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管理的安全风险与合理应对方法探讨论文_徐欢

水利施工管理的安全风险与合理应对方法探讨论文_徐欢

天津市东丽区新地河水库管理所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最近几年,在我国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发展同时产生的问题也不应忽视。本文将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为根本,深入分析水利施工管理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合理的应对方法,希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始终,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负责分析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风险因素,便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采取对应处理措施、切实消除风险因素所带来的隐患。同时,合理的施工管理手段主要通过组织管理工程施工流程及工艺等方法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及工程造价管理,客观上增强施工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二、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安全管理制度匮乏

水利施工和大部分的建设工程一样,在实际施工期间都会存在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其最为普遍的就是安全管理制度比较缺乏。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施工开始前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有一些施工单位把施工重点放在施工成本上,完全忽视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这也会导致安全风险的存在。对于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来说,它和所有的工程施工一样,都需要经过专业的部门和人员参与制定,这一过程会产生较大开销,而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这部分的成本,假若出现安全事故,所产生的费用将大大超出所预期的费用。安全管理制度的匮乏,会使得整个施工现场没有秩序,对一些违规操作行为拿不出具体的惩治措施,从而导致施工群体无章可循,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中所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大型机械操作以及水体接触,整个施工环境都处在极为不稳定的状态中,在事故发生后会给周边的人群和单位造成影响,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

2.应急管理措施不足

眼下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归根到底就在于应急管理措施的缺乏。应急管理措施亦可看作应急预案,是任何施工单位都应提前备好的,而多数施工单位或缺少相关应急措施,或缺乏相关事故处理经验,一旦面临紧急事故,将会陷入无计可施、手足无措的地步。在水利工程具体施工中,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安全预警,包括管理人员在内,对于施工现场潜藏的危险都难以意识。而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水利施工方面的相关图纸和审批手续都是由上级直接下发,施工单位接手时便直接开始施工,同样造成了大量安全隐患下的强硬施工。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端正自身态度,摒弃错误认识,从根源上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形成高效全面、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将施工管理视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唯一途径,纳入建设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战略高度。同时,广大施工人员做到“解放思想、转变理念、统一认识、增强水平”,意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及必要性,为顺利开展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建立并贯彻实施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水利施工中具体的项目,分析得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第一,要明确施工目标,将各级目标下划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利施工作为大型工程,在施工上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其中的项目内容也同样繁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管理层和具体实施人员对于整体施工项目有“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认识。一方面,把握整体工程动向,严格把控项目完成进度,随时跟进工程安全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工程中较为精密和重要的部分,要格外严格审核,重点监督相应管理人员,切实确保水利工程关键部分稳健施工。第二,落实施工流程,清晰理出整个水利施工工程中需要调度的机械和人员,避免混乱施工。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专人监控,施工流程清晰可查,方便在第一时间查出出现问题的施工环节,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严格避免出现流程混乱,施工人员混杂的现象,管理人员应各司其职,做到对相应环节的完全把控。第三,在人员配置上,应做到科学合理,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的人数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无论是具体施工人员,还是负责监管的安全人员,在人数配备上不能多,也不能少,施工单位不可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人员配置,也不该任意调度人员,使整个施工团体尾大不掉。在这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严格监控,严密审核施工单位的人员配置,对超员等违规现象第一时间做出惩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可采取奖惩制度,建立奖惩条例,实现施工团体优选优用的原则,提高整体施工素质。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第一,严格合同的预管理。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以技术要求合理,商务要求严禁、公平,整体规划可靠为原则。第二,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每一份合同在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样虽然在合同签订阶段付出了大量精力但是会有效减少后续施工阻力,有助于施工工作的平稳开展。第三,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要遵从合同约定。

4.组建管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相结合,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做好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及融合工作,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建立与水利工程相对应的施工管理模型,常态化模拟施工管理流程,制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风险预防方案,做到 “高效施工、安全为先”,为构建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奠定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变革速度。

5.加强安全教育

具体的施工管理措施只能作为外部约束,而更多的需要依靠施工团队内部全体成员的努力。水利施工工程量大,持续时间长,施工人员极易陷入疲惫状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施工单位务必敲响安全警钟,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开展安全教育,不可为了赶工期、省成本而忽视安全问题。这首先要求水利施工单位的责任人肩负起一定的安全责任,具备较高安全意识,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第一时间查出并作出处理。作为施工团队的领头,务必确保其资质和经验,尤其在安全问题上不可马虎。水利施工的安全管理在考虑到一般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之外,还应注意地质条件、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施工前应依托安全专家团队进行考察,严防强行施工。

综上所述,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施工成本,要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陶卫华,胡爱龙.基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吉林水利,2015,01:54-56.

[2]王波,黄德春,张长征.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4:149-154.

[3]马文新.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与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

论文作者:徐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管理的安全风险与合理应对方法探讨论文_徐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