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_西南政法大学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_西南政法大学论文

高等教育改革遇到新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常用两句话形容大学,一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另一句是:“一年年老去的教师面对着永远年轻的学生。”

结束了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西南政法大学98级的学生们回到校园,发现有两种自由正等着他们:第一,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必修课除外;第二,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包括必修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由于讲授同一课程的老师有几位至十几位,他们的授课时间各不相同,第二种自由也就包含了学生们选择听课时间的自由。

面对突然降临的自由,思想上毫无准备的新生们大多觉得惊奇,有的甚至表示不愿接受,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不是这样的。与中学相比,自学的重要性肯定要大得多了,但也应该是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以跟着老师学为主呀——谁会想到学校会把安排教学的权力下放一半给学生呢?

实际上,老师们的执教水平、师德人品乃至掌故逸闻,一直以口碑的形式在校园里代代流传。这回,便轮上这种校园文化显灵,发挥作用了。西南政法大学98级的新生们,纷纷投靠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几道门子串下来,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哪些老师开的哪些课程了。

学校:其实我们还想给学生一个自由——弹性学制

11月3日,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李化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们开展这次教学工作改革的初衷里,本来还要给学生一种自由,即实行弹性学制,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具体地说,将统一为四年的大学本科学制变为三到六年的弹性学制,只要学生学完所有的必修课,达到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一年毕业。学生也可以休学两次,每次时间最长一年,学校允许他们利用休学时间参加社会实践甚至打工挣学费。但由于现在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仍然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弹性学制事实上无法实行,选择学习时间的自由还无法交给学生。”

西南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雷震,具体分析了目前实行弹性学制的难处。他说,虽然国家已经不再为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了, 但每年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要进入国有体制内工作,特别是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主要进入政法机关和党政机关。这些工作单位对于人才的管理有个共同特点,即统一执行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各种制度。比如,这些机关认可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一定是四年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如果我们的学生少读了一年或多读了两年,毕业后就面临着不被承认的问题。即使我们有权在学生的毕业证书上如实填写学制,恐怕学生也不愿我们填写三年或六年,因为前者会引出怎么三年就拿到本科学历的疑问,后者又会引起是否成绩差连续留级的忧虑。

雷告诉记者,实行弹性学制之所以呈现出呼之欲出之势,完全是高校教学中全面实行学分制的产物。就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肯定是存在差别的。近几年来,西南政法大学年年都有提前修满学分,够资格提前毕业的本科生。但却没有一个真正享受到弹性学制提前毕了业的,他们大多被推荐为研究生,继续留校学习,或在校属的律师事务所义务工作一年,再分配工作离校。

雷说,由于存在着这些显著的障碍,虽然全校学生都知道学校有进行学制改革的愿望,但至今没有一个学生向教务部门正式申请吃第一个螃蟹。这种改革事实上停留在设想阶段,因为管理高校学生学制的权力统一掌握在国家教育部手中。

李书记认为,西南政法大学提出学制改革的设想而又不能推行,的确暴露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种矛盾。按照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原则,招收学生、培养学生、确定毕业资格,这些权力应该属于高校,但目前仍然沿袭计划经济的模式,由教育行政机关代学校掌握这些权力。

李书记告诉记者,西南政法大学的这次教学工作改革,虽然“三选”只实现了“两选”,但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推动已经初见成效。在这次选课中,全校共有七名教师因选课学生人数不足而下岗,学校将安排这部分教师进修。教师下岗期间,其课时奖金等停发,与评职称关系很大的教学工作量也没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校园内的吃大锅饭、论资排辈等现象,有利于优胜劣汰。

李书记否认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太多,他说:“西南政法大学师生比例超过1比10,相当多的老师教学工作量是很大的, 他们很辛苦。”但他强调说:“不这样做也不行啊,经济大潮对校园的冲击不可谓不大,我们有些老师在外面兼职太多,已经把教学当成第二、第三职业了!”

学生:大学生活得变变样了

来自山东的于新录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12班班长。11月4日,他见到记者后说:“我们班41个同学,实行选课制后, 大家连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都不在一个教室里上,开学好长时间了,许多同学相互之间还不认识。”他正在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们尽快相互了解。

其实,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学习本来就要多一分独立,多一种自觉,这正是在大学里求知的本质之一。实行选课制不过是强化了这一点罢了。从记者接触到的几位大学生来看,大家对此都是表示理解的。

但这些新生们显然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影子里走出来。他们问:“同一门课程,大家选了不同的老师,老师的讲授肯定各有侧重;会不会影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遇到统一命题的考试会不会受影响?”

关于弹性学制,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看法也不尽相同。来自四川攀枝花的彭程亮,来自广东潮州的杨思牧,均自称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供给自己读完大学没问题,况且现在也进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学着自己理想的专业。他们说:“我们肯定不会考虑中止学业,去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我们都有点担心,一旦接触了社会,心情就会不一样了,回到学校可能也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黄大威,这位来自黑龙江同江市农村的女孩,想法就不一样了。她家今年在松嫩洪水中受了重灾,房子虽保住了,80多亩地却全都淹了。家里人口多,除她以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年迈的姥姥,全靠父母种地养活,经济本来就非常拮据。她这次到重庆来上学,怀里揣着借来的6000元钱,第一年的学费就缴了3000元,宿舍费300元, 听说每月的生活费至少得开支300元, 她正在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怎么过发愁呢。

她说:“家里为我上学借来的钱,家里肯定还不了,我要靠自己来还。从我自己的情况出发,我当然愿意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提前毕业。甚至中途停学,自己去挣下一阶段的学费,我也愿意尝试。”

学生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选课,选老师,甚至选学制,眼前会有一些不适应,但将会使他们的大学生活发生有意义的变化。

教育界: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又一举措

重庆市教委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关大学的学制改革这样的重大事宜,是由国家教育部掌握的;从隶属关系来看,西南政法大学目前也不属于重庆市,因此对该校试行的给予学生更多学习自主权的改革,不便置评。

但是,仍有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出对西南政法大学改革措施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认为,该校在改革中迈出的这一小步,实际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进一步接轨的又一大步,其意义至少不亚于收费上学和不包分配。

按照这种观点,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逐步与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其标志是已经基本上实行收费上学,国家也不再对高校毕业生负责安排工作。这实质上意味着兴办高等教育的国家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但相应制度改革大大滞后。

目前的问题在于,高校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不光要求他们要好好学习,而且要求他们要缴纳学费,毕业后自谋职业;而学生对高校的要求却没有相应的体现,或无从提出要求,比如,学生还不能要求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和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人进大学求知,实际上是同时在为自己和社会的未来投资,当然有一个学什么、怎么学更符合经济学原则的问题,比如,对有的学生来说,明明三年可以完成的学业,为什么一定要拖到四年完成呢?西南政法大学的教育改革尝试,事实上是把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权问题摆上了桌面。

标签:;  ;  

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_西南政法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