来源分析

共有30个的基金项目资助了形意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形意拳研究的资助力度最大,而基金项目只有30项。可看出形意拳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1.3 文献作者地区分析

研究作者相对较多的地区多为经济,政治发达的地区,例如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在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献作者的数量相对较少,例如在新疆,贵州等地区。研究作者的分布呈分布不均衡的状态,这可能是形意拳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1.4 文献作者单位分析

山西是发表形意拳文献单位最多的省份,其中山西农业大学为文献作者最多的单位。这可能与山西农业大学在山西太谷,而形意拳又起源于太谷有关。在省外,上海体育学院是形意拳文献作者最多的学院,可以看出,上海体育学院对形意拳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其它高校多。但是形意拳总体上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态。

根据对形意拳传承发展文献的分析可知,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形意拳科学化研究的传承发展、形意拳实地推广发展、形意拳比赛推广、形意拳人物影响传承发展和形意拳教学的传承推广5个方面。

2 论文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对形意拳健康养生文献的分析,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锻炼形意拳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梳理可知,由于形意拳具有一定的中医养生理论基础,以至于它可以为我们健康养生方向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而且由于形意拳的动作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很快学会的特点决定了形意拳是一种可以适合绝大数人锻炼的传统武术项目,中老年人如果一直锻炼形意拳不仅可以使自己身体保持健康,还有可能养生延年。长期坚持锻炼形意拳还对我们的消化不良或者是便秘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着非常好的预防治疗作用。除了这些好处以外,坚持锻炼形意拳还对我们身体各个系统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2.1 形意拳传承发展的研究成果分析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将文化遗产保护观落到实处都是习近平文化遗产保护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自身能够坚持正确的遗产保护观,才能够带动身边的人,带动人民群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根据对形意拳文化研究的统计分析,在形意拳文化的相关文献中,可将研究内容分为文化遗产传承、文化特征、文化精神、文化产业这4个方面。

2.2 形意拳文化的研究成果

有关形意拳科学化研究的传承发展的研究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知识,采用实验法对形意拳进行科学化的研究。例如研究如何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崩拳的击打效果,膝关节角度在多少时可以更好的实现劲力的发放等。有关形意拳人物影响传承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形意拳的推广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进行了研究分析。例如有李洛能,李静轩等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人物。有关形意拳教学传承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归纳形意拳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运用的是口诀法,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学者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对教学质量有所提升,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们学习的形意拳的兴趣。在教学内容这一方面,学校将武术的段位制引进了体育课,有效的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形意拳的兴趣。有关形意拳实地推广发展的研究重点对山西太谷的形意拳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主要从习练方式、地点、人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并且以此提出建议。除此之外,在北京、济南、晋中和重庆的研究者对当地的形意拳发展进行了分析,得出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习练人群越来越多,人们也更好的认识到形意拳的养生价值。

有关形意拳文化遗产传承的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山西太谷县形意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老化、原料稀少、技艺技巧现代人特别难掌握和新文化新技术的冲击等危机状况。有关形意拳文化特征的研究主要论证“内三合”“六合论”形意拳五行之理、形意拳浑圆力和形意拳动作名称特征5个方面。有关“内三合”的相关文献,主要论证了在学习时形意拳不仅要求形意拳的形、意一致,而且要求内、外三合,我们还可以称为形意六合。其中外三合是强调外部的形,内三合则强调内在的意,则不大容易领会,而且,武术界对此研究也比较少;有关“六合论”的一些文献,主要是讲拳种被认为是武术的基本的元素。鉴于此,所以如果能找到一个拳种的逻辑起点,这个拳种的其他所有内容就会全部出现。在形意拳这一方面,学者们共同将“六合论”作为拳种的起点;有关形意拳五行之理的相关文献,主要从哲学的角度讲形意拳在技术、养身和健心三方面的作用,这样对形意拳文化内涵这方面理解的程度会更加深刻,可以更好更快的使形意拳发展;有关形意拳浑圆力的相关文献,主要讲了形意拳的浑圆力被认为是一种武术劲力,对形意拳浑圆力训练体系的探索提供了一套武术文化生产的范式;有关形意拳动作名称的相关文献,主要研究形意拳一些动作名称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它不仅能让后人懂得怎样传承发展形意拳,还能够帮助后人在新编套路名称时,赋予语言的内涵使学习者直观了解拳术名称。有关形意拳文化精神的研究对形意拳“刚健有为”的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而且还有学者提出要在此文化精神上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这有利于延续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关形意拳文化产业的研究探讨了山西形意拳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时应该遵循相关的原则,文化产业发展和先进科技相融合的原则、市场调节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延性是混凝土桥墩的一个重要性能[1]。现在的国内外学者对空心墩的配筋率、配箍率以及轴压比对墩柱的延性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长安大学崔海琴等[2]和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等[3]以及同济大学宋晓东[4]分别对矩形空心墩柱进行了拟静力试验;以壁厚、配筋率等为研究参数,提出了各参数对延性能力的影响。但对不同剪跨比下各方面影响研究的很少。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合理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不同剪跨比下配筋率、轴压比、壁厚、混凝土强度及纵筋强度等参数对空心墩柱极限承载力与延性变形能力的影响。

