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挑战及对策论文

互联网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挑战及对策论文

互联网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挑战及对策

沈小燕1 赵 宇2

(1.重庆市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0 2.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 400013)

摘 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共青团需要重要考量的变量。对现行高校共青团的响应式思维、金字塔组织架构、权威式领导以及动员式治理提出了直接挑战,并从倡导共享与合作、组织架构扁平化、魅力式领导风格、推进多元式治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共青团建设;挑战与对策;高校

随着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入,高校传统共青团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青年政治引领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青年需求小众化倾向、青年活动互动性创新性不足、青年领袖监管不到位、专职团干部动力不足等,已经严重到高校共青团的基础,共青团转型改革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思维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新挑战

(一)共享合作思维对响应式思维的挑战

从当前大部分高校团委运行状态来看,还是以“命令—响应”思维模式为主。“命令—响应”思维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像高校课堂一样,强调同一属性的共青团员、在同一指令的指挥下、通过同一套行为模式、在同一个地点、达到同一个目的。响应式思维就如同填鸭式教育一样,非常依赖于组织领导人的能力和对关键资源的专属控制能力,而对组织内部其他人的思想和能力进行压制。而互联网所强调共享与合作,更加鼓励资源与信息共享,更鼓励开放、共享、共赢的观念,更强调多组织、多群体之间的互利互助,从观念领域对响应式思维提出了挑战。

(二)拓扑扁平结构对金字塔结构的挑战

从当前团委组织架构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式结构,“团委—团总支—团支部”的三级管理层级,权力运行方式是自上而下,但在金字塔底端却是最广泛的青年受众。金字塔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排斥自组织行为,认为三个层级的协同互动才是团委组织运行的基本模式。但是互联网时代所倡导的更加直接、更加扁平、更加拓扑、更具效率的组织架构给金字塔式团委组织架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跨越边界融合对权威式领导的挑战

对大学生来说,其需求是多样性,无论是物质需求、成才需求、社交需求还是个人痛点需求,都对权威式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学生的多元需求,传统权威式领导风格必须转变,团组织的领导不可能是万能的,对大学生需求和诉求进行一一满足;同时,高校大学生正在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权威式领导的依赖性。此外,互联网所强调的去中心化、个体平等和互动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权威式领导风格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四)多元合作治理对动员式治理的挑战

在当前团委治理模式来看,是以团委为中心轴进行运转的,大学生是被团委通过动员方式来进行活动驱动的,而并非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自主参与的;同时,以团委为中心的治理模式,以思想、资源、活动整合为基础,更加强调行动一致性、目标一致性和资源调配的统一性。而互联网思想,更加强调不同组织、不同角色、不同人员之间搭配的创造性和协同性,由于团委在大学生管理中不可能是万能的,在部分领域存在一定的失灵现象,更加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共同决策、共同执行和共同解决,这给传统团委治理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共青团建设的路径建议

(一)倡导共享与合作,缔造开放式互联团建生态

因此,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技术向度上要充分地因应这种数字化教学的趋势。例如在微观教学过程中,要依靠新媒体教学实现“交互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现,摒弃灌输式教育的思维;在教育资源“合作治理”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教育资源的在线共享;在培育个性化学生、满足教育需求的个性化问题方面,高校要加大投入和制度引导力度,通过各种差异化的“教育云桌面”或“教育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载体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的及时回应。

(二)扁平化组织架构,构建条块结合的组织框架

魅力型的团组织领导,要有坚守的价值观,对青年意识进行意识引导。坚守的价值观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核心文化,还应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就需要团干部不仅要多与大学生进行交流,让价值观流动起来,通过个人影响力传递出去。

龙庆峡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距北京城区85公里。我们一路来到景区,走上一段山坡,看到一块巨石上写着“龙庆峡”三字,我不禁欢呼了一声:“我们到了龙庆峡啦!”

魅力型团组织领导,需要去激发大学生自我价值,给大学生更多的赋能。给予优秀大学生在一定范围的自主权,让其有归属感和荣耀感,自觉为集体利益进行奋斗;同时在赋能的时候,也要明确规则限制、资源能力、团队建设和达成目标。

(三)魅力式领导风格,引领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魅力型的团组织领导更加强调身先士卒,并自带每一领域的专家属性,而这一属性是吸引青年追随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高校团组织领导来说,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志愿服务等都是需要研习和具备的。

思维上的开放意味着团组织更加注重将权力和资源进行分享,为共青团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与外部组织合作更要持有包容和双赢的理念;组织上的开放意味着更加扁平的组织架构,从团委到大学生之间更加少的层级间隔,信息双向流动更加频繁,管理半径也相应缩小;机制上的开放意味着团组织将会有更多的合作模式、合作关系和合作伙伴,倒逼着团组织进行自我革新;开放式的团建生态也将助推互联网与实体团组织的进一步融合,这将不仅仅是虚拟技术和现实组织之间的碰撞,更是通过互联网将组织架构、运行流程、信息数据、团建管理等内容电子化、数据化,让互联网与团组织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不同维度双频共振,共同开拓互联网时代团建新生态。

首先,合理设置团组织,提高组织灵活性。将团支部建在一线专业班级上,在保留团组织核心功能时,通过分权来提高团支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发挥团支部在基层组织、调动、激活团员的积极性,让团支部工作更加贴近一线团员需求;通过团建信息平台、团支部微信群和团员手机终端进行联结,将现实四维世界的团组织变为虚拟世界三维团组织,让信息、资源和权力在团委、团支部和团员之间进行共享与流动,让实时覆盖变为了可能,同时可以弥补信息鸿沟、压缩管理层级、缩短决策半径和降低合作成本。

N2关于变量 Lipschitz连续,常数为 ω;B (u)是Lipschitz连续,常数为 λB,则

其次,建立党建联合体,实现党群组织间的自组织合作。由党支部、分工会、团支部为主体建立党建联合体,各个组织地位平等,遵守共同原则,权力与功能呈现分散式;组织权力呈现“倒三角”,党委是整个网络的支撑核心,党支部、分工会和团支部是联合体重的活跃实体,党委有选择地将权力和资源进行授权,让其发挥贴近党员需求的优势来自主开始活动,以激活其积极性;在党建联合体中,鼓励跨组织协同合作,当党建工作需求变化或党建问题凸显时,由党委、工会和团委联合发布任务需求,党支部、分工会和团支部根据各自功能属性进行自由联合,协同配合解决问题,任务结束之后自动解散。

近年来,税务部门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层次整合办税服务,逐步实现办税服务从“一厅通办”到“一窗通办”再到“一人通办”模式,避免纳税人“多头跑”“多窗跑”,全省办税服务厅为121.54万户次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一厅通办”服务。此外,全力打造税收领域“放管服”升级版,通过简化企业税务注销程序、实行清税证明免办服务、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简并办理流程和减少报送资料等,为持续经营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办税服务,切实增进办税便利,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

(四)推进多元式治理,鼓励大学生自组织创新

首先,以社群思维来完善智慧思想教育模块。一是开放课程设计,让可靠的意见领袖建构自主的思想教育社群,上传自主制作的微观点、微视频和微课件,成为正能量传播的意见领袖;鼓励大学生表达学习需求、参与课程设计、亲自参与授课、突出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二是完善思想教育模块考核机制。建立教、学、考、评于一体的思想教育模块,通过互联媒介矩阵进行口碑传播,对不良内容课件绝不允许上传至平台,对学风不良行为要建立公共监督和惩处机制。

其次,建立两大项目增强团组织引领组织作用。一是团务工作者业余培训项目。专门建构团务工作者培训项目,通过创新探索、换位体验、购买培训服务和学习参观等渠道,不断提升团务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二是打造一批品牌示范项目。如通过青年文明号为载体,以用户需求驱动为导向,将志愿者专长与特定人群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对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核心服务、口碑营销、服务流程、投诉反馈等环节进行逐一规范,为后续开展的同类品牌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结语

作为高校共青团面对的关键变量,互联网从思维理念、组织架构、领导类型以及治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也面临着新机遇。但是面临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侵袭,高校共青团在政治建设方面还应该疏导互动,而不是上纲上线的高筑围墙;应该参与共享,而不是事无巨细的大包大揽;应该互动邀约,而不是纯粹的行政动员。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共青团才能更有生机活力,留住共青团的核心职能,共青团工作才能长留高校青年心中。

参考文献:

[1]谢俊,徐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实践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2]冯孟,肖坤.高职教育动员式治理及其非预期效果[J].职教论坛, 2017(25).

[3]段亚菲,杨清虎.魅力型领导与领导魅力的塑造[J].领导之友, 2017(12).

[4]王卫明,刘文浩.浅析罗辑思维的社群经济新尝试[J].出版广角, 2016(14).

[5]陈光.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5.14.

[6]张婉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世纪桥,2015.02.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06-0025-02

作者简介: 沈小燕,女,汉族,湖北钟祥人。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互联网思维下民办高校共青团改革的路径思考——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编号:2018LX213)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  

互联网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挑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