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马颖,江桂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四川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以及用药处方200张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我院账目合格率、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西药房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在我院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我院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均明显低于全面质量管理前,账目合格率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水平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西药房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272-0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临床治疗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用药的合理性与否,一旦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3患者死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用药的不合理,且西药普遍比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因此在西药房管理中需要建立健全临床用药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1]。近年来,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本组研究将我院200例患者的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及其200张处方,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43.54±5.42)岁;患者主要来自内科,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康复治疗。在我院西药房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前后,药物使用量及药剂师数量无较大变动。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管理方法

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对西药房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管理方法有:

(1)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管理办法》等对我院西药房的药品种类、数量、用量、用法等进行全面通缉,并制定出有效的药品监督管理制度,安排专业人员成立药品质检小组,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需要对医院药品用量及用法等进行严格审核,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使用违反国家法制规定的药物。当一批药品入库时,质检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需要对药品名称、种类、生产厂家、批号、保质期、数量等多种有效信息进行严格检查与审核,一旦发现有不合格药品时需要及时上报[2]。药房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药品存放位置加强管理,应尽量在避光、阴凉处进行药品存放,并注意防止污染、防火、防水等。对特殊药物进行管理时,如精神类药物、麻醉药物等,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存放,并放置于指定的地点。

(2)需要加强对药剂人员的专业培训,深入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当培训结束后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并将其与医师绩效成绩挂钩,从而使药剂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职业道德得到提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

(3)在配药过程中,药剂人员需要对处方应药适宜性进一步审核,一旦发现处方中存在较大毒性药物时,且药物使用剂量明显超出正常用量时,需要与临床医生沟通,并纠正[3]。

(4)在西药房设立专门的药物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药剂师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用药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便于了解药物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我院账目合格率、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我院患者投诉率及药品报损率明显较实行前减少,账目合格率明显较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得到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我院不合理处方数量比较

3.讨论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近年来,医院西药处方不合格数量逐年增加,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引起了业内相关人±的重视。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用药安全且治疗效果良好的环境,医院需要加强对西药房的管理,对临床用药服务模式及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加强药学服务流程管理,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为了确保西药的应用合理,医院需要定期对药剂人员组织专业培训和进修,使药剂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并对西药配伍禁忌与不当之处进行全面掌握[4]。在依照处方配药时,药剂人员需要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认真审核,对处方中药物的用法及用量进行严格检查,减少不合格处方的数量。主要是由于在同一种西药中,如果生产厂家不同,则用药的用法、用量及规格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性,或是对于一些药品名称较为相似的西药,其药性与药理的差异性较大,禁忌症与适应症可能完全不同[5]。在配药过程中,药剂人员需要对药品信息进行认真核算,避免将两种相似药品名称产生混淆,从而在患者临床用药中埋下了安全隐患,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不合格处方数量明显减少,相较于实行安全质量管理前,药品报损率及患者投诉率得到明显下降,账目合格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确保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及有效,使医院西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65+167.

[2]魏娜,桑依毛,施亚君.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5,11:39-42.

[3]吴新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观察[J].北方药学,2014,10:91.

[4]李玉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9:83-86.

[5]张庆忠.品管圈活动在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05:158-159.

论文作者:马颖,江桂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西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马颖,江桂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