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研究论文_刘强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且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抗帕金森病、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帕罗西汀;帕金森病;抑郁;焦虑;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7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80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Eigh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were 40 case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Parkinson's disease, and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anti-Parkinson's disease, antidepressant and anxiolytic therap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MSE scor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Parkinson 's disease combined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is more effectiv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 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Key words】Paroxetine;Parkinson's disease;Depression; anxiety;Efficacy

帕金森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群体中发生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是运动症状[1]。有研究指出,非运动症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神经精神症状。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即为焦虑和抑郁症状[2]。帕金森病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时,会使得患者身心健康严重受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最终会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对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进行研究,并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0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50岁至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3.19±7.34)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病程(6.12±4.17)年,对照组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年龄在50岁至72岁范围内,平均年龄(63.28±7.19)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6.36±4.29)年,。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与对照组患者并无较大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CT、MRI辅助检查确诊为帕金森病,且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和焦虑症状诊断标准,且均为帕金森病导致的焦虑、抑郁;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8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

排除标准:首次发病,无焦虑、抑郁病史,无相关药物禁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等疾病;残疾、恶性肿瘤患者;药物、外伤、脑血管病、脑炎导致帕金森病综合征患者;意识障碍、认知障碍;1周内服用抗抑郁药物;不配合研究者。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如金刚烷胺、美多巴、安坦等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合理用药,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分睡眠,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口服给药,患者每天服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0950043)1次,剂量20mg/次。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帕金森病改良WEB-STER量表进行治疗效果判断,评价标准为:治愈:恢复程度超过80%;显效:恢复程度在60%~80%范围内;有效:恢复程度在30%~60%范围内;无效:恢复程度低于30%。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减分率抗抑郁和抗焦虑的治疗效果,<7分指无焦虑、抑郁;7~13分可能有焦虑、抑郁;14~20分指有焦虑、抑郁;21~28分指焦虑、抑郁显著;>28分指严重焦虑、抑郁。治愈:减分率超过80%;显效:减分率在60%~80%范围内;有效:减分率在30%~60%范围内;无效:减分率低于30%。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越高。采用MMSE量表对患者精神情况进行判断,低于10分为重度痴呆,10~20分为中度痴呆,20分以上为轻度痴呆。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中,相关的统计结果均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达,使用Epidata 3.0进行录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 抗帕金森病效果

观察组13例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6例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观察组抗帕金森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χ2=4.5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抗抑郁效果

观察组27例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12例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χ2=4.97,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抗焦虑效果

观察组27例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15例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抗焦虑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χ2=4.11,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SDS、SAS、MMSE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帕金森病是患者机体缺失脑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神经元而造成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强直、平衡障碍、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较大压力[3]。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的研究不断增多,且逐渐重视该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病机制仍处于研究当中,许多学者认为该病的产生与患者自我认知能力、社会受关注程度等反应性因素以及内源性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有学者指出,糖尿病、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低于帕金森病患者,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的发生有比较特殊的生物学基础,即为内源性因素。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焦虑症状时,患者脑中缝核5-羟色胺会减少神经元和中脑腹侧的被盖区相关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最大的5-HT核群即为中缝核,纤维上行与网状组织结构、边缘系统、半球皮质接触范围较大,该神经传递异常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联[4]。5-HT在帕金森病并发抑郁、焦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该病患者机体内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比无抑郁症帕金森病患者低。生理基础上对纹状体多巴胺活动减弱,机体代偿机制会降低5-HT水平,脑中5-HT水平降低会引发抑郁[5]。帕罗西汀是中枢神经相关系统5-HT再摄取抑制剂,能抑制突触前膜5-HT再摄取,促进神经元突触5-HT含量增大,最终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5-HT递质活性得到强化后,可使得患者体内神经元运动相关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最终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抗帕金森病、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较好。相关研究中,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患者时,治疗6周后抗帕金森病、抗焦虑、抗抑郁的有效率为80%、83%、87%,比常规治疗组60%、60%、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总之,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孟新玲,房江山,刘远新,等.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6):403-405.

[2]张海军.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6):649-651.

[3]李秀娟,陈辉.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69-70.

[4]李相浩,薛静.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0):147-148.

[5]曾培灿,孙光裕,曾宪杰,等.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183-3184.

论文作者:刘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研究论文_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