2.3 形意拳健康养生的研究成果

目前形意拳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传承发展、文化、健康养生3大类。其中对于形意拳传承发展的研究数量最多,对形意拳实地推广发展研究的次之,对形意拳健康养生的最少。由此可知,形意拳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形意拳的传承发展,其次是文化和健康养生。

3 结论

3.1 文献数量整体不足,文献类型不均衡

通过对形意拳文献的分析,可以得出形意拳的发展路程尽显曲折,有些年份甚至没有形意拳文献的发表,而且发表过的形意拳文献类型有70%是非核心期刊,硕博士论文的数量较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政治的发展形意拳研究文献数量逐渐增加。这也说明形意拳研究的文献越来越受到工作者的重视。

对于美国食品监管机构的监管模式来说,整体设计上按照从上到下的垂直方式来管理。其中,食品方面的部门以监管工作为主,通过食品类别,促使其权责的划分,针对不同类别的食品,实现不同部门的管理。同时,基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应用,也可以将其与政府的监督职能结合,这样在总体上才可以为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保障。在各个独立的监管流程中,美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法令,各个结构负责执行,并按照法律法规来维护食品的安全性。其中司法部门主要对存在的执法问题进行处理,促使其决策工作更科学,公众也会积极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达到司法、政法与立法之间的独立,在食品安全体系中也将促使其职责的发挥与实现。

3.2 基金项目较少,地域呈现不均衡状态

形意拳研究的文献有201篇,而基金项目只有30项。可看出形意拳的发展并未受到广泛的支持,而且基金项目支持最多的是山西省,部分地区没有基金项目支持,文献作者地区和作者单位(均为第一作者)最多的也是山西,这可能与山西研究者重视形意拳的发展和山西是形意拳的起源地有关。可看出文献作者地域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这可能是形意拳还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没有体现出研究价值有关。

3.3 形意拳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内容过于集中

形意拳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使用较为单一,研究不够全面细致。形意拳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传承发展,对文化和健康养生的研究内容较少。在形意拳传承发展文献中,对科学化研究传承发展和实地推广发展的研究较多,对形意拳比赛推广的研究较少。在形意拳文化的相关文献中,对形意拳文化特征的研究较多,对形意拳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说明形意拳文化和健康养生方面还没有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林仰硕.2000-2010年我国太极拳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1).

[2]朱军达,陈育健.2000- 2007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太极拳研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

[3]李昆前,王亚路,余靖龙.2007-2016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刊载武术科研论文的现状与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8(8).

[4]钱建东,程永飞,戴松等.对我国武术研究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

[5]胡晓飞,侯恩毅,庄永昌,等.对我国近20年健身气功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6]卫海乐.认知与反思:形意拳实存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7]韩雪,赵宗跃.1995-2000年我国武术科研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8]郭强.2000-2010年我国太极拳科研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9]张明明.对我国近十年太极拳文献信息的研究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10]吴飞龙.近十年少儿武术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15(9):14-19.

[11]刘旭东.2001-2009年我国体育核心期刊武术论文状况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2):40-43.

[12]赵明元,辛松和.中国近十年少林武术文化研究述评(2004-2014)[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4):153-157

[13]郝永超.2001-2005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武术学术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9.

[14]李秀,徐剑波.我国武术期刊中太极拳学术论文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355-359.

[15]邱海洪.我国学校武术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5(1):12-14.

Research status and analysis of xingyiquan

Han Yunfeng
(Datong Yi Fu Primary School, Datong Shanxi 037008,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xingyiquan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This paper collects,summarizes,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information of xingyiquan in recent 40 years in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this field and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xingyiquan in shanxi. After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The overall quantity of literature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literature types are unbalanced.There are few fund projects and uneve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Xingyiquan research methods are relatively simple.The research content of xingyiquan is too concentrated.

Keywords: xingyiquan 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 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839(2019)7—0074—03

作者简介: 韩云峰(1973~),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标签:;  ;  ;  ;  

形意拳